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影像志
北京有许多老城门的地名,却已看不见城门的模样。有名有实的只剩下了德胜门和正阳门,可是老北京过来的人都知道,就是德胜门和正阳门也不能算完整的城门。2001年,申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成功之后,北京市政府作出了一个决定:在老城区中轴路的南端复建一座与历史上完全一样的永定门城楼,让“永定门”,这个地名名实相副。
担任复建永定门城楼设计工作的专家是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
从建筑学意义上说,建造一座古代样式的城门并不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但复制一座已经消失的城门,却是一件不容易讨好的事。因为复建后的永定门必须在它原来的位置上,规格和样式都要保持历史原状。一旦出现误差,人们就会指责这是在提供错误的历史信息。
为了寻找准确无误的设计依据,韩扬来到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这里收藏着一本1924年英国出版的图书《北京的城门与城墙》。书的作者是奥斯伍尔德·喜仁龙,瑞典国家博物馆的一位学者。
喜仁龙和《北京的城门与城墙》
书页已经发黄和散落,里面记载着老北京40多座城门、角楼和城墙建筑的规格、特征,每一处都配有实测图纸和照片。
20世纪20年代,喜仁龙看到的北京正处在新旧时代的转折点,经历了500年岁月洗礼的古都,正在风雨飘摇的气息里散发着最后的光辉。在这本严谨的学术性著作里,喜仁龙感动地写道:“当你熟悉这座大城市以后,就会觉得这些城墙是最动人心魄的古迹——幅员辽阔,沉稳雄劲,有一种高屋建瓴、睥睨四邻的气派。”
喜仁龙踏进北京城的时候,火车已经开进这座古老的城市。或许是怀着和喜仁龙一样的感动,一个叫阿尔贝尔卡恩的法国人在城墙外的京张铁路上记录下了一段影像,隆隆的火车似乎在宣告,一座延续了500年的古都已经从深沉的帝国梦境里苏醒。
喜仁龙在书中说,他从1920年到1921年花了两年的时间,在中国建筑师的协助下,对北京的城门建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测绘和研究。我们不知道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是否已经预见到古城将毁灭的命运,仅从他拍摄下的照片来看,当时有些城门已经露出了颓败的迹象。
事实上在1900年,当20世纪的曙光刚刚透露的时候,这座固若金汤的两朝王城已经开始了毁灭的命运。这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侵略者的炮火轰塌了正阳门箭楼、崇文门箭楼、内城西北角箭楼和外城东北角箭楼。1903年,清政府下令修复正阳门箭楼,英国军队为修筑京奉铁路,在崇文门瓮城东西两侧各开了一个门洞。
1906年,正阳门的东西两侧各建起了一座火车站,东站是京奉线,西站是京汉线,正阳门成了全国交通枢纽。火车站前每天车马行人的流量非常大,拥堵是不可避免的了。
1915年,北洋政府为解决交通堵塞下令拆除正阳门瓮城,在这次改善交通的过程中,正阳门箭楼也被一位叫罗斯凯格尔的德国建筑师改装成了一种土洋结合的风格。这座镶着西式花边的箭楼被老北京人亲切地称为前门楼子。在前门楼子的东南侧,一百年前英国人设计的京奉铁路火车站如今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外观(图1)。
(1) 前门东南侧的老火车站
火车轮子的速度与激情注定要改变老城门里的宁静与从容。1915年北京修建环城铁路。火车从正阳门出发,穿过崇文门门洞、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到西直门是终点。因为铺设铁路,沿途四座城门的瓮城均被拆除。
1920年至1921年,宣武门箭楼、德胜门城楼和东北角箭楼由于年久失修,梁架朽坏,被当局下令拆除。
1921年的一个秋日,来自瑞典的学者喜仁龙站在北京城南的护城河畔拍下了永定门永恒的一瞬间(图2)。
(2) 喜仁龙为永定门留下了永恒的一瞬
“从西侧,你可以看到永定门最美丽、最完整的形象。宽阔的护城河边,芦苇挺立,垂柳婆娑。”
韩扬在喜仁龙的著作里找到了有关永定门的记载和实测图,这些图片和数据成为他设计复建方案最初的依据。
?梁思成和对古都建筑的情有独钟
?就在韩扬为复建永定门寻找设计依据时,北京城里,一群年轻人也在为再现老城门的梦想而四处奔波。
他们听说清华大学建筑系保存着一批老城门照片,拍照的人是已故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开拓者梁思成(图3)。照片一共有300多张,记录了一个建筑学家眼里城门建筑的各种特征。
(3) 图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他的部分专著
30年代的古都,从欧美吹来的新思潮正骚动着年轻一代的心灵,一位留洋归来的青年却怀着对古老文化的敬仰登上了城楼,
“我们北京的城墙,加上那些美丽的城楼,更应称为一串光彩耀目的中华人民的璎珞。”(梁思成)
梁思成是著名学者梁启超之子,他23岁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宾西法尼亚研究院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在和夫人林徽因一起游历欧洲的时候,梁思成看到希腊、意大利等国保护古典建筑的做法,深受启发。回国以后,他加入了朱启钤开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开始踏访中国各地,全面调查研究古代建筑。
保存在清华大学的老城门照片,应该拍摄于1931年以后梁思成在《中国营造学社》工作的那段日子。
也许是为了给后人留下真实的印象,梁思成经常安排一个人在镜头里面,作为城门的参照和对比。
1945年,梁思成在颠沛流离的战时避难生活中写完了中国第一部建筑史,对自己生活过并深爱着的北京,梁思成这样评价:
“明之北京,为世界现存中古时代都市之最伟大者。”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思成回到了北京,他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 1949年年初,梁思成在家中接待了两位秘密来客,他们是解放军围城部队的代表,因为中共中央刚下了一道命令,要求保护好北大、清华的教师和北平的古建筑,两名代表特地来请梁思成标出北平的文物古建,以免炮火轰击。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军部队从永定门进城,古都逃过了战争厄运。受中共中央的委托,梁思成为解放军南下作战编制了一份《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其中第一条就是“北平城全部”。
