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天中午,我在大街上闲逛,不一会儿,渴得嗓子冒烟,我从口袋里摸出张20元钱,准备买根冰棍。这张钱摸上去感觉异样,没有真钱那种质感。定睛细看,让我大吃一惊:假钞!怎么办呢?是把它撕碎扔掉,还是装瞎作假?撕碎很简单,手动一下就搞定;用假钞蒙人?我可从来没干过那种事!万一被人发现,当众揭穿,脸往哪儿搁?我的脸皮薄得很!可我也是受害者,凭什么不明不白让我吃亏!
两种想法就像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在我的心里进行着激烈搏斗,无论谁胜利,都将取得对我的领导权。无奈,补回20元钱的损失这个意念实在强大,打倒了“撕碎扔掉”一方,于是我决定损人利己。拿定主意后,花几分钟时间把自己掩饰得若无其事,然后走到附近的小店柜台前。
“老板,来两根‘扭一扭!”我故作大声。
“扭一扭”可是我平时舍不得吃的高档冰棍,两块五一根呢,但愿老板“有眼无珠”!冰棍到手,我将钱递了过去,内心像有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老板接过钱就习惯性地丢到抽屉里找零,我正要把心放肚子里,突然,他的眼睛死死地盯上了它,我的心又“腾”地提到嗓子眼。“我怕这是假钞,给我换一张行吗?”虽是商量口气,神情却不容我拒绝。“什么?假的?”我提高了嗓门,装得一脸无辜,“哪个缺德鬼给我的假钱!”我捏着假钱,在眼前晃了晃,边检查边骂,以免被他看穿我的预谋。然后乖乖地拿出真钱,拎着两根冰棍,攥着假钱灰溜溜地跑了。嘴里吮吸的“扭一扭”一点味儿也没有。
别气馁,换个目标,总有不识假钱的!我安慰了自己一番。听说把钱揉得皱皱的、脏脏的,像在无数人手里辗转过一样,会达到混淆真假的效果。我如法炮制,手心的汗、灰尘都贡献给了原本干净的假钱。哈,这应该能给老板辨别真假钱制造障碍吧。
瞄准一家溜溜球商店,进去,刚把钱递上去,还没来得及惴惴不安,老板一下子就显示出慧眼识真假的本事,把可怜的假钱捏在手里瞟了一眼,便微笑着还给了我。我只好用5元真钞替换掉假钞买了溜溜球,故伎重演,依旧是一脸无辜,一通谩骂。
仍不甘心,我在文具店做了最后的尝试,结果这该死的假钱又让我牺牲了10元真钞。
望着手里不得不用20元真钞买来的没用的溜溜球、多余的文具,回味着五味杂陈的“扭一扭”,刚要再次痛骂那个使假钱让我吃亏的人,又猛然发现自己也是使假钱的。于是,三下两下把它撕碎,撒到空中,忿忿自语:假钞,见鬼去吧!
俞柏林把他使假钱前后损人利己的“龌龊”心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真实地展示出来了。在读最后一句前,这篇文章的格调是不高的,结尾撕碎假钞让它见鬼一笔,使文章顿显格调。这应该是作者在构思上的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