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五项运动员高原训练中训练监控和机能评定研究

2008-03-13 02:47袁建琴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3期

徐 勇 袁建琴 缪 凯

摘要:从训练监控和机能评定角度探讨现代五项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果表明八一队女队员相对最大摄氧量显著高于备战2004年奥运会的国家队女队员(59.06±4.98 mL/kg.min和 51.9±3.8 mL/kg.min, P<0.05)。且经过高原训练后,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无氧阈提高。八一现代五项队员越野考核后,血乳酸值远低于国家队队员比赛后值。本次高原训练阶段,运动员血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值高于平原。建议在训练中常采用生化指标监控训练课,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糖酵解供能的短距离间歇性训练,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

关键词:现代五项;高原训练;训练监控;机能评定

中图分类号:G8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428-03

高原训练是利用独特的环境缺氧,使运动员承受环境和训练负荷缺氧的双重刺激,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几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认同,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多个项目中被积极采用。同时高原理论也不断完善,高原训练的模式也在不断被突破。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具体的训练负荷安排、运动员状态的把握、下高原出成绩的峰值等关键环节都需要从事各项目的教练、科研等相关人员去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摸索项目自身的高原训练规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八一现代五项队运动员共8名,其中男队员4名,平均年龄(20.5±3.70)岁,平均身高(186.25±4.86)cm,平均体重(76.38±4.68)kg,训练年限为2~6 a。女队员4名,平均年龄(20.5±3.70)岁,平均身高(170.25±2.06)cm,平均体重(57.75±2.25)kg,训练年限为2~4 a。

1.2研究方法

1.2.1测试指标在高原训练前、中、后期,根据训练周期及运动员具体情况对有氧代谢能力、血红蛋白、血尿素、血乳酸、肌酸激酶等指标进行监测。

1.2.2仪器YSI-1500血乳酸分析仪, ECOM-F6124 eppendorf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生产的肌酸激酶、血尿素试剂盒。

2结果与分析

2.1训练负荷安排这次现代五项队总共安排为期9周的高原训练(上高原前2周、4周高原训练、3周下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地点为昆明海埂基地,海拔高度1 890 m。上高原前2周以有氧训练为主,无氧训练为辅;上高原后训练计划以每4天为一个小周期(3 d半训练半天调整),共计6个周期,训练负荷小幅度快频率渐进式上升。最初5天安排适应性训练,主要目的是让运动员机体尽快适应低氧的自然环境。第2个小周期开始递增训练强度,直到上高原后第4个小周超过平原训练强度;下高原后1周不进行高强度训练以适应平原环境,第2周开始循序渐进递增训练强度,直到下高原第3周达到个人训练的最高强度。整个高原训练阶段注意防止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

2.2训练监控探讨科学的训练监控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监控是对训练手段方法的研究,其从源头上探讨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方法,是解决科研训练相结合的关键,是科研工作的难点,却又常常被大家,包括科研人员自身在内忽略的环节。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体内能量供应包括磷酸原、糖酵解和有氧氧化3大供能系统,3大系统供能时间依次增加、而输出功率依次递减[1]。磷酸原供能系统维持时间最短,输出功率最大;糖酵解供能系统输出功率约为磷酸原的一半;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输出功率又仅为糖酵解的1/2,但它维持运动的时间最长。

运动使得能量消耗大大增加,目前运动训练中,能量代谢学说成为安排训练负荷的原则。训练监控的主要手段也是从能量代谢角度对训练方法进行分析。乳酸在供能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糖酵解供能系统的终产物,又是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的重要氧化基质[2]。在运动实践中,训练中体内血乳酸低于4 mmol/L定为有氧能力,5~9 mmol/L之间为混氧训练,10 mmol/L以上为无氧训练。

2.2.1训练课针对性分析教练员的训练计划是解决运动员“练什么?怎么练?”的问题,但计划的针对性如何?客观而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血乳酸的测试来检测。

