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载创新路 勾画未来新蓝图

2008-11-14 02:59
中关村 2008年11期
关键词: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

沙 磊

2008年10月9日至14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科院北京分院、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高科技技术促进中心承办的“创新之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的展览共分为发展历程、最新成果和一区十园三个大部分。发展历程主要展示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电子一条街时期,一批科研人员冲破束缚,创办企业,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二是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时期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的探索精神;三是科技园区时期,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道路;四是未来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约300家科技企业和数千件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展示。

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开幕式上说,中关村20年是艰苦创业的20年,是中国科技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20年。中关村的成长为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和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此次成就展正是体现了中关村所代表的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令世界瞩目,中国自豪。

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说,北京奥运会后,根据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今后首都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其中就包括着力发挥中关村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实现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有效结合,希望中关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再创辉煌。

戴卫作为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首先代表这次展览的主办单位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关心和支持。戴卫给大家介绍说,最新成果部分则着重展示中关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贡献社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国家重大工程,不仅展示了中关村企业参与“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技术研发,以及自主创新产品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的成功应用;红外测温仪、非典疫苗、疫情监控的光能手机等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的高科技产品,也在此间逐一亮相……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一边观看展览,一边详细询问起园区第一批科技企业如今的发展情况。听说园区内“土生土长”的联想集团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中惟一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刘淇高兴地说,联想集团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水晶石科技作为第一家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轴”播放内容的制作,刘淇鼓励企业负责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让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产品走向世界。在嘉博文公司的展位前,刘淇仔细察看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后形成的生态肥料。他说,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建设“绿色北京”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TD-SCDMA产业联盟、闪联、爱国者、京东方、科兴生物等展台前,一边观看展览,一边了解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情况。在TD-SCDMA产业联盟展台前,刘延东详细询问了产品的销路情况。她说,自主创新品牌要注意扩大销路,赢得市场。在京东方展台前,刘延东勉励企业负责人要再接再厉,抓住机遇,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介绍说,中关村科技园区近年来归国留学人员到园区创业持续高涨,去年园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1200人,创办企业540多家。目前,园区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员9800人,创办企业4200多家,园区留学人员孵化器达25家,累计孵化企业2200多家,培育了一批高端科技项目和成果,吸纳了7万多高科技人才。目前,中关村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95万人。

走进展厅,人们看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已淡出人们视线许久的中关村第一代产品:最早的五笔字型输入法、第一款汉王手写板、四通公司的MS打字机、联想汉卡希望公司的UCDOS等,以及中国最早的自主品牌电脑……更有20多年来技术依然领先的老产品:最早的“里氏硬度仪”和中国第一只钛金表壳等;此外,还有20世纪80年代催生实验区诞生的中央领导批示,以及中关村企业家在中南海座谈的最原始记录等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

我们还看到了中关村的最新成果:最新成果部分着重展示中关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贡献社会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国家重大工程,展示中关村企业参与“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技术研发;展示一批解决方案在国家电子政务“金字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核电站建设中的应用;展示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的应用;展示红外测温仪、非典疫苗、疫情监控的光能手机等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展示园区20大标准和20大核心专利;展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展示中关村科技改变生活等内容。一区十园部分主要是展示各园的主形象同时兼具洽谈功能。

本次展览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非凡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重大贡献,展示了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高新技术的突破以及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展览从“助力国家重大工程”、“与世界新技术同步”、“信息强国从芯开始”、“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科技奥运创新圆梦”、“循环经济绿色未来”、“关注民生关爱生命”和“科技改变生活”八个方面,集中反映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最新科技成果。

这是一块科技的土地,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历经20年发展,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闯出一条自主创新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今年园区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技工贸总收入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递增,总收入占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1/7,并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和科技创造财富的核心价值观。2007年中关村技贸总收入从1987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9035亿元。

中关村始终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并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软件外包、技术集成服务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开放型经济呈现新的特征,开始从引进外国设备、外资向引进关键技术、创业投资、高端人才、研发机构等创新要素转变,中关村吸引的境外创业投资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跨国公司在中关村设立的研发机构达到70家;中关村园区与美国硅谷、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国索非亚科技园、韩国大德科技园等世界知名研究机构和科技园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中关村企业先后获得9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关村承接的“863项目”占全国的1/4,“973项目”占全国的1/3。在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生物技术和清洁技术等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研发成果。一批中关村企业参与了“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技术研发。20年来,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0%。1988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为14亿元,2007年超过了9000亿元,占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1/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00亿元,相当于北京市GDP的18%。

据悉,北京市委市政府已批准新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纲要,下一步中关村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中关村企业组成了TD-SCDMA、闪联、SCDMA、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文化创意等产业技术联盟达到20个,开始从单个企业的独立创新走向了外部的联合创新,并向产业集群升级。中关村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历史,贡献社会,引领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辉煌属于过去。中关村人克服不利因素,抓住历史机遇,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总结经验,继往开来,中关村已然为未来宏伟蓝图的实现做好了准备。

历经20年发展,中关村已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中关村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展望未来,中关村将满怀信心,抓住机遇、勇往直前,实现向全球新兴创新中心转变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