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拷问中小企业的越冬能力

2008-09-11 10:49
卓越管理 2008年8期
关键词:长三角转型企业

田 宇

企业倒闭常如过冬,足够警惕才能再见春天。

“如果我们客户都倒下了,我们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更多地与中国中小企业结合在一起运行的阿里巴巴网站CEO马云表示。

7月24日,马云在写给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的公开信中写道:“我们对全球经济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问题,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很多企业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接下来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

自2008年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宏观调控措施,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小企业、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倒闭6.7万家中小企业属正常。”财政部财科所的文宗瑜主任认为,“因为从我国过去5到10年的情况来看,每年都有接近5%到10%的中小企业在倒闭。6.7万家,如果我们的中小企业的数量按照140万算,可能大约就是8.5%的一个比例。”

问现状:中小企业谁主沉浮

由于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加之信贷紧缩、节能减排、取消出口退税等政策压力,今年中国企业出口的成本已经上升了20%到30%,传统中国企业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珠江三角洲:加工和能源消耗的中小企业先被四条经济绳索绊倒

“国际环境的不景气,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被称为勒住珠三角企业咽喉的四条经济绳索。

“2007年底,虎门一个镇就走了200家企业。今年比去年更严重!”东莞市虎门镇政府宣传科教办公室主任李世贤说。2008年一季度,虎门镇企业倒闭现象比2007年底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走的厂子也成了空壳,平常一千多号人的工厂现在只剩下十几个人。可以说,加工业正在离开虎门。”李世贤对此无比忧心。瑞士信贷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未来3年内广东地区或许将有1/3的出口型企业面临关闭的命运。

据媒体披露,珠三角自今年1月开始,大批玩具、制鞋、陶瓷、玻璃等加工制造厂关的关,走的走,出现了一片肃杀气氛。据有关报道:2008年1~5月份,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同比锐减2331家,近一半的企业今年已没有出口。据估计,到年底,珠三角会有近2万家港资企业倒闭或将工厂迁往其他地区。在台州,中国“缝纫机大王”飞跃集团面临“熄火”,服装、制鞋、纺织等其他行业中的众多企业出现病相,厂商停产或倒闭风潮,大有向长三角其他地区蔓延的趋势。从数字来看,广东等地的外贸企业已经出了问题,主要倒下的是加工、消耗能源的企业。

上半年的出口数据佐证了“最艰难一年”的说法。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7%。社会上开始出现珠三角出现大量服装纺织企业倒闭的传言。 对此,广东省纺织协会秘书长周天生说,停产或倒闭的主要是一些小制衣厂。这些小制衣厂规模小,整体投入不大,同时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和质量保证,市场压力下,行业进出门槛又低,他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而珠三角现在的纺织企业,由于厂房设备等投入很大,动辄上千万元,纺织企业不会轻易停产和退出,至今也没出现大型纺织企业倒闭或停产。

长江三角洲:出口贸易中小企业生存路上的四把刀子和一根绳子

由于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期、国际经济波动期、宏观调控紧缩期“三叠加”的关键时期,今年以来,长三角部分企业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状况。

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孙秀春介绍,“2007年下半年,珠三角地区倒闭的'三来一补'企业达数千家。今年以来,这股寒流渐渐吹到长三角及周边江浙一带,很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降至5%以下,某些以出口贸易为主,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极其敏感的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现在迫在眉睫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统计显示,今年1月-5月,浙江规模以上企业亏损的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浙江省经贸委有关人士称,这表明当前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较多,特别是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许多外向型中小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发展难以为继,有悲观者甚至认为浙江模式有可能走向终结。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则称,“温州共计30多万家中小企业,可能有20%左右的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例如,温州鞋企已经由2003年的5000家,降至今年的2600家。”有企业家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浙江的民企是被4把刀子和1根绳子捆住了”——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猛涨、用工成本激增、外贸困境是“4把刀子”,信贷收紧是“1根绳子”。一些中小企业遇困后的负面效应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显现。宁波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李新华告诉记者,在今年春季的涉外展会上,已有部分订单流向了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

中小企业转型,必须与必然

专家估算,由于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加之信贷紧缩、节能减排、取消出口退税等政策压力,今年中国企业出口的成本已经上升了20%到30%,传统中国企业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从手工作坊到小厂到企业到大型集团公司,从举步维艰到正常运转到小富思变到爆发式发展,原生型中小企业从萌芽到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似乎可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史找到一个最好的注解。

