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栓枝
《萌芽》近乎一篇寓言故事,作者用朴实的文笔,讲述了一个富于哲理的故事,就如何对待“新芽”的萌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体现了一种令人感动的人文情怀。
故事并不复杂,也较为贴近现实生活。
院子里有一个小男孩种下葡萄核,希望能长出葡萄藤,他苦苦等待葡萄核的萌芽,他要创造奇迹。但是遇到了蛮横的爸爸,终于,小男孩的希望被一巴掌打空了。同院住的一个小女孩,也有一个和小男孩同样的希冀,在她爸爸宽容的支持下,葡萄核终于“长出”了葡萄藤。
作者很善于选材,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作者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爸爸,发现了两个孩子种葡萄的过程与不同的结局。
作者很善于讲故事,一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事件,却细致地通过两个爸爸两种做法的对比,在读者心中掀起了波澜。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主旨。
小男孩的爸爸强调了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的,而不是用葡萄核种出来的;小女孩的爸爸却尊重孩子种葡萄核的可贵的探求精神,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了人文关怀。
宋代杨万里有《小池》诗云:“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诗人眼中,刚刚露出尖尖角的小荷那么可爱,惹得好事的蜻蜓也喜不自禁地站立其上。全诗充满了对新生事物的热爱与向往,这种心态,这种情愫,令人神往。在小说《萌芽》中作者期望的也正是这样的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可是,小男孩的爸爸,对孩子萌生的创造性缺乏理解与宽容。因此,当孩子心中萌生了那些看来不可能实现的幼芽时,请放下你的巴掌,学学小女孩的爸爸,对子女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宽容,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保护他们的希望憧憬。
小说虽短,意蕴丰厚,值得读者深长思之。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附原文:
萌 芽 刘 柳
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都不抬。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孩子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冀,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子叫他去玩,他也不理。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冀里。
男孩的家长几天后才发现男孩的古怪。这天,家里正好酱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门外,他父亲叫他买酱油,连叫了几声,没人应,出去一看,发现男孩呆呆地蹲在花盆前,父亲便说:“你蹲在这里干什么?叫你几声都听不见,你心到哪去了,买酱油去。”说着,便递钱给了孩子。
男孩子去了很久,还没回来,孩子的父亲慌了,忙走出去。一出去,就见孩子还蹲在门口花盆前,手里捏着他给的钱。
孩子的父亲生气了,过去一把扯着孩子的手,熊道:“你怎么搞的?叫你去买酱油,你还死在这里?”
孩子的心思还在花盆里,葡萄核栽进去很久了,还没发芽,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说:“我在想这葡萄怎么不发芽?”
孩子的父亲听了,更气了,大声说:“以前就跟你说过,你这样做没用,你真是执迷不悟。”说着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并举起花盆,把它摔碎了。
孩子看着满地泥土与碎片,哭了。
男孩毕竟还小,他在沉默了几天后,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又开始和院里的小孩一起玩。
一星期后,也是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吃葡萄时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过去告诉她葡萄核长不出葡萄,但还没等我过去,男孩子也看见了,男孩走了过去,跟女孩说:“你怎么老是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
“种葡萄要用葡萄藤插栽,你这样种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
“种葡萄非要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女孩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男孩说:“真的,你这样做没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
“种下去要每天浇水,你知道吗?”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
几天后,女孩的花盆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女孩开心极了,我看见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也叫了男孩。但男孩没去,男孩在一群孩子围着花盆看时,一个人躲在一边流泪了。
我看见男孩流泪,走过去,我说:“你怎么在这里流泪?”
男孩说:“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了。”
男孩又说:“她父亲真好。”说着,男孩呜呜地哭了。
(选自2000年8月13日《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