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芦笙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

2008-03-13 02:47黄平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3期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

摘要:苗族与“芦笙舞”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黔东南苗族“芦笙舞”所蕴藏的文化功能对维护本民族团结和和统一,保护与传承本民族文化,增进苗族先民身心健康,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友好交流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黔东南苗族“芦笙舞”以它斩新的面貌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丰富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民族文化三者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黔东南原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芦笙舞;苗族;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93-0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30 337平方公里,人口431.29万,其中苗族人口达178.43万,占全州总人口的41.37%,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1]。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黔东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极其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芦笙舞”正是这灿烂而独特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由于 “芦笙舞”蕴藏着丰富的苗族文化内涵、以及它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因此备受众人关注。本文从“宏观体育文化学”的层面对黔东南苗族“芦笙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研究,旨在为人们今后进一步研究黔东南苗族“芦笙舞”这一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作一些探讨性的铺垫。

1苗族“芦笙舞”的文化渊源与活动形式简介

1.1苗族“芦笙舞”的文化渊源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苗族先民们曾历经数次迁徙和分流,使这一古老民族逐步形成为支系繁多、分布甚广的南方少数民族。如今,苗族村落除了主要聚集于贵州、云南、湖南三省外,在四川、广西、海南、湖北等省(区)以及泰国、老挝、越南等国也有较大分布。尽管几乎所有的苗族支系都认同“蚩尤始祖说”,但由于分布地域不同和历史上长期各自封闭的原因,使得他们之间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虽然如此,但有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整个苗族体系与“芦笙文化”有着深远和深刻的渊源,他们都喜爱吹奏芦笙、跳芦笙舞而将其作为本民族最盛行的民族民间活动;他们从事的“芦笙文化”活动在其功能上、流传方式上和表现形式上都极为相同或相似;他们都毫无疑义地将“芦笙”视为本民族的文化象征和本民族的代名词[2]。

关于苗族“芦笙”及“芦笙舞”的起源说,目前有两方面:一是众说纷纭的“民间传说”,即不同支系、不同地方的苗族民间对“芦笙”及“芦笙舞”产生有自己不同的传说,而这些诸多的传说大多又都带有一定的神话情节;一是各抒己见的“学者研究说”,即各自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将一些有关或自认为有关的史料或传说作为佐证所得出的各自不同的“结论”,而在这些“结论”中,有的前后差异数百年或数千年不等。由此可见,关于“芦笙”及“芦笙舞”的真正起源至今为止还难以考证,更谈不上确凿无疑的定论。尽管如此,但苗族与“芦笙”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不容质疑的,因为苗族在历史上几经迁徙与分流,而分流后的各支系又大多聚居于深山、并各自都经历过少则几百年,多则几千年的封闭发展过程,在这长期封闭且没有相互接触的前提下,各地方、各支系的“芦笙文化”式样体现得如此相同或相似,这大概不是巧合,那么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苗族先辈们在分流前就已经创造了“芦笙”及“芦笙文化”,而分流后这一文化又在各自封闭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完好的传承和保留,以至成为天下苗人之魂。

1.2苗族“芦笙舞”的活动形式在苗族人的生活中,“芦笙舞”活动主要体现在祭祀、庆典、社交、择偶、娱乐、礼仪等方面。不同的内容表现出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特征,常见有以下三大类:

1.2.1娱乐性“芦笙舞”娱乐性“芦笙舞”又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两种。

自娱性“芦笙舞”多在节日及余暇时间开展,参加者的主要目的是自娱自乐。这类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的风俗讲究和动作规范,也没有年龄和性别限制,芦笙曲调欢快,舞蹈难度不大,整个活动都比较活泼、随意,益于激性发挥和个性张扬。

表演性“芦笙舞”一般只在重大的节日和庆典中展示,是一项共欢共乐的民族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增添喜庆和欢乐气氛。表演性“芦笙舞”具有明显的献艺和献技性特征: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或乡镇或县为单位组队进行集体表演或比示,各队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同时吹奏、同时舞蹈,场面非常壮观和震撼;有的地方则以单人或双人在不间断吹奏芦笙的前提下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这对舞者的身体素质和技艺能力要求很高。前者是以各队能吹奏乐曲的多少、声音是否动听、舞姿是否优美、步法是否丰富、持续时间是否长久定优胜,后者则是以舞蹈动作的激烈、迅捷、惊险等来决出优胜者。

1.2.2习俗性“芦笙舞”苗族是一个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民族。千百年来,苗族青年们往往是以“芦笙舞”为媒介来实现选择自己的婚姻伴侣,例如流行于清水江沿岸的“讨花带芦笙舞”,即在芦笙舞会上,小伙子边吹边舞向自己爱慕的姑娘“讨”花带以示求爱,若是姑娘对其有意,就会把自己亲手精心编织的花带含情脉脉地拴在意中人的芦笙管上,这种以芦笙吹歌传情的舞蹈形式,其动作幅度不大,舞步也不复杂,但却非常规范和典雅。除充当男女青年社交和择偶的媒介外,习俗性“芦笙舞”还体现在苗族民间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欢庆丰收、建筑落成、男婚女嫁等喜庆日子,人们就会以活泼轻快、气氛欢腾的芦笙舞蹈以示庆贺;若是迎宾送友,则会以礼宾进行曲和步伐整齐的舞蹈来示意对宾友的热情与尊重。

