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奥运”与北京历史文化

2008-04-21 11:17刘耿生
北京档案 2008年3期
关键词:北京历史文化

刘耿生

北京受全世界之托,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是奥林匹克的光彩;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北京奥组委在奥运史上首次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将奥林匹克运动和北京历史文化完美、和谐地结合起来。

一、北京的“人文奥运”

“人文”出自《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句,“人文”与“文化”并出于此。同步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中对“人文奥运”的解释为:“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友谊;突出‘以人为本,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人文环境:遵循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以举办奥运会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以全国人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新颖、最具本次奥运会特色的口号,也是北京承办奥运会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和灵魂,它提出了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北京三千多年历史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融为一体,展示一届“和谐、交流与发展”的人文主题的奥运会,达到促进世界和平、友谊与进步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和未来的紧密关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歌颂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塑造和谐发展的人文舞台。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它历来以体育国际化著称于世,使奥林匹克运动从世界各地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这也正是北京历史文化对人文奥运的贡献。

二、北京“人文奥运”的历史背景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北京的历史文化最大特点是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自然地结合起来。即中国自古以来就信奉的“天人合一”理论,这一点,和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和:“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是不能同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一个完整的人。”

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研究北京文化,就必须了解北京历史,揭示北京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必然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北京历史文化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多姿多彩的世俗风情为北京历史文化的繁衍生息涂上了绚丽的色彩,它堆积起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反映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魅力和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庄重、典雅的文化品位。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优越的地势和温暖的气候,使它于七十万年前就在今日“北京周口店一带哺育着人类的祖先——中国猿人,亦称“北京人”,他们已会使用工具和火,开始向人类文明社会前进。一万八千多年前生活在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从生理上已进化成现代人,北京终于缔造了人类。

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在五千年前与炎帝展开“阪泉之战”,即在今日北京延庆县的上板泉村与下板泉村,黄帝第三代继承人颛顼到幽陵祭祀黄帝,幽陵即最早的北京地区。

公元前1045年,商代已在此建城,名“蓟”,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可资证明。2000年前北京为燕国都,燕太子丹与荆轲诀别即在北京西南。公元618年大运河北头到北京,北京成为大运河与长城交汇处,凸显北京位置之重要。

1153年金朝在此建“中都”,北京首次成为王朝首都。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并建新城,北京开始成为全中国首都。1403年明成祖改大都为“北京”,1421年建成北京城,乃北京之由来,其城市格局沿用至今;1644年清王朝定都北京,改名“京师”;1912年中华民国曾在北京建都,1928年迁都南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

北京是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遍布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北京城的一山一石,一楼一宇,都蕴含着令人久久不忍离去的历史典故或优美传说,北京城亦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物化载体,远方客人来到北京,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享受,是陶冶自己文化情操的一次难得的机会。是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欣赏中国优雅风情的一个绝佳圣地。

北京举办人文奥运有它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的名胜古迹,有一千余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六项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八达岭长城、故宫、十三陵地下宫殿、颐和园和天坛。北京古迹之多、山水之胜、园林之美,那宽阔笔直的大街胡同、辉煌威严的门楼牌坊、宏伟壮观的宫殿城门,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诉说那遥远、漫长的历史故事,北京孕育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叹为观止的文化现象,它犹如一座丰富的文化宝藏,无穷无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北京举办人文奥运将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的北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北京奥运将使东西方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交融,实现“从雅典到北京,中国人将把东西方文化融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展现北京人文奥运所独有的文化特色,使“人文奥运”火炬光芒四射。东方文化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和西方文化遥相对应的存在态势,无疑是北京“人文奥运”的巨大优势和深远背景,使北京历史文化向全球展示其魅力,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以其充满个性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届时一个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蓬勃发展的新北京,以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将为世界奉献一届与众不同的新奥运,为奥林匹克运动在新世纪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促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三、北京历史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

和人文奥运关系最为直观的是北京城的建筑文化,它是一曲固化的乐章。

北京的建筑文化乃中华文明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发明创造以及五千年文明结晶,不愧为东方明珠,世界城建史上的经典之作,称其为世界各国首都中的精品,当之无愧。北京城的设计思想在七百多年前是以专制主义皇权至高无上为指导原则。特征是深宫密封、街市开放。以元大都的布局为基础,至今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尚保留着七百多年前城市规划的街道建筑布局,世上仅见。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中心独具匠心地设在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北京的中轴线是封建王朝为体现皇权至尊而设计的首都建筑主要的文脉,是北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最为神圣的结合。

