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向

2008-07-08 09:36
南方人物周刊 2008年19期
关键词:五香菜肴石油

冯崇义

《现代新儒家的反思》

我们绝不应奢望中国一些古老的思想足以担负起拯救人类的重任、将会在未来“定于一尊”。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世界其他民族的大众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甚至也没有迹象表明新儒家所推崇的那些伦理道德及人文关怀对中国的大众有什么影响。

来源:天益网

石仲泉

《对政治体制改革不要“谈虎色变”》

时下,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一个敏感话题,不仅文章越来越少,而且这方面的研讨会也很少,不少媒体都是敬而远之,不少学者也心有余悸。尽管十七大报告有专题作了论述,但报刊除了一些宣传性文章外,作深入研究探讨、提出独立见地的著述相对较少。这种氛围与解放思想的要求是不相称的。

来源:《北京日报》

陈潭

《乡镇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困境与转轨路向》

乡镇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把乡镇政府职能从包揽一切转变为只提供核心公共产品,从行政管制转变为公共服务,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乡镇治理结构纵向上必须从垂直式转向扁平化或者说从压力型走向自主型,横向上必须从单中心转向多中心或者说从政府管治走向社会治理。因此,乡镇政府要成功实现治理的转型,就必须建立角色明晰、结构合理、责任明确、充满效能的现代乡镇制度。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尹学朋龙志芳

《在变革中寻求和谐与认同——政治文化分析视阈》

在社会转型期间,民众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可能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社会转型带来巨大的政治生态变化,而国家在转型时期许多理论和政策都为了适应环境上的这种巨变而不断在作调整。另一方面,政府有时又不能或无法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适度调整。从民众这方面来讲,传统政治心理在被打破的同时,对新理论的接受又有一个过程,他们对政府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这与政府在转型中必然要经历的调整期之间就形成了冲突。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王绍光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在1990年代短暂地经历了“市场社会”的梦魇之后,中国已出现了蓬勃的反向运动,并正在催生一个“社会市场”。在社会市场里,市场仍然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但政府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尽力将对与人类生存权相关的领域进行“去商品化”,让全体人民分享市场运作的成果,让社会各阶层分担市场运作的成本,从而把市场重新“嵌入”社会伦理关系之中。社会政策的最终出现具有历史转折点的意义,其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过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数字

1

过去人们普遍接受在不足3分钟内射精者为早泄,在今年5月召开的美国泌尿外科学会上,与会专家通过讨论,重新给出了时间:1分钟。

4

一家著名男士网站选出了全球10大最好色国家,性爱之邦希腊位列榜首,中国也跻身十大之列,排第4位。

7100亿

200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缺口达7100亿元。

50%

北京市政府决定,从6月23日起至7月19日期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全天停驶机动车总数的50%。

9999

少林寺网上开店,“武功秘笈”卖9999元。

1200亿

中国夏粮连续五年增产,预计今年总产超1200亿公斤。

视点

中国燃料提价

自6月20日起,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分别提价了16%和18%。

《华盛顿邮报》分析,涨价未必能迅速或较大地削弱中国对石油的渴求。一个国家13亿消费者的需求正不断膨胀,但每人能量消耗的分配量却依旧远远低于富有国家。

《纽约时报》认为,随着提价的消息公布,全球石油价格每桶迅速降了超过4美元。但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市场被国家的燃料补贴严重扭曲,提价可能鼓励炼油者为中国消费或者猛增的新需求产出更多的汽油和柴油。

为什么石油价格会如此高涨?BBC新闻网站认为,经济学家会说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但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石油价格。与此同时,对石油供应也有各种各样的忧虑。世界上大部分石油均来自政治局势不太稳定的国家,因此每次石油工人在尼日利亚或伊拉克被袭后,石油信贷便受到损害,人们就开始担心石油供应。所以根本上,人们担心需求增长得比供应快,而石油又是如此重要的日用品,他们一旦开始担心,便会准备随时为石油支付越来越多的钱。这个道理很简单。因而,决定价格的不仅是基本规律本身,还是每个人对基本规律的不同理解。

(编译实习记者凌楣)

有趣的中餐译名

近日,中国政府官方公布了一个很长的中餐译名建议清单,以作为奥运迎接八方宾客的准备。

这个清单对那些了解或不了解中国美食的美国人来说,都具有启迪作用。读着这个清单,美国人能感受到酸甜苦辣,这些味觉都用于解释复杂且包罗万象的中国风味。清单还说明了哪些中国菜肴用了音译,如“宫爆鸡丁”和“麻婆豆腐”,哪些没有。当然,那些受到最多关注的菜肴,都有着颇具诗意或修饰丰富的英文译名。

一些菜肴的翻译则起到美化的作用,如“怪味鸡丝”,特别味道的碎鸡肉。字面上应该是“奇怪味道的碎鸡肉”,但“特别”一词明显比“奇怪”要让人更有食欲。

很多中国菜肴使用了数字,“三色中卷”、“地三鲜”、“三彩牛肉丝”、“八宝饭”、“五香牛肉”,看来中国人真的很喜欢数字,因此译文是选择使用数字去讲清楚菜肴成分还是完全忽视数字,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以“五香牛肉”为例,“五香”从字面上解释为“五种香味”,因此当“五香”只是用“辛辣的”一词代替时,倒是很有趣。

“酸甜”一词,至少用于四个不同文本的译文中:“糖醋排骨”、“珊瑚笋尖”、“松鼠桂鱼”、“素咕噜肉”,均用了“酸甜”来解释菜肴的味道。“咕噜”并没有真正的字面意义,但它同样描述了一种基本的烹饪方式:用酸甜汁猛炸。菜单也显示了西方饮料被清楚列入到中餐的行列中。“可乐芸豆”、“啤酒鸡”、这些菜肴均已跨越了音译的差距。不需要更多的译文解释。

(来源:《纽约时报》编译实习记者凌楣)

猜你喜欢
五香菜肴石油
暑月乘凉宜早起 清补菜肴入馔来
五香凤尾鱼
石油石化展会
Chinese cuisine finds fans in Ethiopia 中国菜肴在埃塞俄比亚成功“圈粉”
丝绸之路之喀什·五香人生
奇妙的石油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辣出火红年味
如东海鲜菜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