1.2.3祭祀性“芦笙舞”祭祀性“芦笙舞”一般只在苗族祭祖仪式“吃牯脏”(鼓藏节)上才举行。在庄重、肃穆的祭祀仪式上,舞者手捧大号、中号芦笙,在木鼓或铜鼓声的伴随下,吹奏出低沉而庄严的祭祖曲,跳着稳重而迟缓的祭祖舞,表现出对祖宗的怀念和对神灵的敬重。

2黔东南苗族“芦笙舞”的历史作用

2.1促进本民族团结和统一过去,黔东南的苗族大多居住在山高坡陡、地势险要的群山峻岭之中。在大山屏障、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时代,他们过着与外界隔绝、半耕半猎、自给自足的生活。也就是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决定了本民族内部的群体之间、个体之间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相互依赖程度不高、彼此联系不密切的生活式样。因此,在那段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凡是那些能使本民族的个体聚集在一起进行的共同活动,都具有维护民族团结和提高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而“芦笙舞”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作为个体的苗族人通过参与“芦笙舞”活动,扩大了自己的社会交往面,促进了个体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并且都能自然而然地从文化层面上发现和确认自己的苗族人身份,顺利地实现了民族认同,促进了个体和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使“芦笙舞”这一活动成了苗族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成为更为广阔的时空下实现民族认同的依据之一。不仅如此,在这种追求个体社会化和群欢的文化活动中,极易促进参加者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引发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尊重和相互帮助,以形成良好的情感联系,从而促进了本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2.2确保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华夏民族中,苗族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其文化经历了历史上与汉族的密切联系到与多民族的接触,直至进入边陲山区独立、封闭发展的漫长过程。“芦笙文化”正是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衍化成为苗族的一种主体文化式样[3]。

几乎所有的民族都要经历石器时代一样,几乎所有的民族都经历了自己的巫术与原始宗教时代。综观历史,信仰“自然、鬼神、祖先”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反映[4]。同样,黔东南苗族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上普遍都是以自然、祖先、鬼神崇拜为载体,并认为万物皆有灵,世间一切因果事由都是由看不见的“鬼神”主宰。在这种宗教思想的支配下,“芦笙”便被视为一种能够使“人、鬼、神”相沟通的“神具”,并运用这种“神具”举行各式各样的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正是在这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人——芦笙——神鬼”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苗族人与“芦笙”紧密相联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正因如此,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苗族人制作芦笙、吹奏芦笙、跳芦笙舞便成为千百年来流传本民族文化的载体,而这个载体记录和传递着不同历史时期本民族生活与文化的各种信息。因此,苗族先民们开展各式各样的“芦笙舞”活动必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延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3促进苗族先民的身心健康虽然“芦笙舞”这项活动多少会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和较为严肃的风俗,但从客观上来说,一是这项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舞蹈的队形,还是躯干与肢体的动作,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步变得新颖和随意;二是它本身并不带有或很少带有“生产性”和“物质获取性”,使得人们在没有或少有功利心的背景下,参加者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化程度,而且还享受、体验到音乐与运动所带来的生物性快乐和精神性愉悦。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对贫乏的过去,“芦笙舞”这项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娱乐功能和健身功能,显然有效地丰富了当地苗族人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促进苗族先民的身心健康,从而丰富了民族民间文化在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内涵,加快了苗民族总体的繁衍和发展。

2.4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友好交流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各个不同渊源的民族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融合在一起,最为根木的原因就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以至逐步形成了由多种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具有多元一体特征的大中华文化体系。在黔东南的苗族聚居地,“芦笙舞”尽管大多带有一定的本民族的风俗与习惯,但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总体却从不带有排他性,相反还具有很强的接纳性。在苗族频繁开展“芦笙舞”活动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由于“芦笙舞”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仅向相邻而居的其他民族时时证实本民族的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项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观赏性、交际性、健身性无疑也吸引了其他民族的关注、借鉴和共同参与。因此,以“芦笙舞”为纽带促进了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密切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苗族“芦笙舞”活动做为体育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

