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海 刘松岩
在2007年全球通胀风暴中,俄罗斯通胀率高达11.9%,远高于官方去年初制定的8%的预期目标,尽管俄罗斯采取了多种政策来缓解日益严峻的通胀压力,但是2008年年初以来,俄罗斯物价飞涨的势头依然不减,今年通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分析目前俄罗斯的通胀,对我国目前抑制通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俄罗斯通胀的表现及成因
高通胀伴随着本国货币的快速升值。由于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石油美元以及其他投资大量涌入俄罗斯,导致卢布比价的节节攀升,快速升值的卢布又吸引了更多的私人投资和国际游资进入俄罗斯,进一步加剧了卢布的升值。2002年12月31日,卢布最低点时卢布兑美元比价为31.96∶1,2006年7月卢布自由兑换时兑美元的汇率为26.91∶1,2008年3月卢布兑美元比价为23.30∶1,累计升值37.17%,卢布可自由兑换后升值15.5%。
经济高增长伴随着高通胀。2002年至2006年,普京总统上台后,政局稳定,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同时由于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俄罗斯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5年GDP的平均增长率达到6.2%,2007年俄罗斯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据俄罗斯政府部门的初步统计,2007年俄经济增长率约为7.6%,高于最初6.5%的预测指标。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纳比乌林娜强调,如果今后经济持续保持6%~7%的增长速度,俄罗斯2020年将进入世界五大经济体之列。但同时俄罗斯通货膨胀一直处于高位,2002年至2006年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平均在11.7%左右。
货币政策手段见效缓慢。面对卢布的快速升值,俄罗斯央行近年已向市场注入大量卢布,卢布的基础货币投放量由2002年4月的7000亿卢布增至08年2月的近4万亿卢布,5年增加近5倍。同时,央行为缓解通胀压力,又通过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加黄金储备等政策手段,以期减少货币流通量,抑制过快上涨的物价水平。但是增加货币投放量,必然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上升,进一步促使物价上涨;而提高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又必然促进卢布升值加速,因此,俄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对通胀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
价格干预手段收效甚微。俄罗斯政府对物价的过快上涨采取了一系列遏制手段,包括利用金融杠杆减少货币流通量;通过进出口调节,增加本国市场供应;实施有效的价格干预,冻结部分主要食品价格;对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发放食品补贴;以及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等。从政府价格干预的具体措施方面来看,虽然政府采取把6种食品价格(小麦面包、黑麦面包、牛奶、酸奶、葵花籽油和鸡蛋)冻结在去年10月15日的水平上,并将有效期从原定的今年1月底延至5月初。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严格执行这一价格,而且没有被列入限价名单的商品仍在涨价,价格干预措施可能导致相关商品供应短缺和零售价上涨的负面效果。同时,俄国内食品生产商对价格干预措施表示不满,抱怨政府强迫企业为防止通胀埋单。而政府的价格干预措施效果并不理想,一些专家预测今年全年的物价上涨可能超过12%。
暴露经济结构失衡。俄罗斯物价节节攀升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而是俄罗斯经济结构失衡,过分倚重于能源行业,石油等能源出口的增加带动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领域却始终处于滞后的地位。俄罗斯拥有世界8.9%的耕地,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2%,但是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率低下,至今仍无法确保农产品的自给自足。俄政府近些年对农业给予了特别关注,2008年-2012年将投入逾5510亿卢布(约合233亿美元)发展农业生产,这比过去5年拨款的总和还要多2倍。但是由于农村壮劳力争相到城市寻找收入较高的工作,一些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此外,由于贷款机制不成熟,农民无力更新农机设备和购买足量化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大幅提高。
俄罗斯高通胀对我国的启示
启示之一:货币政策目标应有所取舍,我国当前应继续把“稳定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上升的双重压力背景之下。一方面,由于受到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美国联储持续降息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受食品、能源、金属和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居民的通胀预期普遍增强。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吸取俄罗斯的教训,继续把“稳定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首要目标,把“稳定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次要目标。同时,应关注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避免过度紧缩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启示之二:调整经济结构,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对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给予政策性补贴。一是继续大力发展农业,特别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政策性补贴,推广农业新技术,使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及肉类的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使农民收入保持稳定提高;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严格节能减排调控目标,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建立包括义务教育、失业、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的消费者提高财政补贴的额度。
启示之三:进一步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资本流入,防止由于大量资本流入进一步恶化流动性过剩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和加息的预期,必然使大量的海外热钱和游资进入中国,导致流动性的进一步过剩,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要进一步制定严格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海外游资的大量流入。
启示之四:采取多种宏观调控手段并举的形式应对高通胀。我国目前的通胀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治理这种通胀需要多种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一方面,增加财政补贴,实施限价政策;另一方面,采取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鼓励市场竞争等措施。(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