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洁
摘 要:西汉时期,梁国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梁处在西汉王朝的都城长安与东方的交通要道上,是咽喉之地,也是维护西汉王朝的屏障。西汉王朝十分重视梁王的人选,每一朝皇帝,总是把自己最信任的宠子或宠弟分封在梁。西汉梁国兴衰是西汉王朝专制主义皇权发展强化的晴雨表。
关键词:西汉时期;梁国;梁王;疆域
中图分类号:K2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5—0198—03
梁是西汉时期分封的诸侯国。梁国处在西汉王朝的国都长安与东南诸侯国之间的交通要道上,因此梁国的设置与梁王赐封人选均受到西汉王朝的高度重视。西汉时期的梁国、梁王的探讨,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西汉梁国之“梁”的由来
《说文》云:“梁,水桥也。从木,从水。”梁之原意当是在水中作桥的意思。古代的梁部族当是一支专门筑桥的部族,或者因封在梁山而得名的部族。《后汉书·梁统传》注引《东观汉记》曰:“其先与秦同祖,出于伯益,别封于梁。”《路史·后记七》、《通志·氏族略二》皆记载:“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为梁伯。”梁原是西周时期的封国,无论是上溯至伯益,或出自秦仲,皆是嬴姓部族。《左传·桓公九年》记载:“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杨伯峻注云:“梁为嬴姓。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二十二里有少梁城,当即古梁国。”《左传·僖公十九年》云:“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溝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鲁僖公十九年(前641),梁国灭于秦。
梁国被灭后,留在原地的梁人称少梁。梁人的主要徙居地称大梁。战国时期魏惠王迁都大梁,《水经注》卷二十二云:“秦始皇二十年,王贲断故梁,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梁沟。又东迳大梁城南本春秋阳武高阳乡也,于战国为大梁。周梁伯之故居也。梁伯好土功,大其城,号曰新里。民疲而溃,秦遂取焉。后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是也。秦灭魏以为县。汉文帝封孝王于梁。孝王以土地下湿,东都睢阳,又改曰梁。自是置县以大梁城广居其东城夷门之东。夷门,即侯嬴抱关处也。”可见,“梁”正式被用为地名,是因春秋梁国灭后,国人居于此而得名。
二、西汉梁王考略
西汉前期梁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汉王朝对梁地非常重视,朝廷对梁王的选择也很慎重。
第一任梁王彭越(前202—前196年在位)。彭越,昌邑(今山东金乡境)人。曾略定梁地,被封梁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以彭越谋汉为名,逮捕彭越,将其流放到巴蜀,后被吕后处死。刘邦认为秦王朝的短命是因为没有对皇室子弟分封,使朝廷失去屏障而造成的。因此之后的梁王均为刘姓。
第二任梁王刘恢(前196—前181年在位),高祖次子。由于吕后对刘恢不信任,刘恢被徙封于赵。到赵国后,刘恢因受吕后的威胁而自杀。
第三任梁王吕产(前181—前180年在位)。吕产把梁国更名为吕国。次年,吕后死,汉文帝即位,吕产被诛杀。改吕国为梁国。
第四任梁王刘太(前180—前179年在位)。《汉书·周勃传》记载:吕后死后,大臣认为“少帝及三弟为王者(包括梁王刘太)皆非惠帝子,復共诛之”。其实汉少帝及三个弟弟皆是惠帝子,不过是宫女所生。梁王刘太与少帝刘弘同时被杀。
第五任梁王刘揖(前178—前168年在位)。汉文帝二年(前178),汉文帝把最宠爱的少子刘揖(胜)封为梁王。刘揖因游猎时坠马而死。
