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衢
钱财之事,做精了皆是神通,做细了俱为资深;银行之事,做透了皆是学问,做通了俱为艺术。当人、财相聚,故事就精彩;当风险与竞争临头,经营就需同技法结伴。经营实为一种诀窍,深含着思想与技法,这种赚钱能力并不都来自书本,它与市场贯通,在实践中提炼创新,才有不败的生命。经营充满着技法,既是权力的表现方法,也是管理的心灵艺术,更是思想的自我飞越。
让分行“赴京赶考”
我从当市行行长开始,每年年初有一件事不放手,就是听取各支行的年度财务汇报。我在浙江、广东任省行行长的几年,同样听取各家二级分行汇报,审核年度工作安排。表面上看,是围绕着财务经营计划指标,其实我的用心远不在财务,因为财务仅是指标,比指标更重要的是措施,经营之要义在于措施是否得当,而措施则来自于上下协同的认识和步调,这是个抓手。
每年下达财务计划都要作难人,中途变动因素也多。上面总希望把指标定得高一些,让下面跳一跳正好够得着,挖出最大的潜力;下面总希望把指标定得低一些,有个保险系数,哪怕多完成也算是超额的成果,体现自己奋斗的成绩,图个好形象并得到加分。上面总有充足理由把计划分下去,下面总能超额完成任务。上面算的是大账,总管着小账,不行的话就改一改权重系数,像是如来佛;下面算的是细账,总能找到大账不切实之处,像是个孙悟空。年初叫难年底报喜,年年轮回。其实,当领导者仅着眼于让分行接受指标,还仅是如来佛戏弄孙悟空之易,显示的是权力与指令;只有当领导者着眼于让分行增强竞争力,才有精心谋划应对市场之难,显示的才是关爱与鼓劲。只要努力经营,哪会不冒利润?必须引入市场竞争力的大目标,让市场的压力来替代上级的压力,把双方的着眼点从指标之争转移到市场竞争。
出于这样的思考,我总是抓住沟通这一环节不放,每年不厌其烦地抓经营工作汇报。要求二级分行汇报五项内容:简述上年的工作情况,分析当地的经济金融状况、本行市场地位与优劣势,本年度工作目标和经营指标,制订的依据及主要措施,以及对上级行的要求。二级分行班子及主要的业务科长约有十余人,省行班子与处长全部参加,一家分行半天,汇报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提问、解答,十分紧张又活跃,面对面地沟通、建议、指导,透明度大,最后由我总结并提出要求。这可称之为两级会审,审议汇报内容、确认财务指标、确定经营方向及措施,认定了就照此执行和检查。整个过程检验着分行班子的能力,识别着行长及管理干部们的素质、思路和水平,使省行得以全面了解情况、当面解决问题并明确经营要点,使两级行高度统一了认识,犹如经历一场培训般得到经验和启示。
这样做对二级分行的触动极大,在各方专家和领导面前,一切都被解剖得清晰、真实而无法躲藏,一切都需现场应答而无法拖延,一切都在考验管理基础而无法推诿,被称之为“赴京赶考”。尽管会前作了详尽的准备或演示,汇报提纲已经烂熟,行长们几乎把每项业务都了解清楚了,每一笔账都反复算对核准,副行长、科长们也都作了精心准备,不敢怠慢,但仍担心经不起上级行家的挑剔,指标更不敢弄虚作假,否则能过关吗?这种汇报的意义就在于过程,迫使行长们真正全面地去了解、掌握本行的经营情况,搞透财务经营,粗放变精细,外行变内行,办法就有了。
在这种场合下分行上报的财务指标一定高于省分行的预算,因为如果报低了,丢脸不用说,且很难应对省行专业处长们的计算,只能落败而归;如果指标报高了,我就会主动地提示他估算的错误,实事求是降一块,他们深为感动。会后,二级行落实指标的自觉性很强,每个月都在算账,一旦发现问题尽快补救。第一年汇报时战战兢兢,但第二年汇报就截然不同,他们早早作了安排,有的分行更自信地提出了阶段性的发展指标,没有人讨价还价,个个拼命向上。不少分行都学着用同样的办法让支行汇报,使经营机制往下延伸,当然做得更细,会涉及每一笔贷款本息状况,每一户存款情况,支行行长也会非常努力地按月控制经营计划的执行。几年下来就成了经营行家里手,广东许多分支行行长都能条理清楚地讲出经营状况,就是这种机制所促成的。
算账是进入市场的经营武器
中国许多银行的管理者,懂业务精于作业管理的不少,懂财务善于经营核算的却不多,业务财务皮肉分离总贴不紧。他们对业务发展的冲动更大于对收获利润的冲动,对业务规模的追求更大于对成本管理的追求,始终是银行经营之憾事,也是旧体制遗留的悲伤,近几年来改善得十分艰难。
