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样的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拥有美好的品质和才能。”
——巴学园小林校长
如果先头读过《窗边的小豆豆》,看到导读里的这句话肯定会露出会意的笑容。1984年,联合国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更了解孩子的了”。中文简体版《窗边的小豆豆》出版至今,销量超过百万册。而在今年4月新出版的续集《小豆豆频道》中,黑柳彻子继续讲述单纯乐观的小豆豆的故事。
一本“教育诗”
“小豆豆”相似的经历和可爱的个性一方面很受小朋友们的欢迎,另一方面也是爸爸妈妈们值得一看的教育书籍。《窗边的小豆豆》作为自传体书籍已经被译为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很多亲子教育专家在看过此书后大力推荐,认为儿童教育应该及早发现和肯定孩子的良好素质,从而把孩子造就成具有自然和健康的个性的人。这本有趣的小书应该成为更多小学校长、老师和家长所必读的“教育诗”。
每个孩子都渴望的“巴学园”
书中的小林校长堪称最了解孩子的人,他的学校名字叫“巴学园”,在这座学校里,一切都遵从小孩子的天性。他利用长着绿叶的树做校门和围墙,用废弃了的电车做教室;上课时的座位可以自由选择,每天的学习科目顺序也可以自己选择,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出去散步;他让家长给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只为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不用担心弄脏弄破衣服,他了解孩子们饭前喜欢说话的特点,就允许孩子们吃饭前叽叽喳喳先把话说个够,甚至还特意设计了每天请一个同学饭前当众说话的活动……
跟小林校长学教育
在他的学校里没有说教,但是孩子们却从体验中获得了很多关于爱关于自由平等秩序等概念。在孩子们去温泉的路上,尽管校长只说了一句:“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坐汽车还要坐船,可千万不要迷路呀!好了,出发!”,可孩子们却安静得让人惊讶。“在巴学园,孩子们从来没有被教导‘排成一列规规矩矩地走路,或者是‘在电车上要安静、‘不许乱丢果皮纸屑之类的话。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知道了很多,比如欺负比自己小的、弱的人是可耻的事,看到乱糟糟的地方,自己要主动打扫,尽量不要妨碍别人……等等,这些观念已经深深地种在孩子们心里。”
作者似乎也意识到,读者会对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是否真的有效产生怀疑,因此,在书的结尾,她特意地罗列出,那些曾经在“巴学园”接受过教育的孩子现在的成就,无疑是想借此打消读者的疑虑。所以,与其说《窗边的小豆豆》是关于童年生活片段的回忆,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实例展示。这也许是本天下父母都应该去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