有业内人士指出,民营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包含了中国制度创新的巨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认民营中小企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对市场变化趋势的研究不够、产品结构的调整迟滞、企业国际竞争力尚需提高等。因此,在中国的市场经济转轨航船正在徐徐驶入法制化、规范化、完善化轨道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如何去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独特魅力是摆在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早几年转型的企业,现在可能就没有这么痛苦了,因为,他们抢占了先机,比我们多出很多时间布局国内市场,但讲到底,没有好产品、好设计,即使转得早,也不一定能在国内市场站稳。”

探缘由:经济转型期的阵痛

2008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不少厂商倒闭。比之于大型国有企业,普通中小企业既无资金、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更难以得到国家政策的照顾。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加上融资困难,已经使不少中小企业难以为继。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通过民间借贷方式维持发展,这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企业也因此陷入了饮鸩止渴的险境。

资金往来是与非

2008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不少厂商倒闭。比之于大型国有企业,普通中小企业既无资金、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更难以得到国家政策的照顾。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加上融资困难,已经使不少中小企业难以为继。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通过民间借贷方式维持发展,这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企业也因此陷入了饮鸩止渴的险境。虽然有专家多次呼吁尽快开设小额贷款公司,允许社区银行与民间银行的试点。但这些配套制度和体制的建立远非一日之功。当下最有效、最现实的做法就是给中小企业减税退税。

“小企业的困难并没有外界担心的那么严重”, 宁波银行行长助理罗孟波向记者做了另外一个角度的解读,实际上多数近期倒闭的小企业,从未进入银行的目标信贷市场。这些企业本来就很难获得银行授信,它们倒闭的原因,多数并非缘于不能赢利,而是企业主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赌博)或担保连带责任等,直接因为经营环境恶化而亏损倒闭的并不多。所以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并没有出现行业性风险。

经济政策远与近

中国已经将出口战略调整为“减量、转型”,适当减少出口量是必然的选择。过去中国出口量太大也有得不偿失的地方,如出口主导型地区是在消耗国内已经紧缺的资源,污染自己的环境,还搭上了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为全世界打工制造产品。为此,出口企业要由出口低端的大路货产品转向生产出口高科技产品,减少消耗资源,扩大附加值,才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向世华财讯表示,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对跨行政区域的发展做出“指导意见”,对长三角区域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做出了远景规划,其中值得关注的有三大亮点。其一,要求长三角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二,要求长三角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三,要求长三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规划也未尝不是如此。

企业经营优与劣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和技术,我是这样觉得。当然你比起一些所谓高科技的产业来说,制鞋、纺织、服装这些,当然在科技含量上来说,可能是有差距,可是并不能因为说制鞋和纺织、家具这些行业,它的科技含量不高,那么它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我觉得应该不是这样看的。” 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蔡康。

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那一天起,许多人就预言,靠大量劳工简单劳动赚取利润的制造加工企业必将面对生存的危机。2008年,这些生产皮鞋、服装、家具和轻工产品的出口企业,在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经营越来越艰难。而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也是必然的。“在我们看来,我们东莞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看的是五年,甚至是十年这样一个过程。因为这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已经有专家指出,国家应该更多地扶持绿色与科技的中小企业。因此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的中小企业将是被淘汰的类型,有创新能力有环保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则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开始关注这类中小企业市场,及早投入规划,就有可能赢得先机。罗孟波认为,这轮突然爆发的小企业倒闭高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经济结构如果要转型就必须面临阵痛,这个过程中,从事低效高能耗的制造业小企业被淘汰,从长远看是有益于国内经济发展的。

国际市场风与雪

据海关总署统计,6月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1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6%,净减少55.4亿美元;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其中,6月份外贸出口增长17%,自今年2月份之后再度跌至20%这一敏感临界点以下,显示外贸拐点已经显现。这个信号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

加工型企业出口受阻,结汇拖延,企业资金链绷紧,大大提高了企业国外市场资源的利用成本,这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我省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其产品市场主要是在国外,多年来依靠不断拓展国际市场而取得企业的高速成长。近年来,国际石油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提升,粮食市场价格紧跟而上,加上美国的次贷危机,国际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类反倾销案件频频而来。

辨出路:冬去春来在人为

“民企如不能“走掉、转掉‘就只能死掉。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称中国将面临要素价格的长期调整。事实上,中国经济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增长,目前已暴露出了种种问题。这种增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对廉价劳动力、低附加值的过度依赖上,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目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和调整的重大变局,民营企业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必须学会主动解决问题。这就是“民企自救时代”提出的警醒意义所在。

