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晖
2008年欧洲杯,克罗地亚小组赛三战全胜突出重围,罗马尼亚先后逼平世界杯冠亚军,将死亡之组搅了个天翻地覆,两支东欧球队的惊艳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比利奇和皮楚尔克这两名少帅也秉承了东欧教练“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特点。
“帅”之初始
东欧主帅曾在世界足球版图上留下过一道道亮丽的“帅”影。上世纪50年代,匈牙利教练古斯塔夫·谢拜什针对“WM”阵型的防守缺点,进行了简单而有成效的改革,在中场安排一名防守球员,由三名后卫、三名中场和两名中锋组成一个方阵,方阵两侧配备两名速度型边锋,边锋和中锋相互交叉换位,进行二过一的传切配合,拉开对手的中路防守空当后反切入禁区实施攻击,这种创新的四前锋打法在当时被称为“马扎尔铁骑兵”,它的出现增强了匈牙利队的实力。谢拜什的格言是“足球永远跑得比人快”,全队讲究快速出球,高速运转的皮球和球员大范围的跑动使球队始终保持流畅的多点进攻。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匈牙利队以进20球失2球的绝对优势问鼎足球赛冠军。1953年11月25日,匈牙利队和现代足球鼻祖英格兰在伦敦温布利大球场交锋,匈牙利边锋和中锋快速地拉开插上使英格兰“WM” 中的三名中卫吃尽了苦头,3∶6,不可一世的英格兰惨遭羞辱。1954年5月23日,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再以7∶1狂屠英格兰,连续两场“世纪大战”的失利,标志着流行国际足坛30年的“WM”阵型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谢拜什战术革新的浪潮推动了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巴西在“方阵”的基础上又开创出“424”艺术足球,而将“方阵”传入桑巴王国的是另一位匈牙利教练贝洛·古特曼。被称为“魔法师”的古特曼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1954/1955赛季,他带领AC米兰称雄意甲,夺冠后,他选择继续在欧洲执教,直到1957年前往巴西执教圣保罗队。古特曼来到巴西的第一年,圣保罗队尽显“方阵”威力,夺得了圣保罗州联赛冠军,巴西国家队借鉴此经验,创造出了“424”阵型,并在1958年世界杯上首夺桂冠。“魔法师”的另一壮举是缔造了本菲卡王朝,1961年和1962年,古特曼带领葡萄牙雄鹰蝉联了欧洲冠军杯。在本菲卡征服欧洲的征途中,慧眼独具的“魔法师”从非洲大陆发现了“黑珍珠”尤西比奥,并使之成长为伟大的超级射手,古特曼堪称从非洲“淘宝”的绿茵先行者。
提到东欧主帅,就不得不提罗马尼亚儒帅斯特凡·科瓦奇和苏联铁帅瓦列里·洛巴诺夫斯基。科瓦奇生于1919年,年轻时曾将职业球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只可惜梦想未竟,于是他投身学院,苦心钻研战术,最终成为“学院派”的高材生。1971年,阿贾克斯首夺欧洲冠军杯后,主帅米歇尔斯远赴巴塞罗那,科瓦奇接掌其留下的教鞭。能说八国语言的罗马尼亚人睿智敏感,知识渊博。来到阿贾克斯的第一天,克鲁伊夫对新任主帅说:“你对我们这些球员留着的一头长发怎么看?”善于雄辩的科瓦奇答道:“我对你们的头发没有兴趣,要是想听我的意见,可以再留长五公分……”虽然对弟子们的私生活从不干涉,但在训练和比赛中,科瓦奇向来都是一丝不苟。米歇尔斯时代,麾下的球员只需简单地贯彻主教练的指示即可,科瓦奇则在每一个战术细节上都要向队员讲明“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根指挥棒总是不断引导球员进行思考,这种方式无疑激发了球员的创造力。相比前任,科瓦奇手下的阿姆斯特丹勇士更富攻击性,更具团队意识,1972年和1973年,科瓦奇率队蝉联欧洲冠军杯。在阿贾克斯的历史上,米歇尔斯为这个“帝国”指引了前进的方向,科瓦奇则用他的智慧和沟通能力推动了“帝国”的前行,而且在队内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学习氛围。他思索走向强大的方法,阐述培养球员的重要性,他的带动使这一批阿贾克斯学生在日后大多都走上了教练席。
