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的策略研究

2008-12-29 00:00:00刘敬桢
中国市场 2008年23期


  摘要:本文在总结某柴油机厂实施第三方物流战略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研究供应链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战略的方案及策略,从实证角度分析供应链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的背景和环境、前提、基础、保证以及操作模式。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外包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成本的压力等因素是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主要成因。目前市场对个性化产品需求的比例不断增大,这就要求企业运作模式必须向有利于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的方向转变,即由传统的库存导向的“推式”变为由市场需求导向的“拉式”。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原有的生产运营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包括生产材料采购数量、种类的准确性,供货时间的准确性,供货方式的合理性,生产周期的准确性以及企业周转资金的均衡使用,都面临着新的问题。
  本文在对第三方物流建设经验总结基础上,对企业第三方物流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二、策略分析
  
  依据第三方物流建设经验,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相应策略可包括完善内部管理、构建内部信息网络系统、利用买方市场环境构建垂直一体化物流等。其中,完善内部管理是引入第三方物流的前提,构建内部信息网络系统是基础,而买方市场环境是利用第三方物流构建垂直一体化物流的有利时机。
  1.完善内部管理
  第三方物流的核心思想是业务外包,但业务外包并不仅仅意味着仓库的转移和运输主体的转换。因为任何企业在“物”的保障上除对“物”的实体特性有明确的要求外,对物的流动特性有更多的要求和规则,包括满足生产特点、节拍、定置管理的要求,满足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关标识、可追溯、防护、过程控制的要求,满足器具的装卸和运输(厂内、厂外)标准化、人体工效、及时修复与补充等要求。这些要求意味着企业在引入第三方物流,实现业务外包的同时,也外包了企业的若干管理职责、若干业务流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的意义所在。
  2.完善内部信息网络系统
  完善的内部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安全地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作业信息,及时与供应商、物流中心之间进行信息反馈。
  3.利用买方市场环境构建垂直一体化物流
  目前,买方市场的市场环境,为核心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构建高效的垂直一体化物流的有利时机。以核心企业为业务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物流的构建,离不开供应商的配合与支持。固然,长远看,第三方物流是一个“共赢”的策略,但在建设初期,它需要供应商一定的投入,甚至风险转嫁产生的利益损失,在这种情况买方市场的市场环境不可或缺。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减少了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库存成本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竞争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供应商的利益。从这个角度上看,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建设是“共赢”,也是“共识”。
  
  三、第三方物流操作模式及阶段成果
  
  1.操作模式
  在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已有几十年,已具备显著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特点,成为各自产业链条上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实行供应链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业务流程,提高物流效率”。供应链管理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对我们的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实践启示,如“供应链是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是跨企业的物流管理”,“供应链是物流的集约化管理”,“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数量的产品送到合适的地点”,“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实现增值流”等等。
  目前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处于第三方物流建设的第一阶段,也是过渡阶段,即供应商零件的统一计划投放。具体的做法是,物流中心从网上接到该厂的日生产计划后,采用标准化的分装、运输,直送工位。供应商的定单由该柴油机厂下发,质量检测由柴油机厂外协件质量保证组负责。
  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零合件、总成的计划投放,由供应商和物流中心为主体进行质量保证,同时完成三个转变即柴油机厂从产品需求方转变为质量标准提供方,供应商从对产品数量和时间的保证转变为对生产过程和质量的保证,物流中心由储运商转变为合格零部件(质量、包装、批量)提供商。
  
  四、结论
  
  1.积极参与垂直一体化物流与网络物流(社会物流)
  物流成本占制造业的经营成本的50%以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寻求企业的发展,物流被认为是继资源节约和劳动效率提高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在我国刚刚起步,特别是面向制造业的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核心企业的内在需求,也就是说任何企业只有通过可预计的收益才会引入第三方物流。该厂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原因是多方面,领导的远见卓识是首要的。这种个案对众多的企业来讲,有一定的启示和带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对整个物流业的启动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物流企业的积极探索,为企业不断提供有效“供给”,即以供给培养需求。
  2.专业化是物流企业的利润源泉,是发展的基础
  我国传统企业大多都设有运输部门,有一定的运力,基本能够满足自身的运输要求,与我国传统的以提供储运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的资源重复,这也是物流企业一直停留在基础原材料和商业领域,无法直接向众多工业企业直接提供物流服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对物流企业的核心需求是专业化的服务,不仅仅是储运。这个要求也可以看作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物流企业只有满足了这一要求,才能够找到自身业务支撑点和赢利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5.
  [2]于江. 企业物流外包的选择与合作[J]. 财经问题研究,2003,(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