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贯穿正阳门、天安门、故宫三大殿、景山、钟鼓楼、北至奥林匹克国家体育场,其建筑和空间严格对称,遥遥相对,以天安门为中心,体现“前朝后市,左宗右社”的城市精髓,是古今中外城市建筑中一条优雅的艺术轴条。

在中轴线北端举办奥运会,尤其源于古希腊的马拉松比赛,起跑自天安门广场,终点在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一中一西,一古一今,当马拉松比赛进行时,各国运动员奔跑在中轴线上。给人的感觉是,中轴线仿佛从历史延续到现在,又从现在伸向未来。中轴线不仅统领了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而且其控制作用由此向四周放射,使北京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既多样化,又浑然一体的风格,各国运动员跑过了沿途一个又一个景点,向胜利冲刺,他们和中轴线一起,使北京城走向无尽的自然,这是北京历史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无瑕的结合,充分展现了人文奥运的伟大襟怀。

北京的历史文化,很主要一点是以皇家文化为中心,在城建文化中,和中轴线密不可分的,也是马拉松比赛各国选手起跑的地方,是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清皇宫,北京城中之城,其设计规划之传统、建筑艺术之精湛,现存规模之浩大,布局气势之恢宏,皆举世罕见,无与伦比。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据说“三垣”位于北天中央,分别称为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故宫依此设计,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象征“三垣”高居中天,永恒不变。内廷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继“三垣”之后,东西六宫象征12颗星辰。蕴含着象天法地、敬天法祖的皇家传统。从大明门到景山内万岁山为2500米,从大明门到太和殿中心为1545米,二者比率0.618,正合黄金分割率,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皇家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精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历史文化的走向。

引以全中华民族,尤其北京人自豪的,是和北京城建文化日月同辉的园林文化。北京的园林,即有皇家气派,神圣威严;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琴瑟搭配,情趣天成,寓情寓景,大大小小园林庭院、湖光山色,像珍珠般落散在北京这个玉盘上。

北京园林远在八百多年前金代明昌年间就形成了“燕京八景”,清乾隆帝亲笔勤石御题:琼岛春荫、太液秋风、金台夕照、蓟门烟树、玉泉趵突、西山晴雪、居庸叠翠和卢沟晓月。只要看一看这充满人文格调的名称。就会让人有无穷的神往,这是北京历史文化最妩媚的神韵。

明代北京城内的“九坛八庙”,仿佛几座巨大的石柱,支撑起了高贵的帝都,最巧夺天工的是天坛。踏进巍峨的祈年殿,宛如置身于奥秘的穹宇之中,仰视殿顶中心藻井,细木雕刻的游龙飞凤破云欲出;向南登上圜丘极目四望,茫茫云天,仿佛升入太空,这就是北京历史,这就是北京文化。

从辽金开始就在北京西山营建皇家园林,到清代形成大规模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特区,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和畅春园。清廷礼制繁杂,帝王每年来此除为避暑休闲,也用于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举行宴集、礼佛祀祖等政治活动,而又避免多余礼制的理想场所。“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依山傍水、气势壮观、庄重华贵、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它j们继承、融合并发展了我国大江南北各种类型园林艺术经典的成就,在中国园林艺术乃至世界园林艺术中都独领风骚。

在北京皇城四周,密布着不胜枚举的胡同和王府、官邸、名人故居及寻常百姓居住的四合院,那曲折幽深的小胡同,温馨美丽的四合院,构成了北京平民文化的园地。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只要看一看北京胡同的名称,即美不胜收:江河湖海、山川日月、花草树木、名人神祗,胡同和四合院文化至今仍在散发着北京历史的芬芳。