洛巴诺夫斯基是自学成才的代表,球员时代的他在258场联赛中打进了71粒球。虽然球技不凡,但年少聪慧的洛巴诺夫斯基仿佛更热衷于对主教练的战术安排与队员的位置发出疑问,因而当时的基辅迪纳莫主帅维克托·马斯洛夫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总爱问“为什么”的年轻人。1965年,洛巴诺夫斯基被迫离开基辅,转投敖德萨黑海舰队。出于对教练这一行的热爱,29岁时洛巴诺夫斯基宣布挂靴,出任苏乙第聂伯队主教练。两年后,球队成功升入甲级。1974年,洛巴诺夫斯基以主教练身份重返基辅,接手后的第一个赛季,即率队夺得联赛、杯赛双冠王。洛巴诺夫斯基酷爱进攻,注重纪律,他所倡导的全场紧逼压迫式打法成为世界足坛流行的一种趋势,其战术思想影响了数代球员。优异的战绩和强硬的管理手腕为洛巴诺夫斯基赢得了“铁帅”之称,1975年,铁帅率队夺得欧洲优胜者杯和欧洲超级杯冠军,基辅迪纳莫从此成为一艘名扬四海的“绿茵战舰”。在铁帅30年的执教生涯中,共获得24项冠军锦标,三位嫡传弟子布洛欣(1975年)、别拉诺夫(1986年)和舍甫琴科(2004年)先后荣膺欧洲金球奖,卓越的功勋令人肃然起敬。2002年5月13日,洛巴诺夫斯基因病去世,享年63岁。2003年5月,舍甫琴科在随AC米兰夺得欧洲冠军杯后,手捧奖杯与鲜花来到恩师墓前以示怀念与哀悼。将毕生所学都致力于苏联足球运动发展的洛巴诺夫斯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与爱戴。
“帅”斯拉夫
南斯拉夫是东欧足球的一股强势力量,从这片沃土上,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教练,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绩不凡。1965年,查伊科夫斯基带领拜仁杀入德甲,当时队内球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贝肯鲍尔和格尔德·穆勒不满20岁,门将马耶尔21岁……德甲处子赛季,拜仁获得联赛第三,勇夺德国杯冠军,一支年轻的王者之师初露锋芒。1967年5月31日,拜仁击败格拉斯哥流浪者,夺得了欧洲优胜者杯冠军,这是俱乐部队史上首座欧战奖杯。1968年,查伊科夫斯基让位给同胞泽贝克。后卫出身的泽贝克非常注重球队的防守和整体配合,他在战术上的一个调整成就了一名伟大的球员,原本踢中场的贝肯鲍尔后撤到后防线,球风优雅、擅长组织的贝肯鲍尔由此演绎出一个全新的角色——自由人。泽贝克对拜仁的战术调整立竿见影,1968/1969赛季,拜仁首夺德甲冠军,前锋穆勒以30球成为德甲射手王,泽贝克的励精图治为拜仁的强势崛起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1979/1980赛季,博斯科夫带领皇家马德里荣获西甲和国王杯双冠王。1986年,他执教桑普多利亚,桑普就此迎来一段黄金岁月:1988年、1989年蝉联意大利杯冠军;1990年举起欧洲优胜者杯;1991年首夺意甲冠军……蓝衣飘飘的桑普多利亚奏响的“蓝色狂想曲”震惊了欧洲足坛。
当然,说到南斯拉夫教练,中国球迷最熟悉的还是“怀揣一本教练证,周游欧美亚非拉”的博拉·米卢蒂诺维奇。1986年、1990年、1994年、1998和2002年,米卢先后带领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美国、尼日利亚和中国角逐世界杯决赛阶段,成为国际足坛首位带领五支不同球队出战世界杯的主帅。
“踢而优则教”
