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从来没有掩饰过她对政治的兴趣。
“我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也喜欢和朋友切磋辩论技巧。我会逼着可怜的里基天天和我就世界和平、棒球比赛或任何主题展开辩论。我成功当选学生会代表,并当上副班长。我是‘青年共和党’的活跃分子,后来成了一个戈尔德沃特派女孩。”在自传《亲历历史》中,希拉里坦陈她的政治家素养是如何自觉训练出来的。
在论及她所身处的躁动的60年代时,她说道:“现在的挑战是如何使政治成为一门变不可能为可能的艺术。”
1969年。耶鲁大学法学院共录取235名学生,希拉里是其中的27名女生之一。在耶鲁,希拉里集中研究法律如何保护孩子与家庭。毕业后,希拉里成为一名律师,并曾担任国会众议院“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委员之一,名噪一时。在她的律师生涯中,她曾两次名列美国百名最有影响力的律师。
尽管成功经常伴随左右,但身为女人,希拉里从小就感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障碍。在自传中,希拉里回忆自己小时候对宇宙探索很着迷,曾写信给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报名参加宇航员训练计划。“我收到的回信告诉我该计划不接受女性报名。这是我第一次碰到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有决心也冲不破的障碍,我感到忿忿难平……这次公然的被拒绝伤害了我,因此日后看到谁受歧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歧视,我都能感同身受。”
的确。对有着卓越政治才能的希拉里来说,冲击权力巅峰最大的障碍或许正是她的女性身份。
政治属性战胜妻子属性的第一夫人
1975年,希拉里作出了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嫁给她耶鲁大学的同学比尔·克林顿。这是一个让她犹豫了许久的决定,一半是因为考虑自己的事业,一半是因为对婚姻的疑惧。“外公与外婆离婚让母亲吃了不少苦,母亲悲苦、寂寞的童年深深印在我心中,所以我下定决心,一旦结婚,一定要和丈夫白头偕老……我觉得他像大自然般多变,并怀疑自己是否有本事应付他的春夏秋冬。”在此后的岁月中,克林顿的“春夏秋冬”的确令希拉里头疼甚至狂怒,但一定要白头偕老的决心似乎也可以为希拉里执着于这场婚姻提供注脚。
在自传中,希拉里拒绝承认她早就看准克林顿会当上总统,但克林顿对政治的兴趣及其超强的政治动员能力无疑使希拉里深有志同道合之感。而对克林顿来说,具有政治天赋的希拉里无疑也是他从政道路上的最佳伴侣。
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希拉里随之走人美国政坛的权力核心。第一夫人将办公室移到白宫核心区域西厅,并开始介入白宫决策,这都引起外界的一些指责。希拉里还担任了克林顿政府的医疗保健改革小组负责人,对棘手的医疗保健制度进行改革。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极力反对,改革计划失败,希拉里也转而低调行事。
在克林顿夫妇的白宫岁月中,“白水事件”使他们经受了考验,但最折磨他们的无疑是1998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性丑闻案的曝光。当克林顿不得不向希拉里坦白真相之后,她说:“当你发现伤你的人就是一路扶持你走过艰难时光的挚友,你还能向谁投靠?我感受到无法承受的孤寂。”
继续支持他,还是放弃他?希拉里最终作出了选择。“他不只是我的丈夫,他同时也是美国的总统。无论如何,他领导美国与国际社会的风范依然让我衷心敬佩。我也认为,不管他做了什么,都不应蒙受政敌的百般凌辱。”即使从希拉里的自述中也能够看出,在那个艰难时刻,她的政治属性战胜了妻子属性,她捍卫的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政治盟友。
2008年以总统名义重返白宫?
2000年,希拉里成功当选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她创造了历史,成为美国第一位在第一夫人“任内”成功当选参议员的人。舆论断定,她决心要创造更辉煌的历史,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以自己的名义重返白宫。
当选参议员后,希拉里在国会山所展现出来的政治家风范令许多美国人折服。一些最初批评她匆匆搬往纽约州、以参议员为跳板竞选总统的人很快发现,希拉里在代表和维护纽约人民利益上表现出惊人的高效率。
“9·11”事件后,希拉里力挺反恐战争,并力主通过大量有关向事件受害者遗属提供补偿和补助的议案。在医疗保健、教育、扶助妇女儿童穷人等她的“传统领域”,希拉里也着力推动了多项立法。她的“自信、专注和孜孜不倦”赢得了许多纽约人的尊重。2006年,希拉里成功连任参议员。
2007年伊始,希拉里终于宣布参与竞逐总统职位,印证了许多人多年以来的猜测。将视频背景设置为一间温馨舒适的起居室,希拉里在自己的竞选网站上宣布了参选决定,其亲民风格得到不少人的肯定。分析家指出,希拉里竞选的中心策略是吸引女性选民的选票。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女性选民占到54%。在2008年的大选中,专家预测女性选民的比例还将上升。希拉里竞选团队将目光锁定两类女性,一类是青年女性,她们期望选出首位女总统;另一类是占女性选民51%的单身女性,她们最关心的领域——医疗保健、教育、退休金等——恰恰都是希拉里最擅长的领域。目前的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在女性当中的支持度超过其他男性候选人。但是,分析家警告,历史显示,单靠女性选票无法帮助民主党赢得大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吸引女性选民的同时不疏远男性选民。
最近,盖洛普公布了一项针对民主党选民的民意调查,参与者对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约翰·爱德华兹和贝拉克·奥巴马的各方面能力做出评价。在最胜任总统一职、最有望赢得民主党提名、最有望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危机处理能力最强四个方面,希拉里都遥遥领先,男性选民对其支持度稍低于女性选民。唯独在最能团结国家这一项上,奥巴马大幅领先,男性选民尤其不看好希拉里。
希拉里目前无疑是宣布参选的民主党人中的领跑者,但希拉里也面临不少困难:首先,身为女性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美国准备好迎接一位女总统了吗?诚然,有不少女性景仰希拉里,但也有很多传统女性反感她,男性对她的支持度更是偏低;其次,希拉里被视为一个“机会主义者”,批评者认为,希拉里真正信仰的只是权力,为此她能随时改变政见。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她2002年投票支持对伊拉克开战,现在眼见伊拉克形势不妙,又严厉批评布什政府的失误,并声称自己当时若是总统,不会选择对伊开战;第三,克林顿虽然是希拉里巨大的政治资源,但美国人对于“布什王朝”之后接踵而至的“克林顿王朝”是否会感到腻烦?克林顿夫人的身份,对希拉里来说究竟是加分还是减分?
在希拉里的竞选网站上,“创造历史”是主题词。无论她当选与否,可以说,她已经创造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