古都的变迁和复建永定门
1949年,北京的城市面积是62.5平方公里,人口130万。
从1949年高空拍摄到的北京城,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一个由近40公里城墙围绕出的凸字形轮廓, 城墙上有16座互相对称的城门,这个凸字形轮廓形成于公元1553年,400年间一直没有改变。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进出北京,依然要通过这16座高大厚重的城门。
梦想再现老北京的是一群学建筑和计算机的青年,他们每天的工作是绘制各种建筑效果图,如火如荼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给他们带来了繁忙的生意。可是就在描绘现代化楼盘的过程中,一些正在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城市风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于是他们萌生了一个念头:用数字科技为北京保存一份永不褪色的记忆。
制作人员把梁思成的300多张城门照片,和从其他途径搜集的城门影像资料输入了计算机。
虽然时光不能倒流,复建永定门城楼却打开了一座老城门记忆的闸门,在中国文物研究所,一份封存已久的文献档案终于得以重新发挥用途。
1941年至1945年间,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前身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曾对中轴线建筑进行过一次系统全面的测量,承担测量的中标单位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建筑师事务所基泰工程。作为中国人,基泰工程司的建筑师比喜仁龙更了解中国建筑的规律,因此这些图纸数据也更为精确可靠。
1946年,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对永定门进行了修缮,修缮时留下了图纸和照片。
韩扬(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我们进行了比较,在一些细节的描述上,中国文研所保存的这些资料,可能比喜仁龙的资料更深入一些。技术细节,好比说正屋脊的做法,内檐彩画的形式,包括楼梯的位置等,这些东西它要比喜仁龙书那本书里的资料更丰富一点儿。
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从各种途径搜集了大批老城门的照片,他们要为北京建立一份可以永久保存的数字影像资料,并通过技术处理让人们看到一个原初的北京。
卢正刚(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以前的北京如果真实的城门还存在的话,给你整个城市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跟现在的北京看起来是另外一个城市。
2003年1月,永定门城楼复建前夕,在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支持下,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题为“北京城记忆”的展览。
孔庆普先生是北京市政工程公司的退休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曾负责修缮过城门,随后又参加了对城门的拆除。北京本来有16座城门和近40公里城墙,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两座不完整的城门和几百米残墙,其余的就只有到老北京人的记忆里去寻找了。
2003年永定门城楼复建前夕,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院子里挖出了一块埋藏多年的石匾(图4)。
(4) 埋藏多年的“永定门”石匾
多吉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1989年1990年,当时我们博物馆在征集文物的过程中,在地坛发现了这么一块碑,就给运过来了。
46年前城门被拆除,一切都杳无踪迹了,只留下这块饱经沧桑的石匾。北京拆除城门城墙是从1952年开始的,这一年,北京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8月,西便门成为第一座被拆除的城门。紧接着被拆除的是天安门两侧的长安左
门和长安右门,拆除这两座门的理由是“妨碍交通和游行队伍”。
1954年的国庆节,古都沉浸在新生的欢乐里,和平带来了繁荣,短短几年,北京市的人口就从1949年的130万增加到了218万,交通日益繁忙,老城墙和城门在人们眼里成了封建社会留下的障碍,拆除势在必行(图5)。1954年,中轴线上的地安门被拆除。1955年,广安门被拆除,1956年,朝阳门城楼被拆除。
(5) 毛主席十分关心北京城市规划建设
1957年,中轴路南端的标志性建筑永定门也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永定门的瓮城在1950年已经被拆掉,1957年,因为修筑滨河路,永定门城楼与箭楼被同时拆除,原本环绕瓮城的河道也被裁弯取直。
1957年在讨论城门废存问题的一次会议上,梁思成说了这样一番话:“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
对古都情有独钟的梁思成曾经有过一个浪漫的设想,把北京的39.75公里城墙变成一个环城立体公园: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10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再安放些圆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这样一带环城的文娱圈,环城的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梁思成的设想成了永远的乌托邦,近40公里的北京老城墙如今只留下几百米的残垣断壁,47座城楼、箭楼和角楼建筑也只剩下了4座。