当行长与专业管理者们接触不到机构、产品、人力成本的精细管理,也就感受不到成本控制,自然不懂算账、不善算账,更不能贯通其中。因此,当你与他算账的时候,即刻就被你列举的财务关系弄懵了。例如,那些年我在很多分行说,新增1亿元贷款只能得到100万元利润,清收100万元呆账不就等价于增量贷款吗?在不少地区,放贷不比清收容易且风险更大,清收成为更重要的自救途径,多清收几万元,就等于这个员工多创造了利润。这样说,就在于鼓励不良资产多的分行通过清收来改善经营状况,这么简单的算法所揭示的道理,却有很多人从未思考过。揽存100万元、贷款10O万元、清收1万元呆账、营收中间业务1万元之间的共同点在哪里?当你揭示其财务价值,更指出其中经营难度和风险程度有异的时候,才会思索如何运用其相同、相异之关系,巧用经营技法。这个道理我在许多分行重复地阐述过,告诉大家要会算账,只要把握价值就有了最基本的经营观,去实现经营指标创造收益。
人们对算账常常望而却步,因而首要的是要把当事者逼进经营之门,亲历其境比啃读书本更快弄得明白。如上篇所述,采取由二级分行行长汇报经营财务的方法,就是将他们逼上梁山。这样在事前,行长们不得不亲自对所有经营事项作深入了解测算,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个学习掌握的过程;在事后,必须每月都核对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核查到所有业务细目,特别是信贷客户,哪一户收息多少都影响总收入,行长们岂会不关心各方的细节与信息?如果某项收入短缺,势必要增加其他收入或压减成本去弥补。这是个实践的过程,逼得他们事事融入经营活动,日日思考磨练技法,岂有不长进之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算账是一项提高管理素质最有效的方法。以往每次我去分行,都会询问财务情况,出于两个目的:一是考察这个领导者的财务观念,其实就是经营理念。有算账意识的才会是经营到位的,你稍作指点,他便灵犀相通,一来一往当然投机,反之很费劲,财务之言不便说白,自然半句多。二是促使基层行长们加强财务技能的学习提高。汇报当然有压力,一个分支行行长准备财务汇报的过程,是深入领会释疑的过程,回答好上级对财务问题的挑剔并不容易,它涉及所有的业务渠道和经营方面,倘若缺少基本功,常会说不清道不明在现场失态。领导者的财务素质和算账能力是一种经营形象和榜样,下属跟不上,前景总不妙。
从算财务账引申开去,银行的经营者当自觉地掌握算账的技能,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第一,算大账、细账,不算小账、死账。在确定区域经营政策的时候算的是大账,不能算各自的小账,而执行中要讲究因地制宜。“一刀切”貌似公平,实为形而上学,而算小账将扭曲业务方向,最终伤害了本身的竞争力。对大客户而言,营销各类业务也得统算大账,有主有次,有得有舍,既有忧患,又确保银行最大的经营利益。内部核算上要算细账而不算死账,例如工行对数据运行成本核算定价,看来只收取每笔业务费8分钱,收取每个账户费1元钱,却促使分行主动压缩数千万户无效账户,体现出杠杆效应。对新产品开发、新业务的投入不能算死账,否则会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第二,不时地算算基础资源是否与业务、利润结构适配。领导者的经营责任就是要确保所使用的各类资源能获取最大的效率,资源配置合理了,经营战略方不成空谈,反之,工作目标必受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调整好人员、机构布局依然是银行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不要因为其难度大而不敢触动,不要因为表面平静而不愿启动,参照先进银行的经营模式,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大胆行动吧!差距展示着经营方向,事在人为,早行动者自主动。
第三,估算自己工作的精力是否用在重点市场上。用最多的精力关注最重要的市场,这是经营所迫、效益驱动,领导关注之处总会更好、更顺,问题得以及时解决。重要市场的问题总是最新最急的问题,次要市场的问题多是常态的问题,精力是有限的,不妨常作反省:耗费的精力是否得到了市场的回报?