第六任梁王刘武(前168—前144年在位),死后谥为孝王,被称为梁孝王。梁孝王刘武是汉孝文皇帝之次子,汉景帝之同母弟。梁孝王时期,梁国进入其鼎盛时期,自梁孝王始,直至西汉灭亡,梁王皆梁孝王刘武之后裔子孙,成为世袭。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梁国正处于吴楚七国通向国都长安的必经之地。梁国自然成为抗击吴楚七国进攻的前沿阵地。《汉书·韩安国传》载:梁国将军韩安国在长安对长公主说:“夫前日吴、楚、刘、赵七国反,自关以东皆合从而西向,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壹言泣数行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固兵而不敢西,而卒破之,梁之力也。”由此可见梁孝王与皇室之亲,抗击吴楚之力,关心皇室之切。西汉王朝派出将军周亚夫,拥兵守卫荥、洛。因荥阳、洛阳是京都长安的门户。当梁王请求周亚夫援助时,周亚夫却不敢离开荥、洛。因此梁国独力抗击吴楚七国,担子沉重,其艰巨也可想而知。《汉书·文三王传》云:“其春,吴楚七国反,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梁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周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而梁所杀虏略与汉中分。”孟康注曰:“梁所虏吴、楚之捷,略与汉同。”梁孝王在抗击吴楚七国之乱中确实立了大功劳,梁孝王也成为朝中最显贵之功臣。《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髙阳,四十余城,皆多大县。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五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阙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着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梁国达到西汉史上的鼎盛时期。
第七任梁王刘买(前143—137年在位)。汉景帝将刘武的五个儿子皆封为王,梁国一分为五,刘武长子刘买继位,是为梁共王,自此梁国由盛转衰,成为一个小王国。此后的梁王分别为:第八任梁平王刘襄(前136—前97年在位)。第九任梁顷王刘无伤(前96—前86年在位)。第十任梁敬王刘定国(前85—前45年在位)。第十一任梁夷王刘遂(前45—前40年在位)。第十二任梁荒王刘嘉(前39—前25年在位)。第十三任梁王刘立(前24—3年在位)。因叛乱,又削5县。第十四任梁王刘音(5—10年在位)。
西汉梁国共历14王,可分为两个时期,彭越至刘揖为前梁国时期。这个时期的梁王没有世袭关系。梁孝王刘武之后,为世袭梁王时期。
三、西汉梁国的都城与疆域
1.西汉梁国的都城
西汉梁国的都城有二:从彭越至刘揖,梁国都城在定陶(今山东定陶)。《汉书·彭越传》记载:高祖乃“立越为梁王,都定陶”。梁孝王刘武时,初都梁(今河南开封),后东徙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史记·梁孝王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在州南二里外城中,本汉之睢阳县也。汉文帝封子武于大梁,以其卑湿,徙睢阳,故改曰梁也。”梁孝王后,梁国一分为五,其各自的都城是:次子刘明为济川王,都济阳(今河南兰考堌阳镇,故考城)。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境)。四子刘定为山阳王,都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都定陶(今山东定陶境)。
2.西汉梁国的疆域
梁国在彭越时期的地域范围,是“睢阳以北至谷城”,《汉书·彭越传》载:留侯张良对刘邦说:“今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许以王彭越。”睢阳,今河南省商丘,谷城,《春秋经·庄公七年》有:“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注曰:“谷,齐地,今济北谷城县。”今人杨伯峻先生注云:“谷,齐地,今山东省阿县旧治东阿镇。”阿县,即阿城镇,在今山东阳谷县东。
