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中共“情报王”

2008-06-26 09:39
今参考 2008年6期
关键词:李克农陈赓特务

1955年国庆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他戴上了金灿灿的上将军衔。他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2名将军中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了他。

他就是李克农。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历任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和原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毛泽东曾说:李克农等人对党是有大功劳的。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在北京逝世。

在他逝世后,各界公祭,周恩来主祭,罗瑞卿大将致悼词,极尽哀荣。他的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号院正中大殿的正面,和后来去世的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的骨灰相邻。这里是存放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骨灰的地方。

他,凭何功勋有这等隆重的祭礼,获得这样特殊的哀荣?

历史这样说:没有李克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30年代初以后可能要重写。假如没有李克农他们,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和许多领导人,如王明、博古、周恩来、邓颖超、瞿秋白、陈云、康生、聂荣臻、李维汉、陈宗瑛……就难逃国民党的魔爪。

据说,连美国中央情报局获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后,欣喜不已,宣布休假3天,以庆贺强有力的对手消失了。这个举动在中央情报局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应聘中统特务

历史造就了李克农等人。1928年春,李克农逃离家乡来到上海,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中共中央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顿悟到要生存、要战斗、要取得胜利,必须建立一个特殊机构,确保“知己知彼”,以求“百战不殆”。于是由周恩来等筹划建立了中央“特科”,设法获取敌人的军事动态、政治动向,铲除奸细,惩治叛徒,筹集活动资金,保证秘密交通,保护要人安全等等。

周恩来指示李克农,趁国民党CC特务组织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招聘广播新闻编辑为名,实为扩大特务组织之际,以公开应试的方式打进去。李克农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应考的必备知识,以优秀的成绩名列第一。

这个无线电管理局,是国民党CC头子陈立夫的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用来掩人耳目的,由陈立夫的亲戚徐恩曾掌管。

徐恩曾对李克农观察一段时间后,庆幸自己觅到一员干将。不久,李克农便升任特务股股长。官虽不大,却管着全国的无线报务员。这正是获取情况最好的位子。周恩来早就想把国民党初建的这个机构拿过来为我所用。这个时机已经成熟。

徐恩曾得意地夸耀自己有三员干将:贴身的机要秘书钱壮飞,坐镇设在南京的特务首脑机构——“正元实业社”兼管“长江通讯社”、“民智通讯社”、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特务股长李克农;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胡底。有他们3人,就有了最灵敏的耳目。

而李克农、钱壮飞、胡底3人奉周恩来之命组织特别小组,李克农任组长,由他和“特科”情报科科长陈赓单线联系。

徐恩曾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得力干将,竟是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他引以为豪的特务网竟由共产党员替他出谋划策建立起来;送到陈立夫、蒋介石面前的绝密情报竟有一份复制品同时放在共产党中央的领导人面前。

建国后,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

千钧一发:解救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和中央领导人

1931年4月25日,星期六,深夜。李克农在一个秘密据点里:一家不起眼的简陋的旅馆,地处闹市的狭窄马路旁。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符合接头的暗号。他刚开门,一个年轻人跌撞进来。神色紧张,呼吸急促,递给李克农一封密信。

这个青年人是钱壮飞的女婿,钱壮飞把他安排在正元实业社作杂务跑腿的工作,实际是他和李克农之间的联络员。

李克农一看钱壮飞的密信,犹如五雷轰顶,他怔住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顾顺章,在武汉被国民党武汉行营侦缉队捕获后叛变,要到南京面见蒋介石,密报中共中央、江苏省委和共产国际在上海的机关和中央领导人的住处,并要亲领CC特务,将中央机关和在上海的中央领导人一网打尽,以作为向蒋介石投降的见面礼!

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和中央领导人危在旦夕!分分秒秒耽误不得!

不巧得很,这天是星期六,不是与陈赓接头的日子。找不到陈赓就无法向中央报告这个十万火急的情报。

李克农在屋内转了一圈又一圈,烟吸了一支又一支!他要强迫自己的情绪镇定下来,让头脑冷静下来。不知不觉间,细汗渗出汇成汗珠顺颊而下。

“有了!”他终于让脑子灵活地运转起来,找到了办法:找江苏省委。找到江苏省委,就能找到陈赓。

费尽周折,苍天有眼,他终于找到了陈赓。

马不停蹄,他和陈赓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立即召集中央有关领导,决定采取断然措施:把顾顺章知道的所有关系和线索统统掐断,把顾顺章知道的所有联络暗号和接头方法全部作废,立即撤退,中央机关、江苏省委机关、共产国际在上海的机关全部撤出,中央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地下交通全部转移。

