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指路明灯。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全局,坚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稳步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把握学校改革发展方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办学治校的第一要务。多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围绕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冶金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思考和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两个重大问题。2003年,学校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行业背景,经过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研究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总体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国内一流的新型工业化教育科研中心和世界冶金、材料教育科研中心”的发展目标,并确定了实现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三步走”战略。
2006年,在认真总结“十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判断形势的基础上,学校依据总体战略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提出了“十一五”学校工作“五个坚持”的指导方针,即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破;坚持团结进取,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2007年,学校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为契机,通过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全面总结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凝练了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坚持稳定规模、培育精英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立足行业、面向全国、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服务面向定位;“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倡导创新,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育人为本,人才强校,突出特色,开放办学”的办学指导方针。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几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长远发展目标和任务,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实施各项规划和改革措施,切实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学科建设成效突出。学校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优化管理体制”为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学科建设。5年来,学校的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由7个增加到1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由6个增加到1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由18个增加到4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由41个增加到109个。冶金、材料、矿业、机械等优势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在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分别列第一、第二、第三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均衡发展”的学科体系。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试点高校。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通过对本科生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着力拓展学生基础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含教材部分)3项、国家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含教材部分)12项、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6种、北京市精品课程14门。学生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学科竞赛获奖数量逐年增加;有两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获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学生科技代表队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中连续5年入围前三甲,两次获得冠军;两支学生代表队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得到了党中央、中宣部、团中央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学校连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同时,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注重学生的国际化培养。5年间,学校与英国牛津大学等31所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派出145名学生出国留学;招收各类外国留学生1,203人,目前在校留学生302人。
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2003年以来,学校已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422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花大力气延揽急需的高水平人才,着力培育和打造高水平学术团队。5年间,学校新增“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5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新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新增全国、北京市教学名师8人。目前,学校师资队伍中共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0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7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从2002年的28.5%提高到现在的51.1%。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更加合理,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实力显著增强。5年来,学校积极推进科研体制改革,组建了冶金工程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和广东研究院3大研发平台,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5个,基础理论研究和自主研发能力明显提升;与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并牵头成立了“钢合组织”,产学研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2007年,学校科技经费为8.12亿元,是2002年的3.4倍。2005年,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7年科技产业产值达12亿元,是2003年的4.7倍(2003年成立产业集团)。5年间,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7项,省部级奖132项,获专利授权472项。据统计,学校两期“211工程”建设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一。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二。2007年,学校获准牵头建设国家发改委立项的“重大工程材料安全服役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实现了教育部直属院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零的突破。
综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5年来,学校投入2.66亿元购置了大批先进仪器设备,科研及教学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投入资金10.36亿元,新增教学、科研等用房建筑面积34.48万平方米,新增面积超过建校50年间教学、科研用房建设面积的总和。特别是学校体育馆(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比赛场馆)于2007年11月正式竣工,使广大师生的体育活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此外,学校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综合楼已开工兴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教职工活动中心改造工程也即将进入施工阶段。学校校园网、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和谐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学校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对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一方面,将安全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投入数百万元全面实施“科技创安”工程,建成了覆盖全校范围及学校周边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不断完善安全稳定工作预案,建立了“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应急预案”和“学生紧急事件预警及应对机制”,每年在学生宿舍开展大型消防疏散演习,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近5年来,学校校园秩序井然,未发生任何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件。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加强组织建设、配强干部队伍、加大经费支持等措施,充分发挥统战系统、离退休人员、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居委会等在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明风尚,形成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合力。2004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2008年3月顺利通过复查;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07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
实践证明,不同的发展思路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回顾过去几年,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全局,实现了学校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将把“特色兴校”发展战略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学科建设工作将由追求数量增长向注重内涵发展、打造精品学科转变,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学术资源配置由以二级学科为基础逐步向以一级学科为基础转变,积极推进跨学科跨专业的资源配置、学科交叉及新兴学科增长激励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材料、冶金等优势、特色学科进一步做强、做大,占有学科与人才的制高点,催生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保持并凸显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学校还将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未来发展方向,以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寻找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若干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群,构筑若干具有较高水平的特色学科高地,实现学科的孤立发展向交叉学科协同发展的转变。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将坚持精英教育,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本科教育将全面推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本科生基础知识的厚积和拓宽,致力于本科生自主学习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生教育将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学术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学科和科研的前沿领域和交叉领域,致力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致力于培养同领域人才中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学校将大力推广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从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到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十一五”的建设和发展,力争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接近1∶1,特别是博士生规模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尽管近几年学校在吸引、培养高水平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部分学科领域缺乏大师级人物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下一步,学校将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继续花大力气延揽急需的高水平人才,着力引进和培养领军人物,吸引、聚集创新型人才,培育和打造高水平学术团队。同时,加快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并按照“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设立流动编制,努力构建固定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在科技工作方面,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进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进一步探索完善冶金工程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两大平台的带动作用,努力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力争使学校的科技综合实力跻身于全国高校前列,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同时,学校将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工程材料安全服役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联系广泛、人员来往频繁、信息交流及时的优势,紧紧盯住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努力在材料领域的原始创新上有所作为。
学校的科学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大学文化。“十一五”期间,学校将以凝练办学理念为基础,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以繁荣学术为重点,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大力推进和实施软环境建设,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发扬求真务实、崇尚实践的办学传统,引导师生克服学术上的浮躁作风;通过提倡理性批判态度、敢于怀疑的精神,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培育和成才环境;通过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构筑以“求新、务实、人和”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努力建设民主、和谐校园,为学校工作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学校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执笔人:周永源)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