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作家张平的从政路

2008-06-14 02:00
资治文摘 2008年6期
关键词:张平副省长从政

周 益 李 诚

2008年1月,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以系列“反腐”巨著知名于世,获奖无数,而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当年振奋全国。然而,他亦因《法撼汾西》、《天网》而坐上被告席,10年官司缠身。

无论是作家张平,还是高官张平,他永远保持着与名气不相符合的低调。从作家到副省长,张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人生之路:狗崽子·粮食·陋室铭

张平的家乡是山西新绛,地图上一个并不显眼的晋南小城。1958年,5岁的张平随“右派”父亲从西安举家迁回新绛。

尽管日后张平非常感激童年时父亲给予的启蒙教育,但当时拥有一个教授父亲,对张平来说却是个灾难。

“在学校里一直是狗崽子,初中没上完便回乡务农。挑大粪,挖水井,掏猪圈,拉粪车。13岁在万人大会上看批判父亲,15岁则在万人大会上挨批判。16岁就到崎岖险峻、每年死人无数的北山上拉煤,来回一趟400多里,得整整5天5夜。第一次回来,两腿肿得水桶一般。只能休息一天,紧接着又继续上路。”我们在张平对童年的回顾中,看到了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文字。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谁也想不到的是,那段苦难的童年却又是张平文学创作的开始。张平说:“那时是右派子弟,经常挨批斗,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你是教授的儿子有文化,所以文艺类的事情都叫你去做。编戏、写剧本呀都找你。从那时就开始了写作。”

张平还记得他戏剧创作的启蒙教材是《华东小戏选》,张平就参考它写了一些小戏剧,谁知道写出之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不光在公社出了名,连县里也看中了这个文艺苗子。后来张平所在的公社革委会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就把张平抽去专门写戏。1978年,25岁的张平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让人觉得有趣的是,张平当年还是以音乐特长生被录取的。

上了大学后,张平才正式开始大量地读书。大学二年级,张平的父亲被摘了“右派”帽子,张平也开始尝试向各种刊物投稿。

不过,对文学的热情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只要一到假期,张平依然要投入到繁重的田间农活中去。

在父亲摘帽那年,张平家里第一次分到了5亩责任田。暑假回家,他就带着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在地里昼夜奋战40多天,硬是把地里的一个长10米、宽5米、深3米多的沟壑填平,妻子累得两次晕倒,他自己也整整瘦了十几斤。那一年,5亩地打了2000多斤麦子,一家人围在几十袋麦子面前,哭成一团。

“在农村挨饿近20年的日子里,做梦也没想过家里会有这么多的粮食!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我看一遍哭一遍,我觉得那写的就是我,实实在在的就是我……”张平说。

生活的艰辛和初为人父的责任感给了张平不一样的创作灵感,在那段时间里,他写出了《姐姐》、《祭妻》、《糟糠之妻》和《血魂》等带有悲剧色彩的家庭题材作品。

让张平没有想到的是,《姐姐》竟然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时也改变了张平的命运,山西省文联任命张平为《火花》杂志副主编,张平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上城”了。

2007年,已经是全国政协委员的张平提出了一个“取消预房期房销售”的提案,引来一片叫好声。这个提案不久之后就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积极回应,在当年7月建议把目前的期房销售制度改为现房销售制度。

当历史的镜头倒退到上世纪80年代,跟现在许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外地青年一样,刚到太原的张平为个人住房问题也着实烦恼过。

张平一个人在太原打拼一年后,她的爱人也调到了太原,张平从此把家安在了太原。那个所谓的家,其实就是他的办公室,“一个不到8平方米的地下室,一下大雨,屋里的积水跟床一般高”。

又过了一年,张平终于住进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就在这样的陋室里,张平却迎来文学创作上的高峰,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坛“地震”……

从文之惊:240多名干部联名起诉他

公众熟识张平,始自《法撼汾西》。 1987年,山西省文联的一次文艺作品座谈会在汾西县召开,在与省作协会员、汾西县长刘郁瑞(《天网》、《法撼汾西》中主人公原型)交谈时,张平萌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刘郁瑞和我聊起他当县委书记时惊心动魄的生活,我们谈了四天四夜,说到伤心处,他哭我也哭。”之后,张平在乡下采访了20天,创作出了《法撼汾西》。

