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类似通胀的困境中,政府及公共财政应当作何反应?
6月24日广东东莞市宣布,市财政将拿出逾1.2亿元用作临时生活补贴,发放给12.2万低收入户籍人口,相当于人均一次性可获得千元红包,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抗高通胀。不论是补贴的范围之广,还是金额之高,在大陆城市中可列榜首。26《南方都市报》社论说,东莞在当初表态要效仿港澳时,一度被讥讽为作秀之举。但在民生艰难的情况下,东莞公共财政显露勇气,给予被围困的底层生活以担当,济难解困,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必将因此得分。
东莞的红包不是全民享用的,而是有七类严格限定的人群,他们是受CPI负累最重的人和家庭;千元或许不多,但对极低收入的人群来说,也是矫正分配的临时举措,可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因此社论说,评价东莞发红包的临时政策,重点不在于它是否将所有居住人口都纳入进来。在新一轮通货膨胀侵袭民生后,公共财政并未作壁上观,而是果敢地介入,这种务实负责的态度才是关键。
社论说,东莞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类似通胀的困境中,底层民众辗转于困顿的日常生活,甚至无处呼告,而政府及公共财政应当作何反应?这也是东莞以外其他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东莞在短时间内推出亿元礼包,财政的公共之名得以彰显。尽管围绕红包多有争议,可它引发了关于公共财政合情合理投向的联想。即便不考虑CPI的围追堵截,按照社会民众的预期,公共财政应该也可以发挥更多的效用。跑赢CPI的真意或许就蕴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