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帅
小时不识月
小时的我最爱做的事莫过于在仲夏夜与父亲乘凉赏月。不明白月亮为何如此澄澈、皎洁,冷冷的月光撒在身上却毫无凉意,是父亲强有力的臂膀和宽大、厚实的手掌传递给我爱的温暖的缘故吧?童年的美好尽在这父子的天伦之乐中。微风拂过,微醺的父亲抚摸着我的头说:“我给你朗诵几首写月的诗吧,‘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蝉鸣声声,蛙鼓阵阵,我完全陶醉在父亲的温柔与诗的意境中……
月有阴晴圆缺
长大后才知道有个“月亮节”——中秋节,才知道宋朝有个叫苏轼的词人,写了首“月亮词”——《水调歌头》,才知道中秋是家家团圆的日子。但这样的佳节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父亲加班加点,没有闲情逸致,而我忙于学业,无暇享受节日,只能偶尔吟诗一首,解闷罢了。
冷冷的月光,冷冷的月饼,冷冷的家,伴随仅有的一丝温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
现在,父亲出国打工,身处不同国度的人啊,彼此思念着。
父亲打电话回来说:“外国的月亮或许真的没有家乡的圆,至少没有那甜甜的月饼……”电话那端已声音哽咽,我的泪水也早已泛滥了。
夜深了,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直萦绕耳畔。推窗望去,月色撩人。我掬一缕最纯、最真的月光,融入我浓浓的思念与祝福,让风儿捎给我身处异国的父亲。
简评
月是寄托情思的最好载体,诗是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文章月与诗相融,情与景交汇,字里行间传递出孩子在父亲的启蒙下爱上诗,并带着对诗的挚爱传递对父亲的思念。更值得一提的是,习作形式新颖、脉络清晰,这种行文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哟!
(指导教师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