前196年,刘恢为梁王。《汉书·高祖本纪》:高祖十一年(前196),“梁王彭越反,夷三族。诏曰:‘择可以为梁王、淮阳王者。燕王绾、相国何等请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罢东郡,颇益梁。”即把东郡分给梁,成为梁国之地。《汉书·地理志》“东郡”条下记载:东郡辖22县:濮阳、聊城、顿丘、发千、范、荏平、东武阳、博平、黎、清、东阿、离狐、临邑、利苗、须昌、寿良、乐昌、阳平、白马、南燕、陈丘、廪丘。东郡主要包括今河南濮阳、范县,山东聊城、荏平这一大片地区。梁国的疆域更加扩大。
梁孝王时,梁国达到鼎盛,也是其疆域最大的时期,北达泰山,即今肥城、泰安、蒙阴一带,向西可到今河南开封高阳乡。《史记·梁孝王世家》载:梁“境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皆多大县。”高阳,《史记集解》引徐广曰:“在陈留圉县。”又引司马彪曰:“圉有高阳亭也。”《史记索隐》云:“圉县属陈留。高阳,乡名也。”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梁国、东平国、山阳郡、济阴郡、陈留郡(一部分)是后来景帝、武帝、宣帝时期陆续从梁国分封出来的小诸侯国和郡。但梁孝王之后的梁国以及东平国、山阳郡、济阴郡、陈留郡(一部分)等皆属于梁国的疆域。《汉书·地理志》“梁国”条下云:“故秦碭郡,高帝五年为梁国。莽曰陈定,属豫州。”其下包括八个县:砀(今河南永城境)、杼秋(今江苏砀山东)、蒙、已氏(今山东曹县东南)、虞(今河南虞城)、下邑(今河南夏邑)、睢阳(今河南商丘)。这八个县皆在今山东河南交界一带,即商丘、夏邑、永城等地。《汉书·地理志》“东平国”条下云:“故梁国,景帝中六年别为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为东平国。”这个记载说明“东平国”是宣帝时期所置,而梁孝王时期则是梁国故地。《地理志》“山阳郡”条下云:“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山阳国。武帝建元五年别为郡。”该郡下辖23个县:昌邑、南平阳,成武(今山东城武县)、湖陵、东缗、方舆、囊、钜野、单父、薄、都关、城都、黄、爰戚、郜成、中乡、平乐、瑕丘、都、甾乡、票乡、曲乡、西阳等;主要是指今山东金乡县、邹县、鱼台县东南、金乡县东北、钜野等地。这个记载也说明“山阳郡”是宣帝时期所置,而梁孝王时期则是梁国故地。《地理志》“济阴郡”条下云:“故梁,景帝六年别为济阴国。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其下辖县九:定陶、冤句、吕都、葭密、成阳、鄄城、句阳、秺、乘氏。这个记载也说明“济阴郡”是宣帝时期所置,而梁孝王时期则是梁国故地。《地理志》“陈留郡”条下云:“武帝元狩元年置,属充州。”陈留郡下辖县十七,其中“浚仪,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汤水,东至取虑入泗,过郡四,行千三百六十里”。此记载说明陈留郡是汉武帝所置,而汉初则非如此。陈留郡所辖的县当有一些是属汉初梁国的地域,如浚仪(故大梁)、宁陵、封丘、杞、外黄、东昏,包括陈留,皆在“北界泰山,西至高阳”的范围。
梁孝王之后,梁国一分为五。其中济川王刘明、济东王刘彭离因犯罪,被废为庶人,国除。山阳王刘定、济阴王刘不识死后无子,国除。这样,梁孝王四个儿子的封国皆被废除,收归朝廷。
梁共王时期,梁国疆域大大缩小。《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梁国”只辖砀(今河南永城)、杼秋(今砀山县东)、蒙、已氏、虞、下邑、睢阳等八个县,即今河南省永城至商丘一隅之地。梁平王刘襄时期,汉武帝又削梁国五县,梁仅余八城。梁国已成为一个蕞尔小国。梁荒王刘立因无道,流放汉中,自杀,国除。王莽又立梁孝王玄孙之曾孙刘音为梁王。王莽篡权后,梁国灭亡。
梁国是西汉时期的一个粮仓,居天下膏腴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汉国都长安位于陕西,而梁则是其咽喉之地,是维护西汉王朝的重要屏障。西汉王朝十分重视梁王的人选,每一朝皇帝,总是把自己最亲近的宠子或宠弟分封在梁,以镇守这个交通要道,并捍卫西汉王朝的安全。当汉王朝的统治日益稳定,而梁与皇室关系又有所疏远的时候,西汉朝廷以“推恩”的方式,肢解了梁国。梁国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然而西汉前期梁国确是一个重要的强大诸侯国。
责任编辑:何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