话分两头。南京蒋介石果然接见顾顺章。顾顺章送上了见面礼。1931年4月27日一早,顾顺章带着陈立夫、徐恩曾奔往上海,像饿虎扑食、恶狼端窝般准确无误地向目标扑去。一处处人去楼空。一个个希望落空。

在四壁徒然的中央机关里,刚刚烧完的文件还在冒着缕缕青烟,来不及拆除的天线还在那里悠悠晃动。陈立夫目瞪口呆,哀叹道:活捉周恩来,只差5分钟。

蒋介石在南京坐等喜讯,结果却是个多彩的肥皂泡。他恨恨地骂了声:娘希匹!

陈立夫的哀叹并不正确。5分钟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从他委任徐恩曾建立CC特务组织开始的第一秒种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顾顺章出卖了党在武汉的地下组织,出卖了红二方面军在武汉的秘密办事处,到苏州监狱中指认出恽代英,以此向蒋介石邀功请赏。紧接着,又向敌人提供当时党中央总书记向忠发的特征。由于向忠发不听周恩来劝告私自外出而遭国民党特务逮捕。

1937年冬,顾顺章在镇江被国民党枪毙。

朝鲜战争沉默132分钟的谈判

朝鲜战争。美国人被迫坐下来谈判,又不甘心坐下来。谈谈打打,假谈真打。自1951年7月10日上午谈判开始起,延续两年之久。

战争爆发后,李克农曾给朝鲜提供过不少情报。得到毛泽东的夸獎:李克农干得不错。

毛泽东在考虑中国参加谈判班子人选时,首先想到了李克农,并要李克农坐镇开城。他对李克农说:是我点了你的将。

李克农忠心耿耿,抱病出征。他原以为不用多久,连大衣都不准备带。谁知一去两年,靠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他竟然顶了下来。

中朝两国商定:对外以朝鲜人民军为主。实际上谈判第一线由李克农主持。毛泽东又指派柴成文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联络官。

谈判班子分为一、二、三线。一线直接出面谈判。乔冠华、柴成文为二线。柴成文是联络官,往返联系。李克农隐居三线,掌握全盘,直接与毛泽东、周恩来和金日成电文往返,有时一天十几份,工作极为繁重,李克农常常边开会边大把大把服药。

彭德怀和李克农,一个打得坚决,毫不手软;一个谈得耐心,针锋相对丝毫不让。

当谈到交换战俘问题时,美国提出无理要求并采取拖延手法。这轮谈判,从下午2时半开始,由美方主持。谈判桌上互相对峙,沉默的对峙。双方互相目视对方。这是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战,一场意志、毅力、忍耐力、克制力的对抗。

柴成文悄悄离开会场,来向李克农请示怎么办?李克农此时也在默坐沉思。他眼皮不抬地在一张纸上写了三个字:坐下去。

纸条在中朝代表手中默默地传递。似灵丹妙药。代表们一个个挺起腰板,稳坐不动。一双双眼中透出冷冽,逼视对手。

沉默持续了132分钟。

美国人顶不住了,宣布休会。

相对无言的132分钟,恐怕创下了谈判史上沉默最长的纪录了。

当进入签字阶段时,李克农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美国人连连叫好。平时谈判,不许新闻记者进入会场。这次则不然,允许记者进入会场。李克农想起一个多月前是预定的签字日期。然而李承晚制造了一起扣留战俘事件,致使推迟签字。现在李承晚集团会不会耍别的花招呢?比如派刺客乔妆记者混入会场制造事端?万一对双方司令员的任何一位行刺,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类事件古往今来,在重要的政治仪式中屡见不鲜。于是他提出一个双方司令官不到现场签字的办法,即先由双方首席谈判代表签字并立即生效,然后各自向自己的司令官送签互换的文本。

1953年7月26日,停战协定签字的前一天,李克农的方案一提出,美方很快接受。这是条约签字形式上不寻常的做法。

(来源:人民网)

猜你喜欢
李克农陈赓特务
由档案史料管窥上海解放
AB换数
中共“特工王”与夫人的一世情缘
陈赓 三“骗”彭德怀
中共“特工王”李克农与夫人赵瑛的情缘
陈赓敲竹杠
一块明代“特务”的牙牌
智入密室
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