在汾西的采访过程中,张平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访了1500多次,被收容了几十次。张平跟他长谈了两天两夜,老人不停地吃止痛片。他说,30多年来从来没有人听他这样倾诉过。有一次老人跑特别远的路,跑了一夜,困了就睡在路边麦垛里,就是为了给张平送几个粽子。随后,张平根据老人的故事创作了《天网》。

这两部作品问世后,全国几十家报纸纷纷转载,《天网》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环画、话剧、地方戏等艺术形式。

也正因为这两部小说,张平开始了从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官司拉锯战。

当作品出版后,一些地方官员立即对号入座。近240名官员联名上访,山西某县人大主任带着8个原告,将张平告上法庭。

不过,此时的张平并不孤单,官司期间,张平收到过2000多封声援信。更有一些农民从山西临汾赶至京城声援他。张平说,在那段时期,正是这样一些普通、朴实的老百姓给了他力量和勇气,让他感受着一种永久的激动。法院最终驳回了那些人的上诉。

虽然官司缠身,张平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1997年8月,长篇小说《抉择》正式出版,这是张平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我原以为天底下只有农民苦。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工人一旦下岗失业,没有土地、没有粮食,比农民还苦。”张平在写作之前,曾采访了数十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他发现,对企业破坏和损害最大的是集体腐败,是权钱交易,是国有资产流失。

“我没想到工人这么苦,原来的三线工厂×厂,工人大批下岗没人管,工程师在外面捡菜叶,集体自杀40多人,他们要用自己的死引起上面的重视,以期能拯救更多的兄弟姐妹、亲人家属;在《抉择》原型的一个大纺织厂里,工人们包括一位老红军都没法拿到医药费,工人们有病只能挨着。一个工人得了肝癌,没有钱看病,只能吃感冒用的止痛片,疼得他趴在床上,用手抠小平房的墙,一块砖就这样被抠去了三分之二。”张平在谈论这部作品的时候也透露了那些蛀虫们掠夺国有资产的各种手法。

面对严酷的现实,张平决心要替工人们说出心里话,揭露那些腐败分子的真实面目。所有这些,全部浸透到了《抉择》中。2000年,张平凭借这部饱含血泪的作品,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0年,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生死抉择》上映,既拿到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更是创下了当年票房纪录。原中纪委尉健行书记看后,做了批示:“应该让领导干部带着自己的家属看看这部电影。”

从电影《生死抉择》开始,“反腐作家”和“山西省第二信访办”的美誉落到了张平身上。

责任之分:作家省长孰轻孰重

虽然当选副省长前,张平有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山西省委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从政经历,但他当选副省长的消息仍强烈地挑动着政坛、文坛内外的神经。

张平的老朋友,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前《山西文学》主编韩石山认为:“张平最好能专心一意地做好副省长,作家的事最好暂时放一边。”

早在80年代初期,韩石山和比他小7岁的张平就认识了。与张平交往多年,韩石山对他的评价是,“彬彬有礼、谦谦君子”。

“他有很强的交往协调能力,知分寸、懂进退、有主见,一个领导该有的素质,张平身上都可以见到。”韩石山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他在作协工作的时候,就能把各种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当时单位没有一个不夸他的人。所以他当选副省长只是情理中的事,只不过现在是机遇来了。”

作家与省长,孰轻孰重?对于喜欢他的读者而言,从政后张平会不会放弃写作?

对此,韩石山并不讳言他的观点:“张平是一名功成名就的作家,他创作出数量众多的长短篇小说,为他获得了全国几乎全部高规格的奖项。假如张平不当副省长,那他小说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多,质量上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变化。另外,张平有绝对的能力胜任这个角色,一个作家如果有足够的从政能力,就应勇敢地从政,说不定比他做作家能作更大的贡献。相信张平,有能力树立起一个文人从政的优秀典型。”

事实上,在当选副省长之前,张平也多次表达过自己对政治的观察和思考,他说:“不关注时代和现实,没有理想和责任的作家,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但绝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摘自《周末》2008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张平副省长从政
叽叽喳喳的小喜鹊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从政敬业
雨中画景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研究
梦话
12名“金融副省长”,9人是博士
今年是什么年
轻易不从政
俄从政年龄降至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