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訏:雅俗共赏的文学大家

2008-09-03 03:44吴义勤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8年9期
关键词:文学史江湖作家

作者简介

吴义勤,男,1966年生于江苏海安。汉族。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兼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有:《漂泊的都市之魂》《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文学现场》《目击与守望》《告别虚伪的形式》等专著多部,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曾获“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徐訏(1908-1980),本名伯訏。笔名有东方既白、徐于、任子楚、迫迂等。1908年出生于浙江慈溪农村的一个破落户家庭,1980年在香港逝世。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曾经红极一时但却又被湮没尘封了近半个世纪的著名作家。1966年至1980年,台湾正中书局编辑了《徐訏全集》共18集(《徐訏全集》后来正式出版的是十五集,另三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出版。正式出版的有十五集),其中小说10集,散文与文论4集,新诗2集,戏剧2集,再加上未收入全集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总计有2000万言,称得上著作等身。在港台评论界,徐訏被视为是一个“世界级”作家,认为“徐訏先生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①。”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坛上,徐訏作为“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其小说声誉斐然。长篇小说《风萧萧》1943年被列为“全国畅销书之首”,“风靡大后方”,有人因而称这一年为“徐訏年”②。林语堂曾指出,徐訏与常被认为是“中国的高尔基”的鲁迅同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杰出作家。虽然林氏对中国新诗一般都无好评,但却赞誉徐訏为唯一的中国新诗人,称其诗“自然而有韵律”,发自内心深处。西方汉学家伯图西奥里(Gillian·Bertuccioli)和帕里斯特莱(K·E·Priestly)也有同感,认为徐訏在20世纪中国作家中稳固地居于领先地位。③司马长风甚至把他与鲁迅和郭沫若相比:“环顾中国文坛,像徐訏这样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的全才作家,可以数得来的仅有鲁迅、郭沫若两人,而鲁迅只写过中篇和短篇小说,从未有长篇小说问世,而诗作也极少,郭沫若也没有长篇小说著作,他的作品除了古代史研究不算,无论诗、散文、小说、戏剧、批评,都无法与徐訏的作品相比,也许在量的方面不相上下,但在质的方面,则相去不可以道里计。”④虽然这样的评论不见得就很公允,我们也很难完全认同,但它们至少从一个角度证明了徐訏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徐訏这样一位作家却一直以“通俗作家”、“反动作家”或“逆流作家”的名义被排斥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视野和文学史之外,直到八九十年代徐訏的价值才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他的文集开始在大陆再版,一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

大致说来,徐訏一生的文学创作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发生期(1930~1936)。徐訏在湖南第三联合中学毕业后,于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四年毕业,又进入心理学系研究两年。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已开始写小说、诗歌、散文、戏剧。1934年任《人间世》半月刊编辑,又主编过《天地人》等刊物。1936年秋,他赴法国留学,继续研究哲学,同时进行小说创作。他的小说具有哲理意味并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这都得益于他的哲学及心理学研究。这一时期,徐訏创作的小说数量并不多,有中篇小说《鬼恋》以及《阿拉伯海的女神》《幻觉》等短篇小说集,此外尚有当时未入集的短篇小说《禁果》《小刺儿们》等。

第二阶段:成熟期(1937—1949)。1937年抗战爆发。次年年初,徐訏从法国动身回到上海。这时的上海已成“孤岛”,徐訏开始以卖文为生,投稿对象主要是《西风》月刊和《中美日报》。后来,他在留沪的中央银行经济研究所就职,生活比较安定。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接管上海租界,他才逃往重庆。蛰居上海期间,他创作了几个较有影响的中篇:《荒谬的英法海峡》《吉布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较集中地体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成为这些作品的首要特色。

第三阶段:持续发展期(1950~1980)。1950年,徐訏迁居香港,其间,1961年曾应林语堂等人之邀去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授两年,1966年始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教授,1970年后任香港浸会学院文学院院长兼中国语文学系主任、教授。他还主编过多种报纸副刊及杂志。对于中国最广大的作家来说,1950年无论如何都是有特殊意义的年头。许多作家既为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欢欣鼓舞,但又不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创作心理以适应这种变化,因而有时不免手足无措,出现了创作断层现象,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都曾有过这种困惑。相反,徐訏大概由于身处香港,与“十里洋场”旧上海的政治文化环境反差不大,反而在创作上出现了一个持续而稳定的创作高潮。就小说而言,他就有《彼岸》《江湖行》《时与光》《悲惨的世纪》等长篇小说和《盲恋》《痴心井》《炉火》等一批中篇小说,此外还有《鸟语》《结局》《花束》《有后》等许多短篇小说集。1961年,香港的上海印书馆出版了徐訏的长篇小说《江湖行》。在此之前,这部小说已在香港的《祖国周刊》等几家大期刊上连载过,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热烈欢迎。司马长风认为:“《江湖行》尤为睥睨文坛,是其野心之作。”⑤赵聪也说:“《江湖行》是他来港后的巨构。据说曾构思三年,又经过五年的写作与修改,然后才定稿的。这部《江湖行》应是他的代表作,远远超过以前的《风萧萧》。⑥”陈纪滢则推崇它为“近二十年来的杰作。⑦”萧辉楷称它为“足以反映现代中国全貌的史诗型伟大著作。⑧”而徐訏本人对《江湖行》亦有偏爱,自称:“我最喜欢《江湖行》……这部小说虽然缺点很多(原因是搁搁写写,不够统一,连笔触都不一致),但内容结实。”⑨显然,长达一千多页的《江湖行》不仅是徐訏创作生命的高峰,也是对他人生经验的最全面、最深刻的总结。它不仅对于徐訏个体的生命和文学历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文学史意义。比较同时期大陆当代文学日益狂热的政治化倾向,《江湖行》这样的充满个人性、抒情性和艺术魅力的纯文学作品无疑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特殊馈赠。

通过上述简单的勾勒,我们不难发现,徐訏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产量巨大而又个性突出的作家。他是文学领域的“全能性”人物,各种文体都有成功的尝试,尤以小说成就最大。直到今天,他的小说在港台和海外华人圈中仍然有重大的影响,并有一个持续的、庞大的读者群。他的小说关注“人性与爱”的母题,执着于人的心理和精神的分析,注重故事性与传奇性,因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穿透力。艺术风格上,他的小说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追求,但同时又融入了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因素,再加上他的心理学和哲学的修养,因而就形成了一种既能畅销、好读,而又有着哲理与情感深度的艺术品格。徐訏是一个极受欢迎的“畅销作家”,他把现代主义浪漫化、大众化的努力应该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最值得珍视和总结的一条艺术经验。他的小说真正为我们拆除了“雅”“俗”对峙的樊篱,其“雅俗共赏”的成功经验甚至对我们80年代以来的那些先锋派作家如何走出困扰中国文学数十年的所谓“曲高和寡”的艺术怪圈也有着有益的启示。

注:

①陈乃欣等著《徐訏二三事》,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版。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司马长风:《书刊评介》,见《徐訏二三事》,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版。

⑥赵聪:《徐訏先生》,台湾《时报文化》,1980年6月30日。

⑦陈纪滢:《徐訏先生的生平》,台湾《中华文艺》第20卷第4期。

⑧萧辉楷:《天孙云锦不容针》,《徐訏纪念文集》,香港浸会书院1981年出版。

⑨林海音:《徐訏“笔端”下》,台北《联合副刊》1983年6月3日。

责任编辑关圣力

猜你喜欢
文学史江湖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爱的江湖
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