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2008-03-25 01:07吴长青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智慧读书情感

吴长青

【误区点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 也就是强调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 说真话,抒真情 ” 。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篇优秀的文章,是能把读者的感情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的。

中考作文在情感的表达上常见的毛病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假”。没有经历过的事,不可能发生的事,胡编乱造出来,读者一看就觉得不可信,脱离生活的实际。

二、“粗”。只有粗线条的叙述,缺少实在的细节,怎能感人?

三、“空”。空洞的抒情和议论,读之厌倦苍白。

【题目在线】

读美国诗人埃米莉·迪金森《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也没有任何骏马/能像一页欢跃的诗篇/最贫穷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行/而不必被迫为通行纳税/这运载人类灵魂的马车/是多么节俭朴素

【失误文举例】

我的读书观

周清雪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提到读书,有些人会毫不犹豫地说:“读书苦啊!”是的,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幼儿园读到大学,它需要动脑,还要有毅力。(开头从别人的看法说起,从反面切入,固无不可,但对演讲词来说,却没有取得先声夺人的戏剧性效果,显得平淡了一点。)

可我觉得读书很有乐趣,因为书是人类的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更能为人类扬起科学的风帆,载着我们驶向科学的彼岸。读好一本书就像交好一个朋友。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食物一样,爱不释手。我曾经多少次抱着书,不知不觉睡着,也曾经多少次丢下小伙伴们,一个人静静地沉浸于书的海洋,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读到高兴处,我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神情,绽开舒心的笑容;读到悲伤处,我便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伤心不已,流下同情的眼泪;读到幽默处,我常常禁不住开怀大笑,觉得妙不可言;读到优美的句子,我会动笔摘录,细细品味;读到奥妙处,我总会皱起眉头冥思苦想。书既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我,像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面对面交谈。(从自身经历说起,谈读书的乐趣,表明了自己的读书观。作为一般的文章,这样处理完全可以;作为演讲词,选材平淡,不能有效地吸引听者;结构的安排也没能从几个方面展开,不能把情感充分地灌注。)

我爱读书,书给了我知识和智慧,也给了我力量和勇气。《雷锋日记》让我懂得人活着更多的是为别人着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读了《闪光的道理》这本书,我知道张海迪阿姨的成长故事,她身残志坚,坚强的学习精神令人敬佩;看了《大地的儿子——周恩来》我明白读书为了什么,决心要像周恩来爷爷那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里还是从自己的体会说起,列举了《雷锋日记》、《闪光的道理》以及《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等给自己的精神力量,但这里的举例不太合适,这些书未免旧了点,可以换成体现新时代气息的书籍。)

这里是万花筒,这里是大观园,这里的生活五彩缤纷,这里的世界色彩斑谰。同学们,让我们脚踏实地,一起步入书的海洋吧!(先用四个排比句,后用祈使句发出号召,很有鼓动力量。)

谢谢大家。

【升格指导】

这篇演讲词存在的问题其实归结到一点,就是情感没有处理好,可以从情感这个角度考虑升格,具体说来:

一、选材时,情感要倾注。

作者的情感倾向决定着选择材料的角度,影响着加工材料达到的深度。本文应该从对读书的热爱的角度,选择自己读书的经历和体会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加工。这样,修改的时候可以考虑材料的充实,还要增加自己读书感悟的例子,可以考虑材料的角度的变化,比如可以从“求知”、“求索”、“精神享受”三个角度谈读书的好处。

二、结构中,情感要流动。

情感应如一条纽带,贯穿于演讲的首尾。作者的情感流动,会影响文稿如何起笔,如何安排线索,如何组合段落,如何收尾。比如开头可以讲故事,可以设问,可以引用名人名言等。中间每段可以设计中心句,比如“读书是求知”、“读书是求索”、“读书是精神享受”,这样听众更容易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三、词句里,情感要闪烁。

要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就应该从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多方面对语言的风格进行把握,要融入鲜明的情感,让情感在字句里闪烁跳跃。比如原文中“书给了我知识和智慧”,如果用排比句这样表达:“读书,可以实现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也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更可以净化心灵,使灵魂得到升华”,这样就更有艺术感染力。

【升格佳作】

读书,真好

周清雪

你要问我做什么最快乐?我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读书!

让我们看看著名学者马考雷的回答:“即使有人提出,只要我不再读书,就可以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身居王宫,享受珍馐佳肴,拥有车马万乘,华服贵饰,侍卫随从,前呼后拥,我也决不答应。我宁愿做一个穷汉子,挤在一间窄小却富有书籍的阁楼上,也不愿当不读书的国王。”

读书真有这般快乐吗?是的,读书,真好!

读书是求知。读书就要有所知,有所得,有所获。书是人类的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更能为人类扬起科学的风帆,载着我们驶向科学的彼岸。读好一本书就像交好一个朋友。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食物一样,爱不释手。我曾经多少次抱着书,不知不觉睡着了,也曾经多少次丢下小伙伴们,一个人静静地沉浸于书的海洋,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读到高兴处,我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神情,绽开舒心的笑容;读到悲伤处,我便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伤心不已,流下同情的眼泪;读到幽默处,我常常禁不住开怀大笑,觉得妙不可言;读到优美的句子,我会动笔摘录,细细品味;读到奥妙处,我总会皱起眉头冥思苦想。书既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我,又像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面对面交谈。

读书是求索。 读书,我目睹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威风凛凛;体会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记》,让我认识到真善美、假恶丑的真谛;领略了被称为一串泪语、一篇梦话、一段痴情的《红楼梦》,结识了“痴”“呆”“狂”“怪”“顽”的贾宝玉,目睹了黛玉“似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雷锋日记》让我懂得人活着更多的是要为别人着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读了《闪光的道理》这本书,我知道张海迪阿姨的成长故事,她身残志坚,坚强的学习精神令人敬佩;看了《大地的儿子——周恩来》我明白读书为了什么,决心要像周恩来爷爷那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读书是精神享受。 读书,可以实现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也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更可以净化心灵,使灵魂得到升华。读书,可以随心所欲地纵横驰骋,跟随鲁迅看“社戏”,随陆游“游西山村”;随着《飘》去目睹乱世佳人郝思嘉的风采……读书,可以领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意境;可得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可体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亲情,感受真情所在。

书是海,读书就是游泳;书是山,读书就是攀登;书是天,读书就是飞翔;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

这里是万花筒,这里是大观园,这里的生活五彩缤纷,这里的世界色彩斑斓。同学们,让我们脚踏实地,一起步入书的海洋吧!

读书真好!

猜你喜欢
智慧读书情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情感
台上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有智慧的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