高原上3名女队员完成5 km跑后以无氧阈速度进行4×1 600 m间歇跑,完成速度相同,训练结束后测定血乳酸,队员A为6.06 mmol/L;队员B为3.9 mmol/L ;而队员C则为2.8 mmol/L 。可见运动员机体在承受该训练计划过程中反应极为不同,队员A进行的是混氧训练,而队员C机体受到的刺激最低,仅是一般有氧训练。教练设计这堂课的目的是进行有氧训练,从乳酸的数据上显示,除队员B达到训练目的外,另2名队员,一个练过了,一个没练到。与上高原前的训练相联系,队员A从国家队归队后休假调整,没有经过几周的系统训练直接上的高原,出现了跟课都困难的现象。这堂课完成后,教练强化了每堂训练课的个体针对性,队员A增加有氧耐力训练,而不急于上强度。下高原后,我们注意观察队员运动能力能否有峰值的出现,发现下山后第30~40 d,队员A在训练中出现了明显的能力高峰。看来这次高原训练对队员A而言,以有氧耐力为主,辅以混氧训练的原则是正确的。

2.2.2训练课有效性分析以血乳酸变化客观评价训练课的有效性是科研监控的重要内容。高原训练中,由于环境和训练两方面缺氧,给机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游泳、跑步的距离、组数、间歇时间等与平原皆有差异。为了观察训练效果,我们加大了训练课的监测密度,这里我们以一堂典型混氧课和无氧课对训练课的效果进行分析(表1、表2)。

游泳混氧训练一般血乳酸达到6~8 mmol/L,队员C游后血乳酸在此范围,该堂课训练有效,同时注意到队员C实际游速高于教练要求,提示教练给她安排混氧课游速需提到1(12(/100 m左右才能达到训练效果。而男队员D没有按规定时间游完,乳酸没有堆积,没有达到训练效果。

这堂课的训练内容包含有氧、无氧和混氧3个方面的训练,重点是3×400 m,要求运动员尽全力跑,血乳酸冲到最高值。从数据上分析:队员D 3组400 m完成后10 s心率为33次也非常高,但其血乳酸过低,队员显然没有完全尽力。队员E心率达到36次/10 s,最高乳酸为15.5 mmol/L,表明其无氧能力不错。文献研究表明,对于优秀运动员其竞技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不在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善,而骨骼肌代谢能力的改善很可能起重要作用。建议教练员经常采用高强度、高度专项化的训练,即血乳酸值达到15 mmol/L以上,或即刻心率达到175次/分以上的训练,将有助于运动员肌肉代谢能力的改善。

无氧代谢能力高的运动员机体能充分调动体内糖酵解供能系统,能以较大的能量功率输出来维持机体的高速运动来获得好成绩。在这堂课中,队员C 10.2 mmol/L的血乳酸,是目前若干次测试中测得的最高值,训练效果达到,但总体而言其无氧代谢能力偏低,而通过跑台测试显示其有氧代谢能力优秀,这与教练员观察一致。建议对她要加强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但怎样去提高?在有氧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多少混氧和无氧训练的比例为最佳?这是我们要与教练员合作解决的问题。

2.3运动员机能评定运动员机能评定包括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评定和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的应激反应和疲劳状况的判断,运动身体机能评定重在探究训练课引起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探讨的是训练的“结果”。

2.3.1运动员运动能力评定

2.3.1.1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在高原训练前期,对运动员进行了跑台的有氧代谢能力测试,其结果与2003年测试的备战2004年奥运会国家队女队员数据进行比较(表3),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八一队女运动员绝对最大摄氧量、最大通气量、氧脉搏与前国家女运动员相比没有明显不同,但相对最大摄氧量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这批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高于前国手。

2.3.1.2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现代五项运动员游泳比赛后血乳酸超过11 mmol/L,越野比赛后超过14 mmol/L[3]。这表明现代五项中200 m的自由泳和3 000 m的越野无氧糖酵解供能比例较高,均要求有较高的无氧代谢能力。而且在比赛中比的是速度,要在一定的跑、游距离内,使得机体尽可能维持高功率的能量输出,即提高机体的无氧糖酵解能力,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八一队下高原3周后进行考核,对游泳和越野后血乳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游泳后血乳酸均值为10.18 mmol/L,越野后为9.35 mmol/L,均低于文献中报道的比赛后值,一是表明考核的强度远低于比赛,另外也说明我们队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整体上也低于前国手。