“踢而优则教”是东欧教练的一大特点,许多知名球员在退役后走上了教练席。1958年至1967年,“飞翔的少校”普斯卡斯为皇家马德里出场261场打进236球,赢得了五次联赛冠军、三次欧洲冠军杯冠军以及洲际杯和国王杯冠军各一次。挂靴后的普斯卡斯成为希腊帕纳辛奈科斯队主帅,当时的帕队还是半职业化球队,队里没有一名外援,球员中有工人、律师、警察……但“少校”却将这支“游击队”调教成为战斗力十足的“正规军”,1970/1971赛季欧洲冠军杯,帕纳辛奈科斯一举闯入四强。半决赛,首回合客场以1∶4负于贝尔格莱德红星,普斯卡斯在主场摆出决一死战的态势,队员们没有辜负少校的重任,3∶0,帕纳辛奈科斯上演翻盘奇迹闯进了决赛,这也是希腊俱乐部在欧洲冠军杯取得的最好成绩。
火爆2008欧洲杯的皮楚尔克和比利奇也曾是著名国脚。1986年和1989年,皮楚尔克两次随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星队杀进欧洲冠军杯决赛,第一次登顶冠军,第二次屈居亚军。在布加勒斯特星队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年代,皮楚尔克在175场比赛中进球165粒。法国世界杯后,皮楚尔克接过国家队教鞭。2000年欧洲杯预选赛,罗马尼亚力压葡萄牙以小组头名身份获得入场券,但因为和哈吉等大牌不合,皮楚尔克被迫在欧洲杯开战前交出兵权。2004年12月,皮楚尔克再度出山,2008年欧洲杯决赛阶段,罗马尼亚虽然功亏一篑,未能杀出死亡之组,但皮楚尔克对国家队的改造以及逼平世界杯冠亚军的成绩有目共睹,东欧黄玫瑰再次娇艳绽放的时间相信不会太远。
1998年世界杯,克罗地亚异军突起夺得季军,身披6号战袍的后卫比利奇打满七场比赛,十年后,他坐在了国家队的教练席上。球员时代的比利奇是有名的坏小子,法国世界杯半决赛上,设计让法国中卫布兰科吃到红牌就是他的“代表作”。2006年世界杯后,当昔日的坏小子出任克罗地亚主教练时,很多人都对比利奇的执教能力表示怀疑,但年轻的少帅用一场场胜利打消了人们的顾虑。知人善用的比利奇不但发掘出了莫德里奇、乔尔卢卡等新人,奥利奇、克拉尼察等实力派球员也在他的带动下发挥出了最大能量。预选赛两胜英格兰让人看到了比利奇的斗志与勇气,决赛阶段,在缺少主力射手爱德华多的情况下,小组赛三战全胜让人看到了比利奇的临场指挥艺术和高超的战术调整能力。这个会说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拥有法学硕士学位,戴着耳饰的少帅不但是球队成功突围的关键,也俨然成为了全队的主角。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多家俱乐部高薪邀请比利奇,可他却甘愿拿着12万欧元的年薪继续和国家队的小伙子们“混”在一起,因为这位酷爱摇滚音乐的“绿茵指挥家”感觉他的雄性荷尔蒙还没有完全释放,可是没有人怀疑,比利奇入主豪门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
“帅”影重现
“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东欧主帅的人生真实写照,究其原因,与其自身经历和执教环境密切相关。“学院”和“球队”是构筑东欧教练群的两大人才基地,前者必须耐得住寂寞,经过多年勤学苦读方能毕业,而后者在没有成功完成角色转换之前,是难以引起众人关注的。但时机一旦成熟,这些专业体制的“毕业生”和球员出身的自学成才者必然厚积薄发,牢牢扼住命运的咽喉。尽管东欧足球常有惊人之举,可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1996年拉多米尔·安蒂奇率领马德里竞技荣膺西甲和国王杯双冠王之后,东欧主帅渐渐淡出了五大联赛的教练席,他们更多地出现在一些中小国家和非豪门俱乐部的帅位上。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刚刚让无数国人心碎的杜伊科维奇,东欧教练的水平下滑由此可见一斑。
2008年欧洲杯无疑又为东欧教练打了一次免费广告,最佳男主角皮楚尔克、比利奇等东欧用兵奇才,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执教能力和人格魅力。东欧主帅往往是创造奇迹的最佳人选,他们是最擅长驾驭足坛黑马的骑师,也许在本届欧洲杯之后,东欧教练将会再度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