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任
今春到北京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开始用以往不同的方式在北京行走,自然便有不同的体会。去得最多的是后海。
走入后海,是在一个下午,柳絮在风雨中飘飞,京华在烟雨中。
后海的一边是王公贵族的府邸,是老北京院落和胡同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原本是一块清静地,而现在却热闹得很。
朋友领着我们先往这片胡同中走去,他说不远处就是如今旅游的热门景点——恭王府。在他的引导下,我们绕着后海走,走了好久才到一片胡同的边缘,沿着那片胡同的出口,密密麻麻地摆了数十辆三轮车,一式的装扮,为逛胡同的游客准备的。朋友说坐坐黄包车吧,我坚持走路,想看看这胡同到底是怎样的韵致。
朋友说的“不远”,是以他们北京人的感觉来说的,人家城大天大,多远也觉得不够远,却苦了我们这些平时走路不多的人。
在胡同中穿行,老北京真实的一面扑面而来,灰色的砖瓦,精致却并不张扬的门楼,悠悠然生长着的植物,还有不紧不慢走在其中的北京人。
过去,这里住的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每个门楼里面锁住了无数的往事。
看了胡同和官邸,朋友要我去另一边的老商业街看看,那条街有一个怪怪的名字——烟袋斜街。像我这样的一个男孩子,本是不爱逛街的,可在朋友的劝说下,终究还是去了。街不长,也不大,窄窄的,小小的,却有着各式各样的房子,老商铺、老庙宇、老茶楼、老院落,全都是低矮的,在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后,再看这些房子,就觉得像是微缩景观。街道两边商店里的商品千奇百怪,和百货公司里的不一样。有一家店卖的全部是西藏的衣物与首饰,满房子挂着布灯、银饰。
这条街边上有一座桥,名叫银锭桥,据说天气好时,站在这里可以看得见西山。过去当官的人都喜欢在这桥上走走看看,谁看到了西山,就有好运气。我在这个烟雨黄昏,站在桥上,没有看到西山,却发现浩大、严肃而纷繁的北京,也有如此安静的所在。
后来,我常去后海,忘记生命中的痛楚,平静地对待生活。
教师点评
文章以游踪为线索,紧扣“烟雨”二字下笔,文中的“烟雨”,实际上是历史的代名词,无论是恭王府,还是烟袋斜街、银锭桥,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了历史的纵深处。
(周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