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中英关系沉稳得近乎沉闷,但正是这一点,让双方的实质合作以稳扎稳打的形式得到巩固。下一步,金融合作将成为双边关系的主要着力点
1月18日,英国首相布朗抵达北京, 旋风式地进行了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出访前,布朗遭遇了所谓的“坏兆头”。一架由北京飞抵伦敦的英航客机降落时发生意外,机翼严重损毁,所幸没有造成严重伤亡,但布朗的专机不得不延迟起飞。
然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一席话足以使这位欧洲领导人感到宽慰:“您是踏着瑞雪来中国访问的,中国有句古话叫‘瑞雪兆丰年,您此次来访也预示着中英关系在新的一年里会有新的开端和更大的发展。”
平稳踏实没有戏剧性
与中国媒体相比,英国媒体对布朗此行似乎不太关心。一位中国驻伦敦记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伦敦举行的一些有关中英关系的记者招待会上,英国记者都“问不出问题来”,最后提问的内容往往落在英国内政上。“中英关系没什么戏剧性,给媒体发挥的空间也就少了。”这位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布朗在中国期间,英国媒体的报道也显得不温不火。
“媒体的态度恰恰说明,中英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稳定。”英国华威大学的政治系教授肖恩•布瑞斯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中英关系曾经经历跌宕起伏,但随着香港问题的解决,两国关系中的最大障碍已经消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任十年期间,中英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范围包括贸易投资、金融、能源、教育、文化、科技、环境、卫生和可持续发展等重点合作领域。两国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
财相出身的布朗早在两年前就明确表达了对中国的看法。2005年,布朗第一次来到北京,与时任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就全球性问题达成9项共同意见,一下子成为中英合作框架的推动者。回国后,布朗在英国《独立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的崛起为英国带来了机遇,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去年下半年,布朗曾先后要求中国向苏丹和缅甸政府施压,引发了外界对布朗内阁对华政策的猜测。12月初,布朗即将访华的消息发布后,英国的安全机构——英国军情五处突然公开指责中国涉嫌网络间谍活动。
为了营造良好气氛,访华之前,布朗在首相府用传统的英式下午茶招待了华人华侨代表,中国足球运动员董方卓和郑智也在受邀之列。因为有足球明星加入,此次会见更多地吸引了中国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布朗在接受新华社书面采访时强调,“英中关系现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布朗来到中国以后,胡锦涛主席和吴邦国委员长分别会见了他,温家宝总理同他进行了会谈。
“布朗首相此次访华向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信息,这就是中英双方在共同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胡锦涛说。
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戴炳然认为,英国外交向来较为稳健和理性,所以双方都不会期待“戏剧性”的突破,而是坚持平稳而扎实的发展。而且,布朗是接替布莱尔完成剩下的任期,并非真正从全国大选胜出中获得首相地位,因此在外交政策上主要是“守成”。
金融合作成亮点
在布朗之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均从对华访问中满载而归。尤其是萨科齐,不仅揽到了两百亿欧元以上的经贸合作项目,还在华得到极高的外交礼遇。所以,人们对布朗能否取得超越法、德的经济成果充满好奇。
事实上,布朗确实看重经济议题。这次陪同他访华的官员包括商业大臣及贸易投资大臣,还有约30名企业界和金融界代表。
18日,抵达中国的两个小时后,布朗得到了价值8亿美元的合同,项目涉及教育、能源等领域。
“不能以一次合同规模来判定两国经贸合作程度。中英两国以投资为重要合作形式。”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这样回应记者。
有趣的是,英国媒体也对这个数字表现得很宽容。《每日电讯报》说,英中达成多项合作共识,签署近8亿美元的大订单是一项“历史性”交易。《泰晤士报》则明白地解释了宽容背后的原因:布朗为中国公司将数十亿英镑投到英国打开了大门。
虽然英国是欧盟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但在欧盟“三剑客”中,英国只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对华贸易水平低于德、法两国。英国对华出口贸易额甚至只有德国对华贸易额的1/6。这主要缘于英国在高新科技和制造业等领域欠缺优势。
不过,中英双方领导人都已经看到了双方潜在的合作机会。英国在金融服务领域是个不折不扣的世界强国,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2006年,英国对华金融服务出口增长60%,成为中英经济合作的一大亮点。
温家宝与布朗达成的9点共识中,第一条就是加强金融合作。中英两国同意提升及推进其经济和金融对话,将中英副部级财金对话提升为副总理级经济金融对话。双方将在国内外经济政策与发展、金融领域改革、国际贸易谈判和市场准入问题、国际发展政策以及能源经济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展开讨论。布朗希望,2008年5月进行上述对话。
布朗亲自为伦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揭幕,显得意义非凡。“我相信在2010年,我们将看见100个新的公司在英国投资,在伦敦证券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是现在的两倍,新添数千个工作职位。”他说。
去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曾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现在,因为次贷危机而濒临破产的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正焦急地等待救世主。有消息说,布朗政府希望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能够注资或收购。
尽管不愿证实是否与中国领导人讨论了诺森罗克的问题,布朗却高调邀请中投公司在伦敦设立办公室。“我和温总理举行了会谈……我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英国将会对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持欢迎态度。随着中国在世界各地投资,我们希望英国成为中国的头号投资目的地国。”
主要基于金融业的合作前景,中英两国制定了双边贸易的新目标,即到2010年商品及服务总额达到600亿美元。这意味着,双边贸易将在两年内增长50%。
除了加强英国在全球金融中的中心地位,布朗政府还希望充当气候变化议题的“领导者”。此次访华中,中英专门发表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并启动了两国合作把上海崇明东滩开发为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项目。
低调首相展示务实外交
布莱尔擅长个人魅力外交,将一种亲切健谈、幽默风趣的个人风格深深地烙在首相职位上。在2005年访华期间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等中国媒体采访时,布莱尔手持咖啡杯、跷着二郎腿轻松应对媒体“围攻”的样子,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布朗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作为在中国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布朗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英工商峰会”并进行演讲。一如英国媒体宣传的那样,布朗的演讲只有事实和数字。
面对中国公众时,布朗也没有表现出轻松,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严肃的聆听者。公众交流会结束后,布朗和温家宝观看了中英两国的乒乓球友谊赛。布朗难得开了个玩笑:“我知道你们会拿到很多金牌,不过也应该给我们英国的运动员留几块。”
今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而四年后,伦敦将作为下届奥运会的举办地。藉由体育和奥运释放善意、增进关系,显然出于布朗的精心设计,与个人爱好无关。
“布朗是个敏于行动的政治家,更加重视细节和实质。” 肖恩•布瑞斯林说。
正因为做出了实质的承诺,布朗得到了中国人的普遍好感。布朗说,英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因为这是一种倒退。在当前中欧关系深受贸易保护主义困扰的情形下,这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声音。
1月20日,布朗离开上海前往新德里。布朗访问印度的主要目的,也是推进两国贸易与投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