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应常尝“愁”滋味

2008-06-15 01:31朱衍清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困境中学生情绪

朱衍清

古人云:“少年不识愁滋味。”许多家长也这样认为:现在中学生有什么可愁的?他们享受了比父辈富足得多的物质生活,不愁吃穿,不用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累,根本没有愁的理由。其实,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的中学生承担了社会文明传承的重任,又担负了学校、家长太多的期望,他们在享受富足物质的同时,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也是父辈们无法想象的。心理专家调查表明,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社会、同学间的激烈竞争和学校繁重的课业任务。这些压力会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甚至神经衰弱,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学习欠佳的同学不愿意学习,就连少数学习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此外一些其他心理原因也会导致厌学情绪,比如,因身体缺陷被别人嘲笑而不愿意上课;因不喜欢某位教师而不愿意上课;因沉迷网络而不愿意上课等。

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这是中学生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有的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并且不善于和教师沟通,认为教师是在有意为难自己,与教师产生敌对情绪,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当然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也会影响师生关系。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有的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的独断专横,称霸一方,使同学“敬而远之”;有的不善于交流,流露出孤独感;有的因自身原因产生自卑情绪,怕同学看不起,常常是躲在角落里。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与父母关系不融洽,主要是因双方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理解。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简单粗暴,稍有不从便拳脚相加,造成孩子的敌对情绪;或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使孩子整天处于焦虑中,变得抑郁、敌视。

4、与社会关系的问题。有的中学生社会关系复杂,在社会上结交“三教九流”,本来性情懦弱,因为找到了保护伞,在学校欺侮同学,顶撞教师,随便缺课,也有敲诈同学,使双方心理都蒙上了阴影。

三、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就是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春期是花的季节,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意志薄弱,耐挫力差,逆反,不愿意受父母和老师的约束,又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强,过高地评价自己,犯错就找客观因素,嫉妒心强等。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

中学生如何自己走出心理误区呢?以下方法不妨试一试:

1、刻意回避法。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刻意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从而摆脱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说的正是这一道理。刻意回避法有客观回避法和主观回避法。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你痛苦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因而,当人在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刻意回避法。

2、明智宣泄法。宣泄按社会效果说,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痛:一是理智性地合理宣泄。如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二是情感性的合理宣泄。在适当场合,采用大哭一场,大叫一番,高歌一曲等方式,任怒火喷发,这也是智者和强者所为,因为这是陷入极度心理困境时最佳的自救策略。

3、合理变通法。也叫自慰法、“精神胜利法”,就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的办法。弗洛伊德指出,常见的合理变通法有两种:一是希望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心理便否定该目的的价值或意义,俗称酸葡萄效应。二是未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俗称甜柠檬效应。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4、最高升华法。困境和挫折,绝非是人们所祈求的,因为它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善于心理自救者,却能把这种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也清除了心理上的不平衡,即化悲愤为力量。

最后,我衷心期望中学生朋友们能够从容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驾驭自己的情绪,走出各种心理困境,生活得洒脱、乐观,真正做到“少年不识愁滋味”!

(责任编辑朱宁)

猜你喜欢
困境中学生情绪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困境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