北京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就是从胡同中的四合院派生出来的,四合院在高大的槐树、榆树、枣树、杨树的绿荫掩映之下,北京人多喜欢在院中四角种上丁香树,取“紫气东来”之意。大门内的影壁上用砖雕或木雕艺术图案装饰,中间是雕刻的“福”字。每当“绿肥红瘦”的晚春,四合院中沉浸在若有若无的微微枣花香中,淑气清新:而北京的金秋,四合院内晚香玉含着累累花苞,一到夜静,满室幽香,袭人衣袂,令人颇有“夜深只恐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感。

四合院成就了北京人生活的优雅环境,又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和文化源地,对北京人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而微妙的影响。四合院其建筑形式、结构和格局所形成的文化气氛,给人的和平、安详、幸福,使北京人热爱生活。向往天伦之乐。还有那不可或缺的门联,除了有祈盼平安、吉祥的内容,多为提醒、规劝家人后代的格言家训,往往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或劝治学之道,风雅备至,令人品赏,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并以工整道劲的书法恭书,显示了这家主人的身份、地位、情趣以及志向。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殿堂。

北京城总是在他的古老建筑中散发着他尊贵和雍容之气,笼罩着天空,星空下回荡着是那股永不会消失的磅然大气。有一位美国学者走入天安门城门洞时说:“我几乎情不自禁地要跪下了。”另有一位外国学者说:“我们国家可以仿造一座天坛,但它四周的千年古树是不可能仿造的。”北京古都那高贵的文化氛围,惟北京独有,也是不可仿造的。

北京历史文化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各支系的文化,乃至一些世界文化,在北京城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北京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和面不同”最具体的表现。

四、北京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历史文化的全部遗产实则都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水乳交织在一起的,物质产品中体现着精神文化,精神产品中融入物质文化。

以北京老字号为例,仅其典雅隽永的店名。便令人神往、驻足品味,可知其蕴含的北京历史文化之醇冽,药店名“西鹤年堂”(祝患者服本店药后鹤发童颜)、“同仁堂”(“同修仁德”),饮食文化中的饭馆之名,更令人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品其店名如品其佳肴美味,让你垂涎欲滴:“来今雨轩”、“鸿宾楼”、“萃华楼”、“仿膳”、“全聚德”;食品店名“稻香村”、“月盛斋”。此外,文化用品店号名“槐荫山房”、“博古斋”、“一得阁”、“荣宝斋”,书店则冠以“肄雅堂”、“松筠阁”、“邃雅斋”……

北京老字号的产品,亦集中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几千年智慧与文化,令人在享用前,先欣赏其充满艺术魅力的名称,中药“安宫牛黄”、“乌鸡白凤”、“通宣理肺”、“羚翘解毒”;饭馆炒菜则“芙蓉鸡片”、“琵琶大虾”、“宫保鸡丁”、“乌龙戏珠”……让顾客从精神到物质皆流连忘返,魂牵梦莹。

北京不少老字号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如“六必居酱园”、“都一处烧麦馆”、“柳泉居饭店”等等。这是北京饮食文化中十分独具一格的特色。

北京老字号能历几百年而长盛不衰。屹立于今日市场,还因为它信奉中华民族讲“诚信”的美德,同仁堂始终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及“尊古不泥古、继承不失宗”作为店训门规,走的是“跬步”,成的是“大器”,它们在北京历史文化乃至北京经济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可歌可泣的里程碑,铸成了一段感人至甚的北京道德文化。

北京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重要一个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宗教文化,从古至今,我国的原始宗教、民间宗教,以及土生土长的道教,都在北京这块沃土上繁衍和发展,尤其自元、明、清至今,北京成为全国宗教的中心,北京宗教文化不仅具有历史发展的完整脉络,而且是中外宗教互相吸纳与融合的典范,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及道教相继传人北京,并形成具有北京文化色彩的宗教艺术。

中国艺术珍品中的珍品——京剧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曲调流丽悠远。听之足以荡人;它的武打激扬豪迈,血气为之动荡,真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使北京历史文化中戏曲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此外,北京的档案文化、图书文化、名人文化、高校文化、曲艺文化、小吃文化等等,构成的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柱,届时全人类都将看到,北京城呈现出超迈汉唐盛世的辉煌巨制,泱泱人文大国的仁厚遗风遗韵、民风民情,北京人不愧体坛楷模,必将永远与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联在一起,共铭于世界奥运的历史丰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北京历史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京的河
新历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