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文华
一、探索、实验的第一阶段
1、队员的基本情况
2、情况的说明:
2002年~2003年二次市比赛之间的训练期间,笔者有意识地选择了多套一攻战术打法,其中我队五一配的三轮三点攻,均有三四号位之间短平夹塞;短平、重叠,加上背传2号位的拉开,2号、3号位之间有交叉(即绕2绕3)加上4号位拉开,三轮二点攻时由接应二传后排2号位进攻,3号位快攻有近体,短平,拉三,背快,并时有2号位单脚背飞。从战术配套的数量来看,我队的打法多样性是参赛队中最多的。
3、统计的结果
比赛结束后,笔者将所有临场统计数汇总计算,大致情况如下:
4、统计的分析
通过上述数据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与笔者的设想大相径庭,在采用了多种一攻战术打法后,成功率有所下降,失误率明显上升。采用战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多打空网,单人拦网,但事实上事与愿违,空网率稍有上升,但面对单人拦网的概率反而下降,面对集体拦网的概率上升。
相反的结果肯定不是提倡战术多样化的错。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有从其它方面去找。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由于队员训练时间不够,基本技术达不到所设计战术要求,没有达到干扰、迷惑对方的拦网的目的,反而增加了自己的失误。因此笔者认为在接受业余训练平均4年左右的情况下,不宜采用过多复杂的战术训练,这可能是一种规律。笔者决定继续进行这个实验,进一步做一些探索。笔者以此为据,在接下来2003年下半年——2004年的训练中反其道而行之,干脆将一些二、三人之间的集体战术大胆舍去,专攻中间快球二边快速拉开的看似简单的打法,这个指导思想将作为下个训练年的原则,笔者认为这不是一种倒退,这是将战术思想与队员的实际情况紧密的结合,在提高了3号位快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向两边拉开的弧度,增加拉开的速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反而是一种进步。
二、探索、实验的第二阶段
经过近一年的训练,新的一攻战术打法从基本形成,到逐步熟练,其进展的速度,超过了笔者的预想,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简化了打法,将大量训练时间集中到看似简单的中间快、两边拉开的战术体系上。这种打法简而言之,即为3号位只打近体快、背快,连偶尔使用的背溜也舍去了,4号位只打长短两种平拉开,2号位打俗称06、08二种半高球,二点攻则改为较低的后排进攻:
1、队伍的基本情况:
与上一年相比,因毕业了二名队员,二名主力,但基本情况变化不大。
3、统计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传到位率基本相仿的情况下,战术简单化后一攻成功率明显提高,失误率明显下降,空网率稍有下降,但单人拦网率大幅上升,双人及三人拦网率下降,效果非常明显,这次的探索达到了笔者原先的预想。
三、结论与意见
通过两个阶段的研究,经过比较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青少年运动员因训练年限不足,基本技术掌握的尚不扎实,此不宜进行太多太复杂的成年队的战术。
2、中间快,二边拉开的打法看似简单,但只要达到相当的宽度与速度,在中学生阶段,对业余队来讲仍非常有效,并对其它不同层次的球队也有借鉴意义。
3、打法要结合队伍实际情况,打法多而不精,实效还不如少而精。夸张的比喻:一门百发百中的炮,好于百发一中的一百门炮。
4、一攻战术简单实用,看似影响队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实际上集中时间练精了基本战术,省下时间多练基本功,对今后在更高层次上的战术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