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之前,安学成是阿都家最后一位土司,名义上管辖着四川大凉山腹地布拖、普格以及金阳一部分的广袤土地。而他现在的身份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位退休的政协常委,82岁,鳏居。
继承土司之位
1940年,安学成的叔叔安树德按照传统承袭了阿都土司之位。
在他的治理下,境内的治安渐渐有了起色。然而1945年,安树德被手下的黑彝买通人刺杀了,他两个年幼的儿子也因病死去。于是,安学成就成为继承人。由于害怕遭到和叔叔同样的命运,他一直住在自己金阳洛觉的家中,迟迟不愿到布拖去承袭土司之位。
即便是躲在家中,安学成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和当地的井子家族结怨,家门被包围得水泄不通,安学成连打水都无法出门。在族叔安登银的调解下,两家矛盾才得到缓解。
1950年1月,安学成终于承袭了阿都土司之位。至此,阿都土司之位已传承了300年。
安学成的弟弟说,安学成到布拖后,最忙的事情就是到各地去调解部族之间的纠纷。他就这样在领地中东奔西跑,很少有闲暇时刻。安学成年轻时样子很威武,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讲究卫生,有时骑在马上还不忘掏出镜子整理仪容。
但中央千朝早已被推翻,土司失去了最基本的合法保障,阿都土司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了。安学成回忆说,布拖的官租原为96石,清末时还能收齐全部。安树德掌位时,可以收到六十多石。而到了自己,只能收到十多石。
如今依然备受尊重
尽管权势衰微,但由于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土司依然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因此也成为国共两党竞相争取的对象。根据长期与中央政权打交道而积累下来的经验,大多数土司认识到,国民党的败亡是迟早的事。1950年4月,解放军到达布拖时,安学成很快就将政权交了出去。
安学成被送到西昌参加了民族十部培训班,随后协助共产党劝服一些彝族上层,1954年安学成第一次走出了大凉山,去了重庆、北京等城市。1955年,安学成当选为布拖县第一任县长。1958年,又当选为凉山州政协常委。
1958年,仅仅当了9个月政协常委,他就遭到批判,随后下放到政协农场劳动。他在农场开荒、种地、放养、拾粪,历代土司从来没有做过的活,安学成都学会了。文革期间,他被揪回老家金阳批斗,但百姓并不如红卫兵想象的那样,对他有刻骨的阶级仇恨。相反,大家让他修理石磨,这份相对轻松的活,也让安学成熬过了最难捱的时期。
此时,安学成在故有的领地中依然备受尊重。有一年,当地政府举办火把节,邀请安学成去参加。那些老人们看到安学成,竞相邀请他到家里去作客,每当安学成走访一户人家,这户都要杀一头牛来款待他。杀牛,是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1979年,安学成恢复了政协常委待遇。每当召开会议,他最关心的就是百姓的治安和医疗问题。但这个曾经的土司一点也不留恋过去,安学成的弟弟说:“他的心地是很善良的,看到老百姓都好,他自己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