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铁路“4·28”劫难背后

2008-12-29 00:00:00
中国市场 2008年24期


  对于“4•28”事故,官方初步的调查结论称,济南铁路局对去年以来胶济线发生的“8•31”、“9•16”、“1•23”等事故麻木不仁,没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以致酿成今天的惨祸。
  
  一起惊天劫难发生在胶济铁路山东境内的王村段。
  
  火车相撞之前
  
  
  济南铁路局以文代令,调度令传达混乱
  4月27日晚10点50分许,T195次列车开始驶出北京站。
  据北京铁路局有关人士介绍,T195次司机吃过午饭后,在北京机务段的行车公寓开始备班休息,晚9点,司机被叫班。
  司机醒来后,到调度所将行车的IC卡交给了调度员——调度员将最新的行车线路数据写入IC卡——行车时,司机将IC卡插入机车“黑匣子”,它是整个列车的保护系统,时刻规范机车司机按照IC卡内的数据行车——彼时,IC卡上并无调查组初步结论所称的事故地段限速80公里/小时的指令。
  然而,据铁道部一份关于事故初步调查分析的内部通报称,4月23日,济南铁路局印发154号文件(即《关于实行胶济线施工调整列车运行图的通知》),定于4天后的4月28日0时开始执行,这份文件要求事故发生地段限速80公里/小时。
  济南铁路局调度所在4月23日下载电子公文济铁运函[2008]154号文件后,24日在调度所网站上下达了《关于学习和落实济铁运函154号文件的通知》,通知除了要求对文件进行学习,还要求各工种就相关情况进行内容碰头,相关工种汇报落实措施。
  据官方关于“4•28”事故调查的内部文件显示,根据“济铁运函[2008]154号文件”,施工调度由郑日成草拟,石宁祥审核,郑日成于4月26日12:09发布4158号调度命令——调度命令取消了胶济线上多处限速命令,其中包括王村至周村东间便线(即出事地段)限速的4240号调度命令。据铁道部初步调查结论,“各相关单位在没有收到154号文件的情况下,根据4158号命令,盲目修改了运监器数据,取消了限速条件”。
  事实证明,济南铁路局以154号文件代替调度令,而后发现新发布的调度令跟原来规定的不符后,又新发了几个临时调度令。导致调度令出现混乱。4月28日凌晨2时30分许,济南西调度派班室值班主任陆敏,向值班调度员汇报说2557次机车司机运行至周村-王村下行线,LKJ运监器显示允许速度120公里/小时——2557次机车司机却发现限速标志为80公里/小时,司机按80公里/小时通过。
  5分钟后,值班调度员蒲晓军立即通过电话,向济南机务段派班室值班主任吴海春询问有关上述限速地段的限速情况。吴海春说2245客车司机也向机务段汇报这个问题。
  官方初步的调查结论显示,蒲晓军问运监器允许速度是多少,吴海春说修改芯片的人不在机务段,属于电务段管。吴海春接着找济南电务段值班调度田树华,向田询问是否见到济铁运函[2008]154号文件?田说不知道。吴海春立即赶往调度台布置上、下行分别预告司机限速80公里/小时,并向值班领导于忠宁主任汇报该情况。并把值班的有关工种行调主任、机调主任、电务调度召集到枢纽调度台共同处理。
  凌晨2时40分许,调度员使用GSMR通知后续5025次列车司机运行至该地点,如线路允许速度与实际不符,按80公里/小时运行,司机运行至该处发现确实与实际不符,司机按80公里/小时通过。
  2时48分许,调度所主任接到值班主任汇报后,立即打电话找机务处分管运输的副处长尹毓伟,尹处长说LKJ划归电务处管理,又立即打电话找电务处长张秉涛,张处长说核实一下,随后监控室来电话询问情况,了解完情况后说核实一下。打完电话后到调度台了解情况,了解到确实存在监控数据与154号文件附件4不符的情况。
  3时许,值班调度蒲晓军通知周村东、王村站值班员分别通知上、下行司机,仍按4240号、4241号命令内容中的限速里程限速80公里运行,并预告司机。
  3时50分左右,值班调度员隋福海再询问后续T25次列车司机,在王村-周村东下行线允许速度是多少,司机说未运行该地方不清楚,调度员要求司机在该区间按80公里/小时运行。在列车80公里/小时通过后,司机汇报说运监器允许速度为145公里/小时。
  3时55分左右,值班调度隋福海询问:“你好T195次大车,周村东-王村下行线限速有没有?”司机回答:“王村-周村东站间有。”隋福海问:“有这个限速是不是?”司机回答:“有,4241”隋福海问:“4241还是4240?”T195次司机回答:“4240。”因T195次晚点,隋福海补充道:“你路上赶点运行。”司机回应。
  4时左右,调度人员通过共同商量,根据154号文件,发布4443、4444号命令,要求限速关系两端站及济南东、济南、淄博站分别交上、下行各次列车,在上述不符地点限速80公里/小时。
  据铁道部《济南局胶济线“4•28”特别重大事故概况及初步原因分析》称,“该命令没有发给T195次机车乘务员,漏发了调度命令”,“王村站值班员对4444号临时限速命令没有与T195次司机进行确认,也未认真执行车机联控。”
  然而,据最新的调查结论——值班调度员蒲晓军询问王村站值班员张发胜,限速的命令交没交司机,值班员说限80公里的命令交司机了。
  
