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看的电视新闻

2008-04-29 07:22
关键词:电视新闻细节信息

周 勇

传播要产生效果,除了信息本身,传播的方式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来说,传播方式的改进就是要增强可视性,做“好看的新闻”是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关键所在。

通俗化

深刻主题的浅近表达

自2007年5月2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出现了一个小板块《政策解读》,每次用一分钟左右的篇幅向观众解释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众多惠民政策的要点、意义。尽管形式还比较简单,但这个小板块的出现还是传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要让观众看明白易懂的新闻!

这本是电视新闻报道最起码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尤其在一些主题报道中却经常成为一个众人皆知而又屡见不鲜的问题。

语义模糊是造成观众难以理解新闻意义的重要原因。新闻信息的价值只有在产生效果之后才真正得以体现。换句话说,如果受众不能理解,再好的新闻也只能是一堆无效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事实上,很多时候,由于缺乏对新闻素材的必要整合和解释,一些原本有价值的新闻却让观众雾里看花、望而却步。

从记者、编辑的主观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没有解释。记者、编辑本身没有理解透要传播的新闻信息,只是照搬照抄些文件、报告或者有关单位发布的资料、情况介绍。以己之昏昏,又岂能使人之昭昭?

二是不善解释。记者或编辑本身理解了所要传播的新闻信息,却无法用有效的方式给受众解释清楚,特别是不善于运用背景信息。应当说,对于利用背景解释新闻的必要性,我们的记者、编辑是明白的,但问题在于,很多报道不能将背景与主体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以背景解释主体信息的目的,反而陷入为背景而背景、堆砌背景的怪圈,大量背景成为信息噪声,干扰了主体信息的传播。

三是不愿解释。新闻语义模糊的第三个原因是记者、编辑不愿解释。在他们看来,也许问题已经非常明确了,不值得再“画蛇添足”去解释一番。但他们恰恰没有考虑到新闻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职业传播者,记者、编辑手头掌握着大量有关某一新闻的信息,他们知道这些信息的关系、意义,而观众有多少具备这样的条件呢?

多为观众考虑一些,少一些自说自话,主题报道自然就会获得观众更多一些的理解和接受。

故事化

刚性主题的柔性表达

如何使受众对那些宏大主题产生兴趣?如何使他们不再一看到类似的节目就产生“又是宣传”的刻板印象?这需要传播的策略,需要把那些“刚性”的主题柔性化,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从而使观众产生了解的欲望。

那么,一个好的电视新闻故事应当具备哪些特质呢?

1. 好的故事是以“人”为灵魂的

对于受众来说,“人”总是新闻报道中最富感染力的因素之一。事件由“人”而引起,并围绕“人”展开,最终对“人”产生影响。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今年推出的系列报道《百姓纪事》中,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一些活生生的“人”:40年间六次搬家的河北省邯郸市离休人员胡宝善(《胡宝善的六次搬家》);爱攒公交月票的北京公交集团老职工姚振平(《小月票看大公交》);15年换了三本火车驾照的沈阳铁路局火车司机李刚(《李刚的三本火车驾照》)……正是这样一些人和他们的人生故事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比起那些空洞的概念,他们显得更加具体可感,因而也更加真实可信。

当然,产生这种效果的前提是,他们的人生故事是本身既有、由记者发现而不是导演出来的!导演的故事只能产生虚假的反效果,真实的人生才是感动人的根本。

2. 好的故事是以“情节”为主体的

如果说“人”是新闻故事的主角的话,那么,“情节”就是新闻故事的剧本。“人”演绎并推动“情节”,而“情节”给“人”提供行动的载体。“情节”的形成源于两方面的因素及其互动:一方面是作为新闻事件主体的“人”;另一方面是“人”所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在新闻故事中,“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最终以“情节”的方式表现出来。

因此,好的情节一般具有如下特质:新闻主角的代表性言语和行动;典型的时空环境;新闻主角的言行与典型环境之间的戏剧冲突。

在中央电视台为配合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拍摄的系列专题《岩松看香港》中,有一期节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返十年前直播点》。1997年,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中央电视台进行了72小时的直播,主持人白岩松曾经参与其中。十年后,他重走当年的直播点,重访当年见证了那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关键地标,以历史画面和现实画面相对,展现香港回归十年来的变化。这种典型的时空环境、人与环境的戏剧冲突非常好地承载了“十年记忆”这样一个主题。

3. 好的故事是以“细节”为血肉的

如果说情节搭建了故事的骨架,细节则为这些骨架附上了血肉,使其生动、鲜活。

一个精彩感人的新闻细节,胜过一大堆没有灵魂的事实和一长串空洞的形容词。那些乍看起来不引人注意的细微信息往往和新闻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通过象征、隐喻、暗示,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对新闻进行解读。没有了细节,故事就只能是漂亮文字的堆砌。

在一个电视新闻故事中,什么是合格的“细节”呢?

细节首先是可视的形象:细节不是概念,必须是直观可感的。细节折射事件的本质:细节虽然是一些微观信息,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好的细节能令人“见微知著”,从一个侧面窥见事物的本质。因此,在新闻故事中,细节的出现往往对主题起到暗示与折射的作用。细节往往是情节中的兴奋点,细节还表现为事件过程中的兴奋点,它们往往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视觉化

抽象主题的具象表达

视觉是电视传播的优势。与突发新闻事件相比,主题报道的事实性材料往往比较静态,情节冲突、场景气氛相对比较平淡,这就更要求我们在报道中善于构造视觉元素,用视觉化的表达方式来吸引观众。

1. 以现场为中心营造视觉冲击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来自现场的原生态信息无疑是最可信也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在现场”也往往成为电视媒体竞争的焦点。突发性新闻事件如此,主题报道更是如此!

在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岩松看日本》系列节目中,摄制组深入日本社会,通过实地采访拍摄给中国观众展示出一个具体、真实的日本。以《多元交织的二战史观》这期节目为例,记者分别在靖国神社、立命馆大学国际和平博物馆、鹿儿岛神风特攻队和平会馆进行采访,而这三个地点恰恰代表了日本社会对二战那段历史的不同态度,从而具体地展示出中日历史问题争端的复杂性。

2. 以品牌主持人和记者树立视觉标识

在电视传播中,主持人和记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一方面,他们是传播者;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形象又成为传播内容的一部分。对品牌主持人和记者而言,他们的亲和力是提高节目可视性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他们甚至成为节目的视觉标识。加大这种品牌效应可以有效地提升节目的影响力。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过去一 年多时间里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以名主持人、名记者为标识的节目,比如:崔永元——《我的长征》、《小崔会客》;白岩松——《岩松看日本》、《岩松看香港》;张泉灵——《重大直播前方记者》;柴静——《柴静“两会”观察》;李小萌——《小萌探维和》……这些符号性极强的节目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细节信息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订阅信息
细节取胜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