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岩
伴随几场瑞雪,2008年成为现在时,2007年变成过去时。新年,中国人有太多的希望和憧憬,比如奥运会、经济持续的增长、房价降低、工资提高、身体健康、全家平安,等等。不过,良好的期望中有一项是不能忽略的,期盼科技有长足发展,因为一切的提高和增长都离不开科技。
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总结和盘点过去一年的科学成果。2007年12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在进步》(Chinese Science on the Move)的文章,高度评价了中国科研的投入实力。至2006年底,中国在全球“国家研发资金”排名中已超过德国,升至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科学研发投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投入的不断增多当然对于中国人是一件好事,但是还要看到几个问题。一是在研究和开发(R&D)的投入中,政府与企业投入的比例,只有后者的比例大幅提升时,才可能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快速度。二是研发投入的增多并非马上就能体现出成果,因为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有时只是通过间接方式造福于社会,所以需要有长期的投入。
另一方面,具体研究如何积极地转变为实用成果则是科研人员应当关注的焦点。美国《时代》杂志最近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是一种重要的启迪。美国及日本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获得的突破位居2007年科学发现的榜首。这一突破指的是2007年11月20日国际上两本权威的科学期刊《细胞》及《科学》同时刊出美国和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证实皮肤细胞经“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为什么皮肤细胞转变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会获得世界著名新闻周刊《时代》的青睐而荣登2007年lO大科学成就之首?
与其说这一干细胞研究成果是受到《时代》杂志的青睐,还不如说是受到专业人员和公众的垂青,因为它是所有人投票选出的结果。在评估皮肤细胞可以转换成全能分化的胚胎干细胞之时,既应当看到这一成果在将来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又更应当认识到,这一成果为人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范本。当人类科学研究与社会或文化发生冲突之时,是中止研究,还是继续冲突,抑或是秘密研究,还是另僻蹊径?
美、日研究人员选择的回答是,另僻蹊径。这也意味着,科学探索以及扩大到人类的所有工作都可以获得“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结果,而且可以减少成本,缓和冲突,并为社会广大公众所支持。既把社会阻力降到最低程度,又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实际上,这也是科学与文化冲突之时,科学家所提供的一种解决两者之间矛盾的成功榜样,对中国科研人员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新的一年,科学研究如果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同时继续向着理想而正确的方向前进,科学带给我们的将是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