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翔
又及双数年份的初夏,球迷的节日。奥地利、瑞士,两个陌生的东道主,一届火热的欧洲杯。不少人坚持认为,欧洲杯的水平和观赏性都要高于世界杯。欧洲无弱旅,且不说传统争冠团队,即便只看俄罗斯、土耳其、克罗地亚激情四射的表现,也已令熬夜成为享受。赛会制比赛的魅力在于,鸣金前足以聚拢无限的遐想,进球、最佳、黑马、冠军……直到悬念一一解开,如同夏夜梦醒,记不起每处细节,但有值得回味的场景,末了还能总结,这是美梦还是噩梦。
技术为本
如何看待西班牙的夺冠——西班牙人做了44年的梦,还是中立球迷期盼了20年的梦?上一次美丽足球问鼎德劳内杯,直溯1988年的荷兰队。此后足坛在战术和体能的进步中走入围城,限制代替创造,直到酿成上届欧洲杯希腊夺冠的神话,或曰惨剧。雷哈格尔的弟子们奉献的比赛,其硬朗的防守令意大利人都自叹弗如。他们发出谬误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依靠保守实用的战术夺冠。
但本届欧洲杯,一切回归本源。传球成功率70%以下的球队(包括希腊)全部早早出局,进球排行榜约等于最终名次。大部分场次,积极寻求进攻的一方都得偿所愿,主教练也更倾向于在胶着时率先出牌。荷兰队对法国队的小组赛,尼德兰人一度中场失控、局面难堪,范巴斯滕不守反攻,两位才华横溢的边锋换下防守中场恩格拉尔和勤勉有余的库伊特,4∶1的比分是对这一大胆变阵的最好奖赏。
两强相遇技术胜,英格兰折戟预选赛,预示了正赛的基调。即便德国逆流而上,土耳其完美解答了何谓虽败犹荣,也无法逃脱这一基调。没有技术作保障,哪怕三名正印前锋顶在前头,照样进不了球。
老无所依
这部好莱坞大片的名字屡屡被各国媒体所引用。本届杯赛如同往届一样,总在名单宣布后遭遇伤病换人,平均年龄的统计也一天一变。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主力阵容偏老的几支球队,都没能战胜岁月的蹉跎。
赛前夺冠热门队伍法国和意大利的高龄球员居多,这批球员以图拉姆和卡纳瓦罗为代表,经历了十年的争斗,期间取得过无比的辉煌,也有过早退的落魄。从心理角度上看,“退休前再拿一次”远不如“我没拿过我要定了”来得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教练也对这批老兵过于宽容了,萨尼奥尔、马特拉齐等人根本状态全无。四年前,斯科拉里早有树波尔图帮之意,揭幕战成为黄金一代的闭幕式。多梅内克抱残守缺,宁可留下不知何时伤愈的维埃拉,也不给弗拉米尼一次机会。
瑞典、希腊队则另当别论,小国的球星产量并不稳定,名将们总有江河日下的一天。捷克已经先此两位一步,换作全平民阵容,预选赛晋级已是极限。看着永贝里勉为其难地在边路冲刺、全队被俄罗斯耍得团团转,不免感叹风水轮流转,世纪之交的斯洛文尼亚、上世纪80年代的比利时和苏格兰,都绝缘大赛许久了。
东欧蹿升
杀入四强的俄罗斯、土耳其,双杀英(预选赛)、德的克罗地亚,差点在死亡之组制造意外的罗马尼亚,都属于广义上的东欧地区。他们结束了一个胜利的循环,相隔数年重新回到最高舞台,不外乎两大原因。
一是联赛办得风风火火,罗马尼亚联赛在欧洲足联联赛榜单上一度赶超德甲。俄罗斯有大鳄撑腰,土耳其有球迷支持,不吝投入的竞争提升了整体水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和出头的本土球员,才能承担大赛的压力和要求。东欧盛产运动天才,体育普及到位,不用担心后继无人。理性加大投入,百利无一害。
二是主教练用兵有方,希丁克的用兵如神就不再赘述,特里姆的中场鼓动和换人也堪称一绝,球队面貌下半场总能焕然一新,此乃三度逆转之基石。半决赛全队仅存14人可用的情况下,他给予球队莫大信心,力拼德国,险些再演逆转好戏。比利奇在第一射手爱德华多重伤后,首战试验B方案不成功,很快拿出C方案——年仅20岁的拉基蒂奇和边锋出身的普拉尼奇组成全新左翼攻击线,克拉尼察回归中路,克罗地亚十年后再克德国。
小小遗憾
本届欧洲杯77个进球同上届持平,唯一遗憾的是不见了齐达内式的圆月弯刀。直接任意球破门是进球方式中最考验脚法的,难道斯奈德、皮尔洛、穆图在联赛中的杰作都是蒙的不成?欧洲杯上各队重视禁区前沿防守,尽量减少对方罚球机会只是其一,罪魁祸首恐怕要数赞助商的新球了。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届大赛高调颁布和启用新球,以及接踵而至的门将的抱怨,但像“欧洲通行证”这样,受到进攻球员广泛批评的实属罕见。皮球在飞行中光是飘,很少自转,这和以弧线取胜的任意球显然不合拍。
另外,欧洲杯规则下,先行比较胜负关系使得小组赛两轮过后,头名纷纷诞生。原本最关键的第三轮,反而成了走过场,荷兰是否放水做掉意大利和法国,还要经历全无必要的道德拷问。2016年,16强赛制很可能作别,扩军势在必行,届时,崇尚高品质的球迷可能要在“鲜有伤亡”的小组赛阶段经历世界杯式的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