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知
2008年,是令人刻骨铭心的一年,灾难和荣耀、奋进和坚持、考验与希望,都在这一年碰撞着上演。天津电力的2008年,同样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应对困难挑战的一年,履责步伐坚实迈进的一年。
抗冰保电:大雪无情人有情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遇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暴雪、冰冻灾害。电力输送网络遭受了空前的损失,灾情牵动着天津电力人的心。
2月2日23:30,天津电力组织21名员工组成了天津电力抗灾抢险第一分队连夜出发,日夜兼程赶至衡阳市耒阳灾区。
湖南耒阳白天的气温与京津地区相差无几,但到了夜间气温就会陡降。城西供电分公司市区供电所主任孙惠中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感慨万千:“北方人到达南方后,生活上很不适应,刺骨的冷,又没有暖气,为了增加一些热量,我们晚上睡觉都是穿着棉衣。”
2月17日,天津电力抵达浙江金华进行抗灾救灾。突击队经受住当地气候阴冷、生活条件艰苦等考验,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比计划提前一天完工,为3月9日宁双线送电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从2月7日起,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广东分公司还先后共投入330人的施工队伍服务贵州的抗冰保电。
汶川地震:用责任搭建生命的航班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天津电力迅速派出了18人组成的医疗队和2名通信技术人员,满载救灾物资奔赴灾区,进行医疗救助、防疫消毒和通讯支援。
到达灾区后,天津电力医疗队深入都江堰电业局本部和职工临时安置点、都江堰电业局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成都市桃联电力有限公司、都江堰发电总厂及下属11家单位。
期间,共诊治病人867人次,防疫宣传教育4677人次,防控指导3752人次,防疫消毒累计135960平方米,入户防疫视察3999人次,车辆消毒826辆;公司全体员工心系灾区,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150万元。
奥运保电:金牌服务 为奥运喝彩
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周,天津电力进入奥运保电决战状态。天津电力的领导们深入各供电单位安排部署工作,公司和基层单位奥运保电突击队全部上岗,电力员工24小时不间断巡视和守候。比赛场馆和区域供电保障团队全程进行保障,按照各个时间节点进行设备巡视,对相关供电设施进行重点盯防。
除此以外,天津电力还设立三个奥运定点营业厅,开通95598英语坐席,为奥运会、残奥会提供了高水平、国际化的优质服务。
达沃斯论坛:电力保障无一差错
9月27日至9月28日,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这是今年在天津市举办的最重要的国际性会议。
在滨海供电分公司我们了解到,为了确保论坛的供电安全,该公司采取了特级防护方式,保证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四大系统协调顺畅,成立由员工和发电车组成的现场保电小组,200个现场防护组按责任区划分,对34条保电线路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视,对于特别重要的保电线路,每500米即设置一处巡护点。
滨海供电分公司副总经理陈银清告诉记者,“达沃斯论坛期间,我们对滨海新区的主要线路进行24小时守护,对于事故多发地点,我们派人昼夜不停地监督。”
新农村电气化:精品农电与城乡一体化并重
10月中上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农村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为了更好地服务天津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落实国家电网 “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天津电力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全面规划和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
通过实施“精品农电”工程,天津电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明显提高了天津市农村低压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改善了农村供电状况,使农村居民用上了放心电,农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整体推动天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建设好农电“硬件”的同时,天津电力还通过“城乡一体化”打造服务“软件”,以优质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