摘要:目前,我国整体物流快递业持续快速增长,而中国邮政EMS快递业务市场份额持续萎缩。本文基于波特竞争模型对中国物流快递业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比较EMS的主要竞争对手以及行业环境,有针对的提出了EMS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波特竞争模型;EMS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快递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随着国外物流巨头的逐步渗入及国内民营物流快递公司的飞速发展,我国邮政EMS市场份额持续降低,业务收入增长缓慢。适时调整和完善EMS发展策略,成为中国邮政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 波特竞争模型分析
迈克尔·波特教授在企业的战略分析中,提出了一个“系统性分析架构”,如图1所示,即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行业现有竞争者,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顾客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决定着行业的盈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入状况,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这五种力量进行博弈分析,以期在竞争中最终成为优胜者。
1.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目前中国国内物流快递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企业: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中铁快运,民航快运等国有大型物流速递企业;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等外资物流巨头;宅急送,顺丰等民营速递企业。
据悉,FeDEX在中国的服务网络覆盖了近220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4-5年内再新增100城市。UPS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并在深圳、青岛、厦门等20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TNT计划到2010年把分支机构从目前的25家增至100家,并为中国1000个城市提供物流、快递服务。DHL已覆盖中国318个城市,开设了50家分公司。虽然四大国际物流巨头的资金,管理,服务等方面和国际递送业务都处于优势,但在国内速递方面的网点建设还有待时日,而且目前国内速递服务整体价格相比还偏高。
以宅急送,顺风等为代表一批民营速递企业近几年的异军突起,更是打破EMS市场占有率优势的直接因素。民营企业借助其组织形式灵活,人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以低廉的价格快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以上海为例,民营速递企业占据了90%的同城快递业务。不过也正是因为发展速度过快,造成监管的不到位以及部分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使民营快递企业的信誉和满意度受到不少负面影响。
随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成立,EMS和中邮物流也基本实现了合并,使原本分开的物流和快递业务实现一体化经营,这有助于整合资源应对外资物流企业和国内民营物流企业的竞争。中铁快运和民航快递依托各自的铁路和航空资源,在各自的领域具有相对的优势。
2.新加入者的威胁
目前,中国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有几十万家。其中参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约3万多家,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相当分散,产业集中度很低。在这种过度竞争的情况下,经营者的利润空间会被削薄,而新进入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当前的威胁主要是现有民营物流企业间的整合,以及外资物流企业通过收购民营企业迅速在国内快速展开业务的情况。
3.物流供应商
物流快递企业的供应商主要是运输类和软件技术类,这两项也是物流快递企业的核心内容。软件技术提供对整个物流数据的录入,跟踪,查找和处理,通过必要的硬件技术和软件平台,实现对物流信息的集成式共享,优化物流配送以及质量评价。目前,包括EMS在内的国内外大型物流快递企业已经基本采用了运单条码和数据系统平台结合的技术,可以较方便的实现物流信息扫描录入。
运输是物流最基本的内容,物流快递业务最终要靠物的流动即由发送方到接收方的转换来实现。邮政EMS同铁路和航空都有着长期深入的合作,新时速运递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货运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为邮政EMS提供着铁路和航空的运力支持,这也是EMS的优势。
4.物流顾客
对顾客来说,价格和服务质量是其最关心的问题。民营快递的价格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调整很快,同城快递价格范围仅在5-8元/千克;而国内异地快递方面,江浙沪地区内一般以起价6-10元/千克接件,其余地区10-15元/千克。而邮政EMS则是全国统一起价 20元/0.5千克基价加运单信封价格2-3元不等。在国际线路上,国际物流巨头们因为在资源,业务范围等方面的优势,提供的价格比邮政EMS要低;甚至部分国内线路也已经出现了同民营快递相当的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服务质量方面考虑这样几个指标:上门收件及反应速度、员工服务质量、送达时间、送件范围、丢件率。国内速递平均来说,上门收件及反应速度,EMS略差;员工服务质量,整体趋于平衡;在送达时间上,EMS处于劣势;送达范围,EMS占优;丢件率,EMS较小。国际速递则EMS与外资巨头的差距较明显。
5.替代品的威胁
目前物流快递业仍属于传统运输业的替代产业,本身还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之中,完整的取代传统运输业尚需时日,所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有新的替代产业的出现。
三、我国邮政EMS发展对策建议
保持差异化战略,确定成本领先战略的目标应该是现在邮政EMS的战略对策。遍布全国的邮政网点以及顾客的认知度是邮政EMS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国家邮政局和邮政集团公司的分立也为邮政EMS的成本领先目标奠定了基础,使其能以独立企业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根据上文对行业竞争状况的分析,我们从价格、质量、促销这三个方面讨论当前EMS的发展的策略。
1.价格策略
由上文可知目前快递业内邮政EMS的定价较高,这也可以理解为价格差异化策略。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中,邮政EMS为扩大业务对大客户会有相当的折扣,甚至低至5折,这样的折后价格已经和民营快递基本持平。在一些地区,也有民营快递同时代理EMS业务的情形,并且是以低于标准价格出售EMS快递产品,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引起普通顾客的反感,长期来看对邮政EMS品牌的负面影响将会很大。
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1)降低EMS标准价格。新标准价格的制定应该参考民营和外资物流公司快递的价格,同时在政企分开之后,也要更严谨的进行成本核算,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测算得出。新标准价格在保持利润率的同时要能体现出竞争力。
(2)规范化EMS产品的价格营销和代理价格。统一对外价格必须是一致的,不能存在几种价格,使顾客对EMS的定价产生疑惑,进而顾虑EMS的经营管理水平。
(3)推出价格在普邮和EMS之间的新产品,邮递速度也是略慢于EMS而快于普邮。目前已经推出的主要针对个人网络商家的EMS电子商务经济快递―e邮宝,就是一种取得了很好效果的产品。
2.质量策略
对于EMS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重点应该是时效性。根据市场调查,在民营快递开通的地区内,EMS送抵平均时间要长于民营快递。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效率,减少在递邮件的停留时间。特别是在快递的最后一步即投递到户的环节是亟需加强的,这里体现企业的细节管理能力,顾客对于服务质量的评价多会由此处而来。
(2)从技术上提升企业物流水平,例如采用更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实现在电子标签上存储更多的信息,支持较远距离的扫描和数据传输,并可以同时识读多个标签信息,再辅以相应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可以加快邮件处理速度,从而达到邮件送达更准更快的效果。
3.促销策略
长期依托国家邮政的认知度和网点众多的优势不足以保证EMS在快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继续领先,其龙头地位已经岌岌可危。面对外资物流企业的媒体广告等攻势,邮政EMS必须重视营销环节。
第一,充分利用原有的优势,如遍布全国的邮政网点和邮政11185热线的便捷,结合一定的宣传手段,进一步扩大EMS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要求EMS在传统的营销方式如电视和平面媒体广告等等之外,必需注重开展网络营销。具体可以使用门户网站广告,电子邮件宣传,与网络零售商合作等方式来进行这种创新营销。
四、小结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与邮政EMS竞争对手的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足,然后有针对的改进和完善,是运用波特竞争模型进行分析的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