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已成为一个道德软柿子

2008-02-11 10:41
杂文选刊 2008年8期
关键词:震灾校舍本能

曹 林

编者按:6月7日,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先跑老师”范美忠和时事评论员郭松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辩PK。从范美忠率先逃跑到博客效言。再到如今无休止的论辩,在度过了最初的情绪反应期后,范跑跑事件及其延伸开来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对范美忠个人言行的评論。他让我们有机会冷静地观察社会的道德底线,反思职业道德的缺失。随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指责范“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无耻”,人们不禁要问:在对豆腐渣工程的诘问中,何以不见教育部的激烈批判和严厉问责。

毫无疑问,地震时丢下学生逃跑、事后又为逃跑辩护的范跑跑,已经成为一个反道德的耻辱符号,成为一个人人想捏的道德软柿子。网友骂他丧尽师德,时评家公开骂他“杂种畜生”,同行骂他为老师们丢脸,连他的母校北大历史系也跳出来痛骂“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辱”。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教育部在批范上异常激烈的姿态,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近日痛骂范跑跑“可以不崇高但不能无耻”,教育部还迅速在“师德规范”中添上了“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条款。(2008年6月26日《新闻晨报》)

是的,为了捍卫社会的道德底线,为了明确是非荣辱的界限,有必要对范美忠的反道德言行进行批判——可教育部对范异常积极的批判姿态还是让人感到惊讶:教育部何时对教育领域的丑闻有过如此激烈、鲜明的批判姿态?教育部为什么对批范倒范如此热衷?且不说教育乱收费、大学评估丑闻、学术腐败、招生腐败、名校办民校丑闻、贪污四六级考试费、高校贩卖文凭、基建采购腐败等事务上没见过教育部有过如此积极的批判姿态(很多时候都选择刻意回避),就说此次震灾暴露出的让人触目惊心的校舍质量问题吧。学校本该是最坚固的建筑,本该成为灾难时公众的避难所,没想到却成为此次震灾的重灾区一。为什么没有见到教育部在这件事上的激烈批判和严厉问责?

骂范跑跑无耻,可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把校舍修成豆腐渣工程更无耻、更不可原谅、更丧尽天良的事情吗?震灾时老师丢下学生独自逃生,这是人在危险降临时一种本能的求生反应——这种本能虽然不道德,但可以原谅,这种本能只是没有尽自己的道德责任去救助别人,并没有伤害别人。但建房子时偷工减料,就是不可原谅了,那不是求生本能,而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谋财害命,为了利益而置他人生命于险境之中。而且震灾来临时根本不能寄望老师的道德去保护学生,关键还得靠震不垮的房子。显然,豆腐渣校舍比范跑跑恶劣多了,问题要严重多了。可震灾发生一个多月了,我们看到过教育部惩处过一个豆腐渣工程责任人吗?看到过教育部新闻发言人骂过豆腐渣工程制造者一声“无耻”了吗?看到过教育部门认真反省过校舍质量问题、为校舍建设出台过一部法规吗?看到过教育部门对那些压在教学楼下死去的孩子说过一句“对不起,睡在瓦砾中的孩子,没有让你们住上结实的教学楼”吗?至多是在空喊“把学校建成最坚固和最安全的地方”,对怎么建、何种标准、如何监管、如何保障却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办法。相比之下在批判范跑跑上是多么积极,又是痛骂其无耻,又是迅速补上“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条款。其实批判范跑跑根本用不着劳烦行政权力,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可实现道德自治,汹涌的公众道德批判足以让范感受到道德压力并产生耻辱感,民间的道德自治有能力捍卫社会的道德底线——而民间的道德批判拿那些豆腐渣工程却是没有办法的,民间道德批判不可及之事,才是掌握着行政权力的教育部最该关心的问题。可为什么教育部会淡化豆腐渣问题,而和舆论一起积极地声讨范跑跑呢?一方面,范跑跑在舆论群殴中已经被视为一个“可耻”的逃跑者,批范倒范已经成为一种全民的道德表态运动,这时候教育部跟着一起批,可在与范划清道德界限中反衬教育部的道德形象,可以树立教育部的道德政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范跑跑只是一个“穷教书的”,是一个可以随便踩、随便捏的软柿子,而豆腐渣工程则盘根错节,其后不知纠缠着多少人的既得利益,利益链上不知牵系着多少校长和教育官员——追问责任中甚至要追究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骂豆腐渣工程无耻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面对被舆论批得体无完肤的范跑跑,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偷着乐,在内心感激这位管不住自己嘴的傻瓜,是范跑跑救了他们,是范跑跑这个更易于道德批判、更能迎合公众批判欲望的坏典型使他们的问题被遮蔽。

[选自2008年6月27日《山西新闻网》]

猜你喜欢
震灾校舍本能
海地“无法喘息”
阅读理解专练(三)
用道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会泽加固改造C级校舍让师生工作学习更安心
罗平县开展民办幼儿园校舍安全排查鉴定
学会道歉,用真心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