许多分行行长都怕我算账,也喜欢学我算账。其实,算账只是分析事物的一把钥匙,它使人善于比较,在对比之中作出评价,在评价之后作出选择,断定差距,取其更优,有所为有所不为。
排名的魔法
人们都很在乎排名,因为排名是同类之间的比较,事关名声,也是对现实状态所作评价的结论。排名具有一种魔法:一匹黑马扬鞭上去,即刻打乱了原先的秩序,它跨越得越多波及面越大。这种气息深深地压迫着人们的胸腔,内生出不安的情绪,感受到无形的压力,随之紧张地研究思考起来。
也许你会说考核事关切身利益,人们当然会计较排名,可不属于考核类的排名同样发挥作用,因为排名散发出一种机制的魔力。记得我在广东分行任职时,为了分析经营机构的状态,曾将所属220多个支行按照6项指标自然排序列表,按季公布。我走到哪个支行,只需查阅或让支行行长报出支行各类排序,就清楚地显示出这个行的管理规模和状态等级,像编码般一目了然;而支行行长也十分清楚自己的水准,会一五一十地汇报自己的经营位次、变动和工作情况,上下定位都准确,工作指导自然不会误诊走调。最使我受触动的是,支行行长们十分计较位次的变动,上升者以此为荣,下滑者焦虑寻因,似乎上行是先进而下滑就是退步,出现争先恐后的景象。原先设计排序的指导思想,只是了让大家知己知彼能了解情况,使管理部门能对症下药,却收获了分支行奋起竞争的机制,这是我未所料及也是求之不得的。例如有10%的机构跳跃提升了十几位,几乎就将所有机构原有的位次后移,引得其他众多支行行长坐立不安——哪怕不求进步,也总不能退步吧?这正是排名机制的奥秘。一般情况下,各项经营因素总会催生出黑马跃起,搅得不宁静、坐不住、很热闹,人们盯着排行榜,既想赶别人,又担心着被超越,谁都早早地等待或催问季度列表的公布。一旦公布,支行班子常会分析指标或寻找差距,制订措施并确定下一个赶超的新目标——你不超越别人,就会被人赶上。上级行坐观其争,引导其上,不用扬鞭便把200多个支行的经营氛围调动了起来,这是一种内生的竞争机制,是管理的活力。
应当指出,排名有内外之分,系统内部排名不等同于外部市场排名,财务指标排名更不等同于竞争力排名。一家银行机构的内部排名,是在同一个制度下比经营、比潜力、比效率,只是表明财务与经营管理能力上的差距,由于各自处在不同的经济区域,无法比较经营规模、业务和客户的合理性,也说明不了竞争力。人们不会说此省市的工行比彼省市的工行强,只有在同一地区、相同环境下银行之间才较量着经营力高下。当下的大银行在全国的布局中,东部、中部、西部的宏观经济环境基本确定了机构在内部经营管理中的位次,少有黑马跃起,这种差距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内部的排名更重在鉴定经营状况,也容易滋长保守的心态。
既然增强市场竞争力是银行日益期望的重要目标,就不能只是说教,必须将其纳入考核,作为重要内容来补充和校验分行的经营状态。外部的排名就是社会竞争力的名片,就是社会对一家银行的解读,一旦忽视就会减弱竞争机制。例如,有些分行早已在当地同业之中落伍,竞争力衰落,退缩过快却无人察觉或反映,分行行长们自赏着系统内未变的排名,犹如南郭先生般安然度日。正如IBM前总裁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十分肯定地说:“人们只会做你检查的,而不会做你期望的。”谁都明白,在当地争强不容易,那可是真本事,超越别人必须有过人之招。我对一些分行行长说:当地的排位更重要,对管理的影响力更大,千万别小看。别以为系统内排名靠前就行,那只是一纸文件,别无再多的意义。可你们天天在当地经营,竞争力不强就抬不起头,口碑差受压抑营销更难,天天受气必人心涣散,队伍没有士气能带好吗?这种状况才是最可悲的。地区竞争力下降不正有你领导的责任吗?别当鸵鸟,以为能瞒得住员工。
内部考核排名不足以表明经营力、竞争力,而市场的排名始终是首要的标志。银行上市后进入了国际大市场,随之引入了多种鉴定核查的体系,有按照资本金或资产额排名、按照利润或营业收入排名、按照市值排名等比较机制,激励着银行摩拳擦掌一争高下。但是区域内不同银行机构之间怎么比较?用怎样的考核排名来鉴别和激励其经营?这个课题当尽快解决,只要列入地区竞争力的考核,排名必定会施展其魔法,逼得机构奋进。(作者为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摘自2008年第1期《现代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