必要的政策扶持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自8月1日起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我国自2006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回调,也是财税政策维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步。货币政策在上半年信贷紧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微调。央行已提出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

企业自救求生,政府亦积极送暖,力助企业“闯关夺隘”。就在6月,被企业界普遍视为"及时雨"的《浙江省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紧急出台,一周之内,申请股权出质登记的企业已获得融资超10亿元。紧接着,7月25日,《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再次对困难企业进行“金融输血”。浙江省工商部门又于7月31日起减免五类行政性收费,包括:企业年审可免交审计报告,信用良好企业可享受年检免审,企业股权质押登记费、自主创业工商管理费等工商行政收费一律减免……条条都写到企业主心坎里。

科学的区域规划

“我们现在搞宏观调控的难点,是经济已经融入全球化。”上海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季晓东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宏观调控不能不通盘考虑国际因素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也不能不全面权衡国际因素对各种政策工具的制约。“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需要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升?如何调?这不仅考验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策略,也考验地区经济发展转型方向。在这一点上,上世纪70年代,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凭借低成本优势,相继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之后,由于成本抬升又相继面临转型考验。所以说,转型的成败,取决于“火候”的把握。

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业基地,如果能利用这一基础,力推企业走品牌之路、科技之路,帮助企业延伸产业链,以企业的“服务业化”提升地区产业的“服务业化”,不啻是实现转型的成功之路。眼下,企业生存与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如何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是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加以快速解决的难题。

务实的经验实践

纵观世界性经济体转型的经验和做法来看,一般而言,产业转型有三种方式: 一是产业多元,在扶持原有老产业的同时大力引进新产业,其代表是芝加哥,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同时,重点扶持包装工业、食品加工等传统制造业; 二是产业更新,比如伦敦,抛开原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实现转型; 三是产业延伸,以原有产业为依托,大力延伸原有产业中的设计、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将“制造中心”拓展为“服务中心”。

在金融开放上,周德文建议尽快并放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开展设立民间资本、设立社区银行与民间银行的试点;金融机构要努力增加对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要充分发挥好协会、担保公司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并应逐步开放企业集合债券,并建立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

“只有通过提升科技含量、锻造国际品牌、跃入高科技行业等转型,外向型经济才会有真正的竞争力。”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魏江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积极的自力更生

日前在浙江富阳结束的“民营经济生存状况发展态势研判会”上,浙江华立、万向、人民电器、康奈、广厦等百家知名企业老总悉数到场,并共同发表浙商自救宣言,表示将“坚定信心、抱团取暖”,不做缩头“鸵鸟”,而要做涅磐的“凤凰”。据了解,长三角制造业目前正积极爬坡越坎,其中不乏创新之举。

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现象是“温商西进”。随着基础设施的逐年改善,以及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正在成为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要承接地、“越冬”的“避风港”。 “我们这里的温州人可不少。温州那边的鞋厂关掉,璧山这边的马上开起来,生意照样红红火火。”璧山县副县长朱朝阳说。长三角企业一方面加速拓展中西部市场,另一方面又把海外市场进行创新拓展。

从去年开始,苏、浙企业在海外建立经贸区的势头已明显加大。目前中国已批准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19个。目前,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基本分布于南亚、非洲及东欧等地。这些地区的特点是:GDP年均增速多在10%以上,但工业占GDP比重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这些特征尤其适合于中国制造型企业进入。

“自主创新对我们每一个企业来说,是最根本性的竞争力。这就表明了我们有过硬的本领,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自己的专利。”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看来,民营企业要走出困局,加强自主创新是根本。中小企业此时应审时度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牌影响力或创立自主品牌等等,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各方支持,才能得到扩张发展。

转型是好事,稳定是基础

8月6日,杭州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 2008年度第三次会议闭幕发布会上,中国ABAC代表马云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解决3个环节问题:一、在技术上要进行突破。假如中小企业永远在低附加值上努力,就失去了创新与未来;二、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是最头痛问题。除了风险投资、银行、各经济体要有各种各样创新方法,去帮助解决融资问题;三、培训问题。中小企业基本上自生自灭,相关培训能够使他们更好发展。

“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准备!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长,多寒冷!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而灾难面前更是人人平等!谁的准备越充分,谁就越有机会生存下去。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对未来的信心,加上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是过冬的重要保障。”马云向所有阿里巴巴员工发布了一封名为《冬天里的使命》的公开信结尾如是说,号召员工做好“过冬”准备,与数千万中小企业一起共渡难关。

猜你喜欢
长三角转型企业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