2.3.1.3训练周期运动员运动能力变化分析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是否有提高,除了运动成绩是最终的说明外,运动员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变化也可以分析观察。血乳酸-速度曲线可以评定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变化,该曲线右移表示该队员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有氧代谢能力有所提高,曲线左移则反之。我们在2005年3月和10月进行了2次跑步递增负荷的血乳酸测试,训练6个月之后(其中包括1个月的以体能项目为重点的高原训练),比较2条曲线变化,可见曲线右移(图1和图2),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队员D两条曲线有重叠的部分,但他血乳酸为4 mmol/L时对应的速度增加,也表明其无氧阈的提高,有氧能力利用的百分比上升。

图2队员D跑步无氧阈(2005)

高原训练前后对运动员200 m自由泳进行了考核,队员C成绩提高了0.5 s,而游后血乳酸下降了0.4 mmol/L,伴随成绩略长,血乳酸出现了下降,这种现象表明,随着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改善了运动员完成相同负荷时有氧供能的比例,同时更重要的是有氧供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高负荷的能力。针对队员C目前测得的最高乳酸而言,显示运动员还有完成更大负荷的优势和潜能。队员D高原前后游泳成绩没有变化,但乳酸值从11.4 mmol/L下降到了9.63 mmol/L,同样出现了能量节省,一方面表明运动时有氧供能能力提高,另一方面标志着完成更高强度时机体无氧供能所占比例下降,缓冲乳酸的能力增强,使机体可以承担更大的运动负荷与强度,即在更短时间可完成更大的负荷。

2.3.2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机能状态与疲劳情况评定整个高原训练阶段,随着训练计划每个小周期监测运动员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和血尿素,以观察运动员机能和疲劳状况,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由于高原空气中氧含量低,检测血红蛋白反映运动员机能状况较平原更为灵敏。女子上高原前和高原期间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1.9±0.49和13.0±1.2 g/dL,男子为13.9±0.41和15.45±0.80 g/dL,可以看出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比平原高1-2 g/dL。这是人体对高原缺氧的代偿性反应,也保证运动员能上量上强度。

整个高原训练阶段,随着训练计划每个小周期监测运动员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和血尿素,以观察运动员机能和疲劳状况,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高原期间队员B在一个小周期结束后经半天调整,血红蛋白却由12.4 g/dL下降到次日晨的11.6 g/dL,结合其相应的CK值由371IU到252IU,表明其机能状态尚为恢复,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把监测的结果和看法与教练交流后,随后开始的一个小周期对其个人训练计划稍做调整,强度下降,耐力训练比例升高。这也反映该队员疲劳恢复能力较差,整个高原训练阶段,对她在训练强度上有所控制,避免出现过度疲劳。下高原3周后的考核中,队员B越野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反映高原训练对她而言是有成效的。

肌酸激酶与训练强度关系密切,在强度课后,肌酸激酶会出现明显的升高,若该值过低,表明训练负荷对机体刺激不够,训练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在本次高原训练中,教练在重视耐力训练的基础上,也提高了混氧和无氧训练比例,即训练强度提高。队员C在高原期间CK处于高值,多维持在300IU左右,一方面反映训练强度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高原上肌肉对负荷的反映增大。注意到某日队员CCK为313IU,调整半天后CK为318IU,并没有下降。表明半天的时间队员没有得到恢复,从这个数据分析,4天一个小周期的计划有一个缺陷,即在恢复上不如自然周的安排。对比这2天的血红蛋白值,分别为12.5 g/dl和12.4 g/dl,维持稳定。在新一个小周期开始后,她的训练照原计划执行而没有进行调整。

3小结与建议

3.1结论

1) 八一现代五项队女队员相对最大摄氧量显著高于备战2000年奥运会的国家队女队员,且经过半年的系统训练后,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无氧阈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增强。

2) 八一现代五项队员越野考核后,血乳酸值远低于国家队队员比赛后值,糖酵解供能能力不强。

3) 本次高原训练阶段,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比平原高1-2g/dl,且肌酸激酶数值也高于平原,运动负荷较高。

3.2建议

1) 在训练中常采用血乳酸等指标监控训练课,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体能项目训练中增加糖酵解供能的短距离间歇性训练,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炜权.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 冯炜权,等.血乳酸与运动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 张长存,等.国家现代五项队调控训练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7(1):79-83.

[4] 翁庆章,钟伯光,主编.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