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移动通信系统探析

2008-04-16 08:26
总裁 2008年11期

姚 瑞

摘 要: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能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分析了现有UTRAN的缺点,提出了UTRAN的演进方向。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UTRAN;RNC

1 现有UTRAN的缺点

(1)Iub接口帧协议同步和无线帧调度。Iub口的FP帧传送DCH和CCH信道的TBS,Iur接口FP帧传送DCH的TBS和CCH的SDU。在Iub/Iur FP帧的传送中,引入的延迟和延迟抖动。为了控制延迟和延迟抖动,采用发送DL/UL Synchronization和Timing Adjustment等方法。

但是目前延迟和延迟抖动的控制和用户的业务无关,这样即使在业务可以忍受高延迟的情况下,Iub接口的延迟/延迟抖动控制也很严格,限制了Iub/Iur口的带宽利用率的提高。

在Iub/Iur的传输承载使用前,必须经过DL/UL Synchronization过程,这样增加了呼叫建立过程的时延。

(2)RLC层重传。目前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结构中,RLC层在SRNC实现,这样Iub/Iur的传输时延造成了RLC层重传时延的加大。HSDPA将部分重传机制在Node B侧实现,提供了NRT高速下行,但是对RLC层的重传机制没有改进。

(3)外环功控。目前外环功控在SRNC实现,外环功率的控制帧在Iur/Iub上传送,这样外环SIRtaget的调整速度也受到Iur/Iub时延的影响。

(4)RRC和NBAP过程。在有关同步重配置的过程中,需要UTRAN和UE在某一CFN时刻同时启用新配置。在通知给UE的命令中,由于RRC信令消息量较大,且信令信道速率低(1.7/3.4/13.6),以及有可能存在SRNC到UE重传,因此存在信令交互时间。RNC需要NBAP过程启动Node B侧的新配置,NBAP交互需要时间。因此在确定激活时间时,需要考虑到这两个过程的完成时间,使得过程变慢,影响了UTRAN侧的性能。

(5)RNC的抗毁性。由于UTRAN以RNC为中心节点,RNC功能过于强大,因此当RNC瘫痪后,直接造成相关区域内不能提供业务。

2 UTRAN的演进方向

2.1 功能在Node B/RNC重新划分的演进方向

将RNC侧的功能下放到Node B,Node B升级为Node B+;1个RNC转变为一组RNG。Iub口消失,Iur接口变为Node B+之间的接口。

在这种演进方向中,RNG和Node B的功能各有不同。

(1)RNG控制面承载如下功能:

①信令网关功能。当UE在Node B+间切换时,作为RANAP连接的锚点(保持不动)。终结部分RANAP信令连接:信令连接的建立与释放;无连接消息的解释;无连接RANAP消息的处理;中继寻呼到相关Node B+;②在Node B+之间重定位时,充当CN角色;③用户面控制④dNode B+以及R99/4/5RNC的Iur信令网关;RNG业务面承载如下功能:

①在重定位过程中,用户面业务流的切换;②在Node B+和SGSN之间中继GTP包;③用户面Iur接口的互操作。(2)Node B+终结所有的无线协议(L1/L2/L3)。

Node B控制面功能:

①a控制UE;②b终结RANAP连接,处理面向连接的RANAP协议;③c控制/终结 RRC连接;④d控制相关用户面连接初始化;Node B用户面功能:

①PDCP/RLC/MAC的功能;②宏分集功能(TD-SCDMA系统不需要)。

2.2 RNC功能划分为RCS/UPS的演进方向

在这种演进方向中,将RNC划分为处理用户面的UPS、处理控制面的RCS两部分。Node B的功能保持不变。Iur-C/Iu-C终结在RCS,Iur-U/Iu-U终结在UPS。RCS和UPS之间的控制接口为Iui。

(1)RCS的功能:

①无线资源管理;②UE的确认/定位;③移动性管理;④呼叫控制/会话管理;⑤完整性,安全,鉴权;⑥用户面控制。

(2)UPS的功能:

①根据要求的Qos,传递用户数据;②根据RCS的命令,完成无线承载到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的映射。

2.3 智能Node B/RAN Server的演进方向

结合前面的两个方案,提出一种新方案。

Node B承载了用户面的功能,变为智能Node B,RNC仅承载控制面功能,变为RAN Server。从CN网来的控制流终结在RAN Server,而从CN网来的业务流终结在智能Node B。

(1)RAN Server的功能:除了取消了用户面处理外,RAN Server的功能同以前的RNC功能类似。RAN Server通过Iui接口控制着小范围的移动性管理(寻呼、智能NodeB之间的重定位等)

(2)智能Node B的功能:在前Node B的基础上,增加了前RNC具有的用户面功能、小区相关的无线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