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一起

2008-08-21 07:50
慈善 2008年5期
关键词:慈善会灾区家乡

米 罗

这是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以后的第一个周末,也注定它不是一个平静的周末,震区的灾情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心:我们不知有多少次为电视里灾区同胞失去生命、失去家园、失去亲人而流泪;也不知有多少次看到废墟里的同胞被成功救出而发出内心的狂喜。

早上8点来到了天津市慈善协会,我的主要任务是接听电话以及帮助运送市民捐来的救灾物资,还有是布置下午由红十字会和慈善协会联合举办的抗震救灾现场捐款会场。

慈善会大厅正前方摆放着一排长长的桌子,桌子后面坐着七八个人,身上都佩戴着“慈善志愿者”字样的大红绶带。由于捐款人数如天上的星斗过于繁多,慈善会的工作人员已经远远接收不过来各界市民如洪流般的善款,一支由会计事务所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者队伍,及时来做义工帮助接收捐款。

一阵阵急促电话铃声不时钻进耳膜,我用震颤的声音回答电话里这样那样的问题。邻桌的电话也在不断地响,这几天热线电话平均每间隔10秒就会响起一次。群众的热情好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把接电话的人声带都灼伤了。电话的内容大多是询问慈善会地址、赈灾开户账号以及收养灾区孤儿的事宜。

9点多钟,我和慈善会王副秘书长去搬家公司租车。把群众捐的衣被送到民政局的救灾仓库。搬家公司老板得知租车是为了运送救灾物资时,立马提出免费提供车辆,并派两名工人帮忙搬运。我们谢过老板回到慈善会开始搬运物资。今天的天气十分闷热,周围的空气也比往常要沉重了许多。使得每一次的呼吸都显得有些费力,当我们把救灾物资全部搬到车上时,每个人都大汗淋漓。

回到慈善会,已是门庭若市,捐款的人群已经排出去好远,此时人们的爱心就像接力棒一样,一棒接一棒地传递着把希望传到灾区人们。

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拿出准备好的钱递到工作人员手中。一位电台记者问:“老奶奶您今年高寿了?”老人说:“95岁了。”这话好像磁铁,把在场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吸了过来,目光中都是惊奇和敬佩。老人接着说:“灾区的那些孩子们,没了父母亲人,就像一棵小草失去了大树的庇护,只能孤零零地面对风吹雨打。我看着心里痛啊!”老人擦拭着眼泪,哽咽着说:“要是能让我替他们死就好了。我这么大年岁了活着也没什么用……”在场的人们都被老人真挚朴实的语言所动情,记者说:“您的这种精神就是我们重建灾区的巨大动力。”老人接着说:“我真的想去灾区啊,我能带小孩。我那4个孩子,还有孙子,都是我从小一手带大的。嗨!可惜我这年岁他们是不会让我去的。”真是个慈祥可爱的老人啊。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手捧一个很大的存钱罐儿,打开,满满一罐子硬币。工作人员耐心地清点着各种面值的硬币,足足20多分钟,才把钱数点清。一共465.9元。“行啊,小朋友捐的还真不少啊。”受到大家的赞许,小家伙兴奋地举起右手和父亲对击了一下,嘴里高声喊了一声:“耶!”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他的天真和爱心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现场的空气立时变得轻松起来。记者问他想用这些钱为灾区的小朋友买点什么。小男孩说:“文具和书本。我想告诉灾区的小朋友们,虽然你们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亲人,但不要担心,全国的小朋友。还有世界的小朋友们,都会帮你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下午的现场捐款活动是两点开始的,我和几个工作人员提前到达现场布置会场。现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也来了,电视台的同志也到了,大家井井有条地布置会场。

活动准时开始,四面八方来的市民们把宽敞的广场变得非常狭小。一首《直到永远》的歌曲在广场上空回荡。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没有太多的慷慨激昂,好多人只是默默地放下钱又默默地离去。当记者采访到一位小伙子时,他只是平淡地说了一句话:“为自己的同胞做点应该做的事还需要理由吗?”

手拉手的一群人,打着“四川同乡会为家乡人民加油”大红横幅来到了现场。他们都是从四川省来津工作的同乡。听说家乡遭受了上百年不遇的特大灾难,马上组织在津的四川同乡为家乡捐款。他们说:“毕竟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当看到全国各地的人们潮水一样蜂拥着为灾区捐款捐物。让我们看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更加坚信我们的家乡一定会重新屹立在祖国的大西南。”

这时一声“四川雄起、中国加油”的响亮口号在空中飘荡……此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沸点,这声音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响彻在祖国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击垮的。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吧。

猜你喜欢
慈善会灾区家乡
用笔墨表达关爱 为慈善贡献力量
情暖寒门学子
奉节县慈善会 荣获全市慈善工作三个“先进集体”殊荣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灾区笑脸
盐城市慈善会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