老北京内城和外城本来一共有八座角楼,如今人们能看到的唯一一座是内城东南角箭楼。
内城东南角箭楼的南侧本来是京奉铁路,1958年北京火车站落成,铁路从南侧改到了北侧,火车的流量增大了许多。因为紧挨着铁轨,拆角楼势必影响火车运行,所以内城东南角箭楼和它连接的一段残墙才得以保存下来。
在过去20年里,北京是地球上变化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的边缘每年向外扩张大约25平方公里,而在城里,每年消失大约600条胡同,古都的面貌不断被改变,人们在新与旧的反差中辨认着“北京”的含义。
王灿炽(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明清时候的中轴线和元大都的中轴线是重叠在一起的,就是一条中轴线,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全长7.8公里。现在这条中轴线实际已经残缺不全了,首先最要紧的是永定门在1957年的时候被拆掉了,这条中轴线就失去了南端的标志性建筑,也就是说北京城中轴线的头被砍掉了,成了有尾无头了,就像一根断了的琴弦。
1999年春天,北京市政协召开第九届第二次会议,在文史小组讨论会上,王灿炽递交了《建议重建永定门,完善北京城中轴线文物建筑》的提案。提案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贾凯林(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当时提了,有的委员就说,不要搞假古董,有钱我们还是保护真的,既然拆了就拆了,以后中轴线的问题是不是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弥补。
王灿炽:真假古董,只有经过历史的检验,经过历史的考验证实它是不是假的。北京中轴线的终点钟鼓楼始建于元代,元朝至元9年建的,后来发生的种种灾害,加上改朝换代等等一些原因,钟鼓楼在明朝的时候重建重修了,后来又被烧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钟鼓楼那是乾隆皇帝时候又重建的。
郑孝燮:欧洲第二次大战以后,华沙重建,整个城市都是废墟了,都按照原样把它建起来。保存一些历史文化的东西,历史是根呀,文化是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留恢复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的遗存,就是保留根,保留灵魂。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复建永定门提案被列入了“人文奥运”的规划。
2003年夏天,2610户居民、169个企事业单位从永定门地区迁出,复建永定门城楼、整治中轴线工程揭开了序幕。考古工作者经过勘察发掘,找到了永定门城楼的遗址,为复建城楼确定了准确的位置。
2004年2月14日,永定门复建工程正式开工。为了把城楼建在原址,老立交桥被拆除了,城楼的两侧新建了两座立交桥分流车辆。
承建永定门城楼的建筑单位是修缮过德胜门和正阳门的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为了尽可能体现老城门的原汁原味,古建公司从南非调集了国内已经绝迹的铁力木,用做城门的12根金柱。
徐雄英(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 副总经理):硬木里头,铁力木这种木材,应该是直径和高度最大的,书上记载,一般它的直径达到丈许,高度能达到十丈,也就是说,这种木材生长期长,木质非常坚硬,非常沉,而且能够长得体量非常大。铁力木从港口装车的时候,称了一下,一根的重量就是14吨。
时过境迁,跟古代完全一致的建筑材料已经很难寻觅,幸运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建造工艺一直在工匠们的手里沿袭着。
李彦成(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 总经理):完全是原汁原味的操作,包括木工的斗拱加工,包括砌筑,包括油漆彩画工使用的原材料,包括熬油熬灰,全部是手工操作,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真是等于再现了一次明朝修建永定门的过程(图6)。
(6)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建造工艺
公元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为了抵御蒙古部落的侵犯,北京在南面加修外城城墙,并设城门七座,永定门是外城城门中最高大、最重要的一座,与正阳门、天安门在同一条轴线上。这条向北延伸的大道,原本通向辉煌的顶点,如今却被赋予了回归的含义。
从公元1553年兴建至1957年拆除,永定门在时光流转中屹立了400余年,穿过这道厚重的城门,一条笔直开阔的大道把人们带入一个举世无双的东方文明古都。
消失了47年的永定门城楼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它唤醒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也让阅尽沧桑的人们叹息和迷惘。兴建、拆除、再重建,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左右一个城市的命运呢?
卢正刚:我一直认为我对北京是了解的,我对前门了解,我对德胜门了解,因为那是现存的城门嘛,但当你真把它复原之后你会发现,作为一个在北京土生土长的一个年轻人,都到了三十多岁,还是对这个城市其实并没真正的了解,这时你才发现它原来是那么美。”
2005年9月,一座崭新的永定门城楼正式亮相于北京中轴路南端(图7)。
(7) 修复后的永定门立在现代化的北京城南
一座复建的城楼使人们的目光再次变得深邃。
然而由于1957年修筑二环路并将护城河取直,瓮城与箭楼就无法修复了。人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永定门。
现今,对凝聚古都建筑精华的城市中轴线,北京市规划部门已作出了严格的保护规定和长远的规划。相信,北京的历史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