3.1丰富当地民间体育资源从地域和经济发展程度上来说,黔东南是一个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正因如此,当地现代化的体育资源,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体育资源非常匮乏。但从另一层面上讲,已有千百年民族文化积淀的黔东南民间又不乏如“芦笙舞”这类本身就蕴藏着丰富体育功能、并且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调查表明:多数情况下,“芦笙舞”活动是一种运动量适度、益于各种群体参与的有氧运动,即男子平均脉搏119次/min,女子平均脉搏107.6次/min[5]。从科学锻炼的角度说,这种运动负荷比较有利于人体器官的改善和生理机能的提高。另外,带有竞技特征的单人或双人“芦笙舞”所表现出来的身体旋转、矮步(蹲伸步)、各种倒立、滚翻、交叉绕腿和各种支撑平衡等技巧动作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很好地磨练和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由于受到现代人文观和现代价值观的冲击和洗涤,“芦笙舞”这项民族民间活动的宗教色彩已逐渐谈化,减少了那些因受各种风俗严格束缚而过于古板、缺少活力、缺少现代生活气息的元素,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随意性,加之这项活动本身不带有或少带有功利性,这显然更具有健身与娱乐的体育特征。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芦笙舞”不仅满足当地苗族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也符合当地各族人民在体育文化资源选择上的价值取向。

3.2促进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民族文化共同发展我国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黔东南农村,由于条件的制约,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师资以及教材等现成的资源非常欠缺。据对参加2003年和2004年两届“黔东南州‘义教工程师资培训班”共122名来自基层初级中学的教师调查表明:只有23%的学校体育教学相对正常;有21%的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或者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另外56%的学校虽然开设体育课,但由于体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和“新课标”的正式实施,这给各地方、各学校在教材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于是,各农村基层学校完全可以从当地流行的,既符合本学校办学条件,又顺应当地人文特征的民族民俗活动中挖掘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以便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受或少受场地、器材和师资等条件的制约,确有实效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许多体育项目都是在经历走进学校、成为学校体育资源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和丰富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学校体育方式而在整个社会更广泛地流传开来,因此,走进学校教育是大多数体育项目获得有效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同样道理,充分挖掘和开发“芦笙舞”所蕴藏的健身与文化功能,并将其整理成为符合当地实际、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引入到学校教学中,在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事实上,通过学校系统化改造后“芦笙舞”必然会向社会广泛流传,也必然会使“芦笙舞”本身在学校这一主流文化传播平台上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从而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民族文化三者共同发展。

3.3维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心理医学和生物医学早已证实,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对多种心理疾病有显著疗效。苗族“芦笙舞”除了具有极强的本民族内部感召力和认同力的特性以外,还具有运动量适度、娱乐性强、经济实用、当地各族人乐意参与等特点。这不仅使参加者们尽情享受到芦笙的美妙旋律和身体运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而且还使不同层面、不同身份的参加者在活动的交流中体验到平等对待、相互关切、个人存在的心理感受。另外,由于“芦笙舞”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极富感染力,经常参加这类活动,并长期受到这一文化气息的熏陶和教化,就会心灵得到良好的洗涤和净化。由此可见,在中国社会加速转型时期,特别是黔东南地区正在加大步子跟上全国发展步伐的关键时期,苗族“芦笙舞”这一文化活动无疑对维系社会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促进原生态旅游开发,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在黔东南,将“芦笙舞”及“芦笙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加以开发和利用:首先,它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苗族文化的个性特征,是人们了解和探寻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其二,它具有民族“原生态”独特的艺术表演性、观赏性,以及易于旅游者参与互动;其三,活动成本低,易开发、易开展、易见成效;其四,它对自然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芦笙舞”是一项极具价值和效率的旅游资源。截至2007年10月,一年一度的“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已举办八届,历届都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办实业。另外,黄平县的谷陇,雷山县的西江,凯里市的舟溪,麻江县的宣威,施秉县的巴梭等地每年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芦笙会,而这些芦笙会同样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以节日搭台,以芦笙歌舞为媒,大力宣传和展示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这对开发黔东南原生态旅游业、加快全州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4建议

近两年,黔东南有几所中、小学已将“芦笙舞”引入体育课堂,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为了更好、更科学地将“芦笙舞”改造成为教材资源而引入体育课堂,特建议:一是要注重对原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护,必须将其中优秀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继承下来和流传下去,否则就会因其脱离滋生的土壤而失去生命力;二是要在最大限度保留其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化处理,并对那那些过于古板而缺少活力和现代气息的东西进行改造,使其更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教学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 黔东南概况(OL).http://www.qdn.gov.cn/zjqdn/zjqdn-qdnkk.htm.

[2] 马正新.文山苗族芦笙文化探秘[J]. 含笑花,2005,138(3).

[2] 黄平波.浅谈苗族芦笙舞的健身价值[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17(6):56-59.

[3] 王化伟.贵州苗族芦笙文化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2003,23(4):60-63.

[4] 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74-76.

[5] 黄平波.浅谈苗族芦笙舞的健身价值[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17(6):56-59.

猜你喜欢
黔东南苗族
云雾飘渺景如画
遇见黔东南
补妆
3D打印如何更好地推广凉都苗族文化
诗书画苑
花样云南(三)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黔东南小香鸡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