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下一个刘翔,这是许多孩子心中的梦想,但运动有时并不相信汗水或泪水,在金牌和荣誉的背后隐藏着神秘莫测的“地理密码”,今天它正渐渐露出冰山一角,从这些残留的痕迹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破解它的方法。
海拔:中长跑的故乡
去过西藏的人都说,西藏有一种“致命的美”,这不仅仅是对西藏的溢美之词,也是对高原反应的一个注解——和美景相对应的头晕、呼吸困难等生理反应,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
据说,长期生活在非洲高原的黑人具有最大的吸氧能力,究竟有多大?我们无从考证。当藏族小朋友在布达拉宫前奔跑玩耍的时候,我们从平原地区来的孩子有的只能乖乖地躺在宾馆的席梦思上,无奈地度过高原反应。同样,强大的肺活量也不是“跑步天才”的惟一指标,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氧气资源,节约体能,高原人的肌肉纤维能灵活地调节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交替进行,使肌肉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支持身体运动,整个过程高效而有序。与其说海拔给高原居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运动条件,不如说他们是天生的中长跑专家。
站在和蓝天白云最亲近的高原上,我们发现了第一个地理密码:海拔。
纬度:体型的风向标
今天,科学界已经揭示了不同人种体型差异的奥秘。高纬度地区,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小,温度低,高大的体型可以减少人体面积和体积的比例,从而缓解热量的流失,原来,长个大高个儿真的会不怕冷呢。个子大的另一个好处是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相对较多,所以,白种人在举重、摔跤等体能项目上能够如鱼得水也就是不难理解了。
热带生活使黑人拥有发达的汗腺,在高温下,他们能够比别人更快地恢复正常体温。可是如此健美的身材也带来不少困扰:举重时要求双手举到头顶,修长的胳膊固然好看,参加比赛就吃亏了;还有游泳,因为肌肉密度大,在水中漂浮成了大问题。
美国黑人杰西·欧文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100米短跑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而英国运动员马尔科姆在200米比赛中成绩也d+/SwqhSc2b7K0mtmSNZHw==优异。看他们的动作简直就像双胞胎!科学告诉我们,这不是巧合。黑人的肌肉里有高达85%的适用于奔跑的快肌纤维。他们的肌肉结缔组织又厚又长,对于力的引导,力量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黑人和白人分别是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纬度界于两者之间的黄种人正好扮演平均值的角色。没有速度也没有力量,只好走“中庸之道”了,把重点放在灵巧、平衡和柔韧性的训练上,咱们中国的体操和跳水项目就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运动科学的角度出发,中国足球的确是“先天不足”,其根源就在于第二个密码:纬度。
地表环境:运动从里开始
白人在水中的肌肉密度仅为15g/cm3,几乎是黑人的1/8,先天优势决定了他们在泳池里的霸主地位。而位于欧洲西北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横亘于挪威和瑞典两个国家之间,作为欧洲最大的半岛,北部寒冷的气候加上山地条件自然也让这两个国家的运动员在滑雪比赛中占据了很大优势。
大自然的创造力给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以无限遐想,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将体育运动发挥到极至。当我们研究完案头的资料,第三个密码终于水落石出:地表环境。■
(王林荐自《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