  “S”形临时便线后的博弈
  
  “他们得找最近的点,花最少的钱”;出事路段一个多月内3次提高限速
  无论是否收到调度令,T195次列车还有最有一根救命稻草——依靠司机的瞭望,发现竖立在路边的限速牌。但事实证明,T195次列车依然以131公里的时速行经限速路段。
  这是处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和家庄村地界的一条临时施工便线。这段呈“S”形的临时线路,两个弧形间的距离约为600米。列车经过时,呈现出长蛇般行进的轨迹。
  “火车这么拐来拐去,听着哐当哐当的声音,我的心都会咯噔一下,”和家庄村一耿姓村民说,“是条蛇还行,火车这么走让人害怕”。
  如此走线,附近村民凭着简单的常识判断都觉得吃惊,而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设计也不合常规。据了解,铁道部第二勘查设计院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临时便线并没有呈“S”形,而是一条更为平缓的线路。然而,在与和家庄村民的博弈中,施工方最终选择了“S”形——不拆迁民房、不占用耕地。
  2007年,正式开工建设的胶济铁路客运专线从和家庄村中间穿过,几乎呈四方形的村庄由此被从对角切成两半。村里100多亩地被征用,160多户房子被拆除。
  “路是越走越宽,我们村减少耕地大约在300亩。”和家庄村支书王隆治称,在胶济线2004年实行电气化改造后,和家庄村民便与施工方产生了摩擦。
  据村民介绍,施工方给村民的房屋拆迁补偿,最初是250元/平方米,庄稼地则没有补偿。“被拆迁的,都盖不起新房子”,村民们愤怒了。
  2004年7月8日,上百名村民冲上了胶济线,将线路堵住了近两个小时。据称,上百名不明身份的人员袭击了村民,并由此产生群殴。事后,有数名村民被判刑——冲突的结果,是拆迁赔偿提高到了350元/平方米。
  “出门前面是铁路,转身看后面也是铁路”,和家庄村支书王隆治说,和家庄村可能创了中国之最,“三条铁路(胶济线老线、客运线及货运线)通过一个村庄”。王称,自从胶济线实行电气化改造以后,和家庄村“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运材料的、施工的,整天噪音不断,粉尘飞扬”。
  和家庄村与胶济线由此积怨。
  2007年1月8日,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该工程工期17个月,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投入使用,客运正线长362.5公里,13个车站,目标速度为每小时200-250公里,采用电力机车牵引。
  在和家庄村地段,正是胶济线客运线与货运线的交接点之一,为了实现客货分运,需建起一座名为“大尚庄特大桥”的铁路桥,客运线在桥上通过。
  为了不中断交通,施工方在新建铁路桥的路段建设了一条临时施工便线,将该施工路段的胶济线连接。据当地村民称,“他们得找最近的点,花最少的钱”,临时便线本可沿和家庄村通过,但为了避免和村民产生冲突及可能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便线最终绕过了所有民房从和家庄村北侧通行。在和家庄村西边的大尚庄村,负责胶济线该路段的施工方、中铁二十局的一位施工人员的说法佐证了村民的猜测,他说,临时便线在特大桥建成通车以后便会废弃,这样也避免了浪费——由于是施工便线,技术等级较正规线路低,所以需要限速通行。
  3月12日,第一趟火车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顺利通过“S”形的临时便线;此后,在一个月之内,该路段的限速提升到45公里/小时后,再次提升到了80公里/小时——4月28日,T195次列车以时速131公里行驶在这条便线上,最终酿成惨剧。(摘自:南都网2008年5月4日编辑:蔡文清)
  点评:天灾难防,人祸却本可避免。胶济铁路重特大事故后,进行深度问责是必须的,是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