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麦
基辛格是她京剧讲座的忠实听众;匈牙利总统亲自为她颁发“荣誉国民证章”;德国总理为她颁发最佳导演奖。她是匈牙利裴多菲大剧院的特邀导演、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她是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孙萍。
孙萍10岁开始学习京剧。她一进戏班,老师就对她说:京剧是角儿的艺术。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要想成角儿,就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这话,深深地嵌在小孙萍的心里。
京戏讲究的是,手、眼、身、法、步配合默契,唱、念、坐、打技巧俱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多少个严冬酷暑,孙萍总是第一个起床吊嗓子。练习翻跟斗时,一边是墙壁,一边是老师举着棍儿站着。如果碰着老师则要挨罚。小孙萍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练习拿大顶,别的孩子最多坚持半小时到四十分钟,而孙萍一练就是一个小时。中途如果倒下来,则所有时间重新计算。一天练习下来,累得身子骨散架,走路直打晃,仿佛背着铅块翻越大山似的。这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那叫一个辛苦啊!许多孩子因此而放弃。但小孙萍硬是咬牙坚持。一天天、一年年,孙萍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5岁时,她已成为地方的“小名伶”。
1978年,18岁的孙萍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成为中国京剧历史上的第一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孙萍,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当了一名演员。当时的京剧院有袁世海、李和曾、张学津、冯志孝、张春华等享誉海内外的知名艺术家。孙萍在人才济济的中国京剧院,不过是一“小字辈儿”。能和这些老一辈艺术家同台演出,几乎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然而心底深处,却又是她的梦想。
一天,剧院售出了袁世海老师和杜近芳老师联袂主唱的《龙凤呈祥》的剧票。但就在演出的当晚,杜老师的嗓子出了点状况,不能登台。这可怎么办呢?剧院领导突然做出一个决定:杜老师的戏由孙萍顶上。天哪!孙萍诧异得瞪着大眼。她万万没有想到,她渴盼已久的“梦”,竟来得这样突然和仓促。就像一个一直猫在幕后的“龙套”,“蹭”一下被人推到台上一般。更主要的是,《龙凤呈祥》是京剧票友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无论唱、念、坐、打,都容不得半点瑕疵,她异常紧张、忐忑。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从未挑过大梁的孙萍能行吗?
可是,临近开场,孙萍反而镇定起来。她暗暗给自己打气说:豁出去了。我只管拿出平时练就的本领,认真唱就行了。只见孙萍从容地走着花步,缓缓“飘”至台中央,一个妩媚的亮相、一个漂亮的甩袖,酝足底气亮开清泉流云般的嗓子唱道:“听惊涛拍堤岸,心潮激荡……”“好!好!……”台下一片叫好,掌声如雷。
从那天起,她成为剧院最年轻的骨干演员,先后和诸多名家联袂演出,受到同行们的一致赞赏。她的人生、艺术之路,掀起华彩篇章,她飞坠沉浮、绚丽绽放,浓墨重彩,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殊荣……
有人常常感叹,认为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与其发牢骚,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否在于机遇突然而至,你却根本就没有可展示的“才”呢?
孙萍说她的成功,有如“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这“火力”,是自身的积累和沉淀,是抓住机遇的关键,是赢得成功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