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
山东济宁要建“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件事情在本次全国“两会”前,就已经听到了。3月9日,这件事又由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在全国政协作了大会发言。我这才恍然大悟,“两会”前就放出来的消息,不过是一次舆论预热,透透口风。
“两会”前,“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口风透出,已经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工程的预热变成了舆论的预反对。孙淑义委员在全国“两会”发言,又立即引起一百多位委员连夜联名签名反对。而根据报道,“中华文化标志城”由六十九位两院院士和社会各界倡议。根据现在的情况看,这件事情无疑还得到了地方的大力推动。我还不知道这个“文化标志城”到底是倡议在先,推动在后,还是先有地方意愿,再去邀请两院院士和社会各界来倡议。总之,现在的情况是,山东方面有志在必上的势头,国内舆论一片反对之声。
很多人质疑这个以2004年价格计算需要投资三百亿人民币的工程是不是劳民伤财。我曾经以为这简直是操多了心——这么大的工程料必是有“投资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焉知论证之下不是一个“千秋伟业”、一个世代发财的项目呢?而且就算是政府投资,也应该由济宁或山东的人大和政协审议或协商去。我固然知道地方的人大和政协,未必能够制约得了地方党政领导的雄心壮志,但有什么办法?摊上横冲直撞的长官,你也只能自认倒霉。
但把孙淑义委员的大会发言一看,我就知道从经济上来讨论这个工程还是十分必要的。孙淑义委员“指出”(报道是这样说的):本世纪初这项工程就由中央和地方领导、院士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倡议,并立即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海内外同胞的热烈响应,现在专家也论证了,发改委也批准了,国家层面要在政策上支持,使之具有“法定性、惟一性和权威性”,成为国家文化庆典的法定场所,建设资金纳入国家预算,建立工程的国家指导协调机制,争取全党全社会和全世界华人的广泛支持。全国乃至全球中华儿女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戮力同心,共同参与”。
这活派得可真是科学。钱要国家出,地位要法定,还要“惟一性”,别的地方不许再搞。全球中华儿女,只能戮力贡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参与倡议的,不算有识之士;不热烈响应,大概都不算海内外同胞;如果要反对,估计就是“文化敌人”了。我见识过赵本山的小品,还没见识过这么忽悠人的。如果国家要上这样的项目,民众是非得出钱不可,但也还允许保留意见,至少也不能说对出钱有意见的就似乎成了“敌人”吧。
即使知道了山东方面的经费计划,我仍然认为,这个足以被称为旷世奇闻的工程,最荒诞的不是它要大家“戮力同心”去起大屋,而是“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个不知是个什么东西的鬼名称。据称,这个城要建成中国的“文化副都”、“圣城”、“朝圣地”。不管都也好,城也好,总得是人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白天空落落或者游客满地走,夜晚城门一锁空无一人的景点。这个“文化标志城”,是在一座叫九龙山的山上大兴土木,想必就是一个大型景点,不是人们生活的场所。联合国评世界文化遗产还特别强调遗产与生活现实的联系呢,中国现造一座“文化标志城”却要排斥人类生活,一堆物件摆在那儿,说这能标志“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也只配被它羞死。
世界上确有作为精神与文化圣地的城市,但都是在历史中伴随人类的生活累积而成,没有一座文化城是画图成圣的。何况“中华文化标志城”根本就不是一座城市,而只是一堆建筑。在某个地方造出一堆庞然大物,然后说,中国人没有朝圣的地方,现在有了,你们都要在这里朝圣。而拥有这庞然大物的地方,可以千秋万世,财源滚滚。
中华文化,原本要修辞立其诚的,生活中寻不到倒也罢了,弘扬起来,竟然落到这步田地,弄出孔教税、制国服、专利版的孔子标准像、“文化标志城”等怪物,唉……念头一起就在伪饰,臭不可闻。“文化标志城”,标志的不是文化,而是生意经。
【原载2008年3月12日《南方都市报》】
插图 / 李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