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真题回放】
(2007年湖南卷)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点试成“金”】
题目中的“生活”无须多说,对于“诗意”该如何理解呢?一般可围绕“什么是诗意”、“诗意的来源”、“怎样酿造与撒播诗意”、“诗意的价值”等发散思维(比如认为“因幸福和欢乐忘情歌哭,是诗意;面对残忍、凶暴发出愤怒的呼喊,是诗意的宣泄;目睹人间惨剧后迸洒悲戚的热泪,发出哀恸的长叹,也可以是诗意的绝响”)。
结构安排上可用好横比与纵比。所谓“横比”,主要指让“诗意地生活”的人和难以“诗意地生活”的人形成比照;所谓“纵比”,主要指让学会“诗意地生活”之前和之后的状况形成比照。
【佳作品鉴】
诗意地生活
一考生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也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下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地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寻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着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通过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时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一步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迎来一统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于付出,只要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璀璨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展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名师评点】
这篇作文对“诗意地生活”的界定(“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下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地去奋斗……”)深刻厚重,展现出考生不俗的认识水平。
作者通过对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说精当的引用、化用支撑起全文结构,扣题紧密、脉络清晰,其机智与才情令人钦佩;结尾处再引唐诗名句,可谓水到渠成。至于例证的妥帖以及雅致的用词、灵活的句式等,也都值得肯定。
【阅卷手记】
有些考生在谋篇布局时,记叙是“三段”叙:开始如何——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议论则是“三段”论:应该如何——那些人如何——所以如何。千篇一律,令人乏味。曾国藩说得好:“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布局须有千岩万壑、重峦复嶂之观,不可一览而尽。”高考作文,理应在谋篇上创新求异。
下面结合2007年满分作文,介绍考场作文结构的常用模式:
一、关键词式
一篇文章总有几个关键词,用一系列关键词串联文意,是不错的方法。比如浙江考生的《失落的文明》,开篇表明“自诩是一个怀旧的人”,然后用六个关键词领起三块内容:
A.单车·汽车;
B.血缘·金钱;
C.烧饼·比萨。
第一部分归结到“稼轩的‘宝马雕车香满路已然成为现在时,单车正渐渐离我们远去”,后两部分分别感慨“难道亲情还不如钞票重要吗?”以及“传统在消逝,取而代之的不是本国的文明,而是西方的文明”——所写内容都紧紧围绕着“失落的文明”这个核心,表现出作者对“行走”与“消逝”的深入思考。文章既显示现象,又抒写感悟,点击时弊,言简意赅。
二、条件式
即以若干简洁的条件句将题意拓展开来,形成分论点以构成全篇轮廓。比如广东卷满分作文《爱,用心来传递》,先提出疑问:“电磁波与光纤在传递着无尽的信息,可为何我们却无法接收?”接着马上进入到主题——“爱,用心来传递”。然后进入主体部分——如何传递爱。作者把自己的看法分解成三个祈使句:
A.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
B.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
C.请伸出双手,把心烘焙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
三个句子各领起一段论述,三个段落间构成排比段。这样的结构,整体性很强,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三、横向式
这一式的特点是:文章主体部分各个段落的首括句,在同一层面上反映事物各个方面,构成横向的并列关系。这种方式实用性强,便于操作。比如全国卷新课标卷满分作文《争渡,争渡,执著人生何处》,列出了三个小标题:
A.执著恬淡,创造一份悠然;
B.执著科学,创造一份永恒;
C.执著博爱,创造一份和平。
该考生从“创造……更需要执著的追求”这一角度行文,能跳出原材料单一的自然科学领域,由三个角度谈执著追求与创造,思路开阔。行文中传递着对陶渊明、玛丽·居里、特雷莎修女等执著追求者的敬仰之情,富含内蕴和张力。
四、纵向式
这一式的特点在于: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或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表现中心,构成纵向的层进关系。比如辽宁卷满分作文《我能》,描写了不同时间段的三则故事:
A.小时候,看妈妈的婚纱照总是很嫉妒;
B.偶然的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幅令我难忘的画面;
C.上高中后,才知道学医不是件容易的事。
三个小故事都与作者的理想(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有关,都是“我能”的具体体现;最后则以畅想未来、抒写心声收篇——“妈妈,我真的可以说‘我能。不久的将来,你将看到一位百合一样洁白、丁香一样清香的女孩站在您的面前,一定会的!一定会的!”
五、倾诉式
这一式适用于以叙事、抒情为主的作文。根据题目限制和表达需要,选取特定的对象进行倾诉,读来往往感动人心。比如江苏卷满分作文《怀想天空》,很有代表性。文章深入剖析“民族魂”鲁迅的“天空”,所写材料分别由三个深情的呼告句领起:
A.先生,你的天空充满热血,让人向往;
B.先生,你的天空充满愤慨,让人深思;
C.先生,你的天空充满爱国的热情,让人仰望,让人敬畏。
由“充满热血”到“充满愤慨”再到“充满爱国的热情”,作者步步紧逼,激情洋溢,由此我们对鲁迅“天空”的理解渐趋深入,对其精神与思想的把握更为精确。读者从作者的倾诉中,不仅能看到那位瘦弱的老人执著前行的背影,还可看到苍茫天地间一根挺立不倒的脊梁对后来者的深远影响。
六、反复式
体现作者重要观点或深挚情感的语句在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脉络,能产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妙。比如全国卷乙卷吉林考生的《滴水之恩何以报》,紧扣“怎么样”行文,从自然界的现象谈到人类社会的事例,正反结合,侃侃而谈,最后顺理成章地落实到“滴水之恩,以心报!”作者以“滴水之恩,何以报”作为议论中心和行文线索,这一问句前后复沓六次,有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而甘肃考生的《为爱撑起一支长篙》,同样结构严谨。在此文中,“为爱撑起一支长篙”共出现八次,或拟为标题,树旗明旨;或置于段首,概括要义;或用于结尾,总括全文。它如同思想的红线,有机组合了各部分材料,从而使文章一气呵成,音律和谐。
【真题热身】
(2007年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要求:(1)不得另拟题目;(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3)立意自定;(4)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或套作。
【布局指津】
以写“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为例,可采用横向式,比如:
A.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来到了濮水边;
B.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来到了失落的大观园;
C.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进入《边城》的透明之境。
也可采用比喻式。例如: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寒窗十载,从小至今,语文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一门学科。”主体部分将主旨句一分为三:
A.语文是一本日记,记载着我的成长经历;
B.语文是一部交通工具,载着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C.语文是一部历史片,带着我穿越时空,驰骋古今。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