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对联中的修辞手法

2008-03-18 01:27杨春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修辞格下联上联

杨春海

对联的基本格式是对偶,间套活用其它修辞格也极其常见,且往往能使作品形象生动、内容深刻,表现出很高的汉字使用技巧,趣味横生,妙语迭出,令人叹为观止。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比喻——上联是说这老寿星的“福气”正如那东海流水一样万古悠长而不枯,下联言寿星年寿似那南山苍翠松柏一样万古长青。真乃既贴切又吉祥。

路旁麻叶伸出青手要什,

园中花椒瞪着黑眼瞧谁。

拟人——上联把长在路边的青麻上的绿叶向外展之状拟人化,说成是向过路行人讨要东西;下联把园中花椒成熟后裂开缝露出里面黑色种子的情态,说成是向园外肆目张望。传神之态,犹在眼前。

橹速(鲁肃)哪比帆快(樊哙),

笛清(狄青)不如箫和(萧何)。

双关——字面义为摇橹使船前进的速度哪里能比得上疾风吹帆使船行进的快;单一的笛声比不上箫笙的合奏。其实“橹速”谐音三国时吴国谋臣“鲁肃”,“帆快”谐音汉朝大将“樊哙”,意思是文臣不如武将;下联“笛清”谐音宋朝名将“狄青”,“箫和”谐音汉丞相“肖何”,与上联针尖对麦芒,说武将哪如文臣。

此木为柴山山出,

白水作泉日日昌。

析字——上联“此木”二字合而成“柴”字,“山山”二字合而成“出”字;下联“白水”合而成“泉”字,“日日”合而为“昌”字。充分体现了汉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奥妙。

桔子洲,洲上舟,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顶真——上联内分别含“洲”“舟”两个顶真格,下联内分别蕴“阁”“鸽”两个顶真格,对仗工整,而且写景之中均融动静,二者互衬,情趣盎然。

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

甘罗十二当宰相,小?不小!

设问——上联以姜太公八十岁方遇文王被重用设问,下联以甘罗十二岁就做了宰相设问,共同说明创业成功不在年龄大小老少,恰切而有说服力。

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

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

引用——上联明引了岳飞背上的刺字“精忠报国”,暗引了其罪名“莫须有”;下联引用了他的《满江红》词牌和其中语句“仰天长啸”。联语读来气势豪迈,爱憎分明。

风声雷声悲叹声,枉此一生,

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

反复——上联中的“声”字,下联中的“事”字,均使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手法,抒发了强烈的感情,给人一种披荆斩棘,激情四溢之感。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异读——乍一看上下联是重复的,其实“好”字在联语中前后的读音和上下联对称位置均不相同,属于异读辞格。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对比——上联以酒的正反两面作比较,下联以水的利害作用相比较,寓意警策,深刻入木。

天作棋盘星作子,何人能下;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会弹。

夸张——以苍天当作棋盘,用星星做棋子,把大地当作琵琶,用道路做成琴弦,极度的夸张,真让人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排比——上下联各用四个整齐的短句分别排列在一起,构成排比修辞格,道出了做人、行事、言语、举止、为学、修身应该遵循的原则。读来气势贯胸,耐人寻味。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叠字(重言)——叠字修辞格使得“青山,曲径,绿树,响泉”境界全出。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易色——看上去是六个城市名称的简单排列组合,事实上却蕴藏了丰富的地理、历史和易色修辞知识。其中“捷克”易名词性为动词“战胜”,“重庆”易色为动词“再次庆祝”,“成都”易色为动词“成为都城”,全联意思是“中国战胜了日本,南京重新成为首都”。新颖别致,独树一帜。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拟物——上联把柳丝比作帛线,把来回翻飞的黄莺比作织布梭,织出了杂花生树的江南三月美景;下联把彩云比作信笺,把飞翔的大雁队行当作笺上之字,传来了深秋塞外的消息。读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轮影渐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借喻——皎皎月华,朗照古今,光耀人寰,月亮被喻为飞轮、飞镜、明镜、玉碗、银轮、金饼、玉蟾、桂魄等,而“飞轮”“明镜”都是以其圆、亮的特点替代月亮,所以“轮影”代月影,“镜光”代月光,上下联合则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朦胧意境。

熟视无睹,诸君尽管贪污作弊;

有口难言,我辈何须民主自由。

反语——这是解放前一所盲哑学校贴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说反正我们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尽可以大干自己的营生;下联是说,我们哑巴什么也说不出来,给我们民主自由又有何用。全联用反语,无情地抨击、揭露了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不给人民民主自由,在经济上大饱私囊的丑恶行径。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

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反问——这是吴作人题蒲松龄故居的一副联,上联说,哪里有真的鬼狐,写《聊斋》的蒲松龄不过借鬼狐之形劝人醒世罢了;下联说,丑恶的东西怎么能装出妖冶的样子,若真装得出来,后人也会剥去它的画皮。

此地安能居住,

主人好不悲伤。

歧疑——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意识地使语义模棱两可,用以达到特殊的言语效果。此联便含歧疑修辞格,相传是祝枝山所撰。通过断句、标点,对它可以有两种相反的理解。一是:“此地安能居住?主人好不悲伤!”意为这种房子怎么能居住呢?住在这里的人好不悲伤呵!另一是:“此地安,能居住;主人好,不悲伤。”是说这个房子很安全,能够居住,住在这里的人也很豁达,他从不悲伤。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披:南北

缺隐——这是民间流传很广泛的一副联语,用了缺隐辞格,即作者有意不写出要写的字。上联隐“一”字,下联隐“十”字,横披隐“东西”。连贯起来,意思就是“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把个家徒四壁的穷困窘态活画了出来。真是匠心独运,心裁独出。

空空寂寞宅,寡寓安宜寄宾客;

迢迢逶迤道,适逢邂逅遇迷途。

同旁——即联中字全部(或一部)是部首(或文字结构中的一部分)相同的。上联字字皆为宝盖头,意为这荒野孤宅,只有我一个小女子,怎么适合留宿宾客;对句字字皆为走字旁,意即路途崎岖遥远,刚巧让你遇见我这个迷路之人啊!工稳巧妙,意蕴丰厚。

德似山高山似德,

怀如海阔海如怀。

嵌字、回文——这副联比较特殊,里面用了嵌字和回文两种修辞手法。上下联首尾一字相应和均是“德怀”二字,即嵌入了彭德怀的名字;同时上下联分别倒着读与顺着读意思一样,用的是联内回文格。创意机巧,意趣颇丰。

猜你喜欢
修辞格下联上联
牛年春联集锦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
“奇问”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
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探析*——以汉语仿拟修辞格为例
乱字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