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韩国女士
计划放假去韩国,前几天淑惠打来电话:“我订好饭店,老师过来,我带你看首尔。”李淑惠是我的韩国学生。我的同学在电影学院国际交流汉语班教书,班上有些学生希望开“小灶”练汉语口语,她介绍中国老师当家教,李淑惠成了我的学生。
她长得非常漂亮,走在街上非常扎眼。第一次见面我大大地吃了一惊:高高的个子、苗条的身材、又深又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黑黑的头发,当得起“惊艳”一词。她妆化得非常好,精致、得体。唇膏用深紫色,衬着白白的脸庞,线条流畅,像女神雕像般迷人。后来我去韩国才知道,韩国对国民的整体形象非常重视,要求女性必须化妆,并在电视台专门教授化妆知识及色彩的协调、服饰的搭配。
在韩国看见的每一位女性,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衣着得体、清清爽爽、温文尔雅,印象非常好。
教她学汉语是小意思,也就比“月亮、太阳、大小、多少”深一点,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水平,每次以聊天形式,说得慢一点就行。
有时讲中国服饰、有时讲中国历史等。每次拿一摞白纸,随手写,纠正她的发音和用词。她也试着用中国话介绍她的家庭,因此知道了她的父亲和哥哥在三星集团工作,妈妈在家做家务。我经常搞不清她男朋友和她父亲的名字,老弄混。父亲每月给她400美元,三个韩国姑娘合租两室一厅的公寓。晚上有个朝鲜族妇女给她们做韩国菜,水由一个韩国公司送上门。
韩国人特别有礼貌、有教养。带淑惠坐单位的班车,她向每一个人微笑,并行屈膝礼,大大的眼睛透着纯真。如果是向外走,她都是行着礼倒退着出门。韩国人说话声音很低,很慢,以一种商量的口气示人,像对家人一样。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淑惠可以用中文写信了,于是“1982年生了我,我正在学画(话)”跃然纸上。不过,那是一年前,现在她已经“入段”了,可以用“色彩斑斓”类的高级词了。李淑惠是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儿。
吟秋安长军摘自《现代女报》
新西兰的奇奇怪怪
来到新西兰,在马路、商店、学校等公共场所,会看到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赤脚走来走去,就算冬天连袜子也不穿,不觉得冷(冬天也在0℃以上)可以理解,不觉得尴尬是怎么回事?又不是买不起鞋。
七月份,咱中国是夏天,南半球的新西兰正是冬天。冬天中国很多地方会下雪,可是新西兰的北岛看不见冰雪,下雨倒是常事,而且当地人走在大雨或小雨中都不打伞。真耐淋呀。
新西兰的高楼不多。一开始以为我住的ROTORUA(罗托鲁瓦)是小城市,高楼少是自然的。可是到了AUCKLAND(奥克兰)一看,只有少数百货大楼、电信公司等稍高一些,居民的住房也就一两层。一个中国人如果告诉这里的人:“我家住在公寓楼的16层。”他们可能不大相信。
在超市买蔬菜、面包、水果等,用纸袋装,不用塑料袋。纸袋免费。塑料袋一毛一个(合人民币六毛多钱),人们基本不用。
拧开水龙头,哗哗的自来水有冷的有热的,都可以直接饮用。用水、用电皆免费。但他们似乎本能地很节约,洗澡只用五分钟,也不会看到水管漏水视而不见、开着长明灯。
狗啃骨头,天经地义。可是,这里却不行。有一次,我将一块羊骨头丢给所住家庭的狗狗,女主人见状立即收拾了骨头,告诉我以后别再这样。为什么呀?原来怕骨头卡住狗的喉咙。没听说过。狗只能吃专门的狗粮。至于吗?
中国城市的马路两边商店密布,新西兰马路边上主要是居民住房,买东西得到专门的地方。开车到超市,一下买好够一周左右用的菜果蛋肉。双休日和重要节日,中国的各种店很忙,这里却一律关门。巨大的差异让人不可思议。
新西兰街道上很少能看见出租车,且打的费用较贵。我在ROTORUA住了近一个月,只见过几辆出租车,黄白两种颜色的车身,大小不同。私家车多自然用不着那么多出租车。路上看不见交通警察。有没有红绿灯,开车的人与行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总是车让人。秩序井然。
一天,正在上课,警报响了。我一愣,才发现是在搞演习。新西兰的学校一年总要搞几次这类防火灾、防水灾等演习。
范晓天曹祁东摘自《现代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