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斗永耀 风范长存

2008-10-10 11:05王松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学术学科语文

王松泉

今年四月,正当商议接待朱绍禹先生讲学之际,忽然得知他病重的消息!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回想去年底先生来绍兴时,虽已86岁高龄,但座谈、讲学、游访……兴致勃勃,声如洪钟,神采焕然,怎么一下子就一病不起了呢?我马上从杭州飞往长春,到医院探望了病榻上的先生,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全国教学艺术研究中心、浙江省高师语文教育研究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和语文教学论学科点,以及许多关心他的领导与朋友表示了慰问。大家一心祈求并期盼着奇迹的出现,岂料没几天,五月九日,先生竟驾鹤西去!

先生走了,走得那样匆忙,令人扼腕,很难抚平心中的伤痛!他曾说今年春暖花开时节还要再来绍兴和杭州,他曾说今年还要完成几家刊物和出版社的约稿,他曾说九十岁以后还将整理为人撰写的序文……及至身在病床,他还满怀信心地说,手术做得很好,会慢慢恢复健康,继续余下的工作的。可是,残忍的病魔却耗尽了他的心力,先生走得好不甘心!

记得那几天去看他,他虽疲惫,但很高兴。我劝慰他说,在病中要多想想开心的事;您是我们的恩师,我们永远不忘您的恩情,永远不忘您的功勋,永远不忘您的期望;您创立了学说,创建了学会,培育了精英,推动了教改,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名副其实的泰斗;现在有这么多学生从天南海北赶来看望您,有这么多领导时刻关心着您,应当感到欣慰。这正如东北师大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钦佩地所说:当教师到这样的份上,真可令人知足了。

是的,先生的一生是辉煌的。但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去年出版的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语文课程教学概论》中,我介绍得太简略了:

朱绍禹,1922年生,吉林人。194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人文学院国文系,1950年起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执教,担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席学术顾问等。主要论著有:《朱绍禹文存》《中学语文教育概说》《中学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序文集》等。

显然,这样介绍虽然客观,但很不全面。我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概括先生的一生。先生虽年近九旬,却从未停止过对于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读书、教书、著书、评书是他一生的写照,使他成为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之后的最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学贯中外、立德立言,成为我国高师语文教育学科领域的杰出领袖。他德高望重,宛若泰山北斗,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战线的一面鲜艳旗帜。他从教六十年,以重才、育才、惜才、举才为己任,以其通古达今的学识,求实求真的态度,培养了大量人才,乃至他当年主持的国家教委委托东北师大举办的第一期语文教学论硕士课程研讨班被誉为“黄埔一期”,在学科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为此,我曾为他撰写了一副联语:

人生八七未一憩 读书教书著书评书学贯中外立德立言声望煌煌若泰斗永耀

杏坛半纪逾十载 重才育才惜才举才识通古今求实求真英豪莘莘乃黄埔何堪

然而,这也难以反映先生毕生为人处事、学术成就及深远影响,难以概括“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于万一。应当说,在先生一生辉煌成果的宝库中,他那与众不同的学术风范是分外珍贵的财富。先生强烈的创造意识、辩证的哲学思维、开放的学术观点、严谨的结构思路、练达的语言风格、谦和的治学态度,正是当代科学研究所崇尚的风范,皆可成为当代学人学术研究的楷模。

先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每当看到他的新著,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新意。他的学科基础观、学科结构观和学科发展观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拓展。先生的这种学术理念和风范源于他的学科革新观,他说:“凡是优秀的教师,是必定具有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前进步伐的先进思想的。他们是现实和未来的挑战者。……他们能够怀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有效地进行发展性教育。”先生这种强烈而卓特的改革精神和一以贯之的创新意识,正是他建立丰碑的原动力,它将永载我国语文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史册!

先生富有辩证的哲学思维。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刻也离不开哲学方法,它要受哲学方法的指导。”他的《中学语文教育概说》一出版,就被《新华文摘》誉为“一部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语文教学法专著”。其实,先生辩证的哲学思维渗透在语文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他对于语文与语文学科相区别的论述,对于语文学科性质与语文教学质量相互关系的论述,对于语言教学与文学教育的关系的论述,对于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对于社会生活与课堂学习的关系的论述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辩证的观点。

先生具有开放的学术观点。他的学科研究领域极其宽广,学术视野十分开阔,因而他的学术观点都从来不是封闭的。这种开放不光面向中外,而且不限古今。面向中外是先生的强项。在我国语文教育学研究领域,很少有人像先生那样对数十个国家的母语教育进行不懈探究。这一方面固然由于他有着精通外语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对国际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的重视。因此他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介绍外国语文教育的论著,包括《国外语文教育资料》《九国语文教育资料》《美日苏语文教育》《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比较研究》等等,加上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外国语文教育理论和经验的评介文章,简直蔚为大观!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在借鉴国外母语教育理论和经验的进程中,先生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先生还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语文教育理论的开拓,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先生讲究严谨的结构思路。从一篇篇论文的逻辑结构中,可以窥见先生严谨治学的学术风范。可以说,先生的每一论证都极其严密。纵然年逾八旬,他的报告却依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推理严密、环环紧扣,无不扣人心弦,获得学界强烈的共鸣和热烈的掌声!

先生崇尚练达的语言风格。他应邀为大量语文教育论著撰写序言,每篇都十分精练,往往一语中的,显示出不凡的睿智和犀利的目光。在探视论著特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揭示出论著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且往往入木三分,给读者以极深刻的启示。平时我们纠缠不清的一些问题,往往被先生以寥寥数语点化得明明白白。他指出:“说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这定义太宽泛,没有表达出它的特定性质;说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这定义又太单纯,没有表达出它的复杂性质”;语文学科“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并不是两者择一的单纯学科”;“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双重研究领域”;“任何有效的学习都主要是依靠学习者自学”;“教学是研究的开始,研究是教学的继续”……这些论述何等先导,何等发人深省,何等精当而简练!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也充分展示了先生堪为经典的语言风范。

先生提倡谦和的治学态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先生治学严谨、德高望重、正气凛然。在一般人心目中,也许因其学高和身正令人望而生畏。其实不然,凡是了解先生为人的,都深感他是一位谦逊平实、和蔼可亲的师长。当有人将他列为语文教育研究界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之后的“三公”之一时,他竭力反对,同时举出许多学者的名字,历陈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力图证明这些学者和特级教师为自己所不及。这样一位语文教育界的泰斗,却如此自感不足,这是何等谦逊的态度!先生对广大教师和后学充满了真挚的感情,他满腔热情地扶植和提携年轻一代,为培养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界的学术骨干和教学专家倾注了毕生精力。举凡先生培育的“栋梁之材”,无不把他当作永生的导师。

现在,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但泰斗永耀,他的学术风范将长存人间。作为学生,我们在永远怀念恩师的同时,也应当继承他的遗志,为我国语文教育研究事业作出更多贡献,以慰恩师在天之灵。对于“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这一重大财富,我们更应当继续深入发掘探究,认真学习,努力使其发扬光大。

愿恩师安息!

[作者通联:浙江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学术学科语文
【学科新书导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