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Fans有约”我们设了一个“茶座”,并邀请到几位对茶道颇有研究的小“茶客”。让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听听他们与茶结缘的故事吧。
潘婷:从假小子到真淑女
虽然这个名字听上去让人觉得很舒服,似乎还能闻到阵阵洗发水的香味,但是谁能想到潘婷在上中学之前还是个假小子,做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急躁的脾气和粗心大意的性格更是让爹妈头疼不已。上了中学,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选修课,潘婷在不经意间钩了“茶艺”这门课程。第一次上茶艺课的时候,潘婷就傻眼了,古色古香的茶艺教室除了自己之外,其他女生都是长发飘飘,举止端庄,动作柔美,而更让她惊讶的是泡茶居然还有那么多讲究。再看看自己,一头随意的短发,笨拙的动作,怎么也无法跟这样一个环境融合。那节课后,潘婷就决心一定要学会茶艺,一定要改变自己。
从那以后,除了正常的学习,潘婷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茶壶、茶杯、茶船、茶碟……每次上茶艺课她总是第一个到,帮助老师冲好开水,准备好器具,虚心地向老师、师姐请教,认真地学习各种茶的泡法。一开始她操作这些茶具还真紧张,生怕毛手毛脚一不小心就把它们打碎了。一次一次地练习、请教,同样是在不经意间,潘婷发现自己也能很熟练地操作它们了。她在一次家长会上的汇报表演让爸爸妈妈惊诧不已,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居然能这么熟练地泡茶,而且获得老师这么高的评价。
因为学习茶艺,潘婷变了,她也开始长发飘飘、声音柔和、举止端庄、神情优雅了,一个假小子终于成功地转型为一个真淑女。
黄妃妃:从“凤凰三点头”到“狮子滚绣球”
黄妃妃是学校茶艺社的骨干,说起茶道来总是一套一套的,“凤凰三点头”“狮子滚绣球”之类的专业术语总是让人云里雾里的。
“凤凰三点头”是泡制绿茶以及乌龙茶最常用的一种冲水手法。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而水流不间断,好像凤凰再三向嘉宾们点头致意。操作“凤凰三点头”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手肘与手腕的平衡。以妃妃现在的水平当然没问题,但是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妃妃总是不能让手肘和手腕保持水平,冲出来的水经常洒得满桌都是。“凤凰三点头”这个动作,妃妃练习了差不多两个月之久。
还有一个动作叫“狮子滚绣球”,这其实是一种洗杯的手法。在泡制乌龙茶的时候,先将头开茶(第一次泡的茶)倒入盛水杯,然后将闻香杯(闻香用,是泡乌龙茶特用的茶具)和品茶杯放入其中连续滚动三次取出阴干。“狮子滚绣球”算是茶艺中比较高级的手法了,掌握起来也很有难度。在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中,妃妃在表演“狮子滚绣球”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把闻香杯掉到地上摔碎了,要知道表演用的那套茶具价格可不菲呀。虽然老师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妃妃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于是,她更加刻苦地练习,以后的表演中妃妃再也没有出过岔子。
妃妃现在已经是一个茶艺表演的行家里手了,她的愿望是指导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学习茶艺,理解茶道,传承中国的茶文化。
石兴:长嘴壶大师兄的真功夫
男孩子学的一般都是长嘴壶茶艺,就像传统茶馆里的“茶博士”,穿着长衫,戴着瓜皮帽,拎着一把长嘴铜壶穿梭于茶馆的各个角落,为客人们敬茶续水。
石兴在学校茶艺社是长嘴壶茶艺的大师兄。一开始还以为这个穿着长衫的小男生是说相声的,可是紧接着他那精湛的长嘴壶茶艺表演就征服了我们。只见他反手接过铜壶,出人意料地举过头顶,一个“童子拜观音”亮相,茶水从上泻下直入杯底。接着,把铜壶甩到背后,细长的壶嘴贴着后肩,连人带壶一齐前倾,细流越背而出,安全着杯。这招叫“负荆请罪”。据说石兴能将一把铜壶行云流水般地把玩出十来种招式。别看现在的石兴可以把那么长那么重的一把铜壶玩得潇洒自如,当初他可真是花了相当大的功夫。
石兴刚开始练习的基本动作是拎着铜壶扎马步,一动不动地将这样的姿势保持十来分钟,好像少林寺僧人练武功一样。后来学技术,翻腾那把笨重的长嘴壶时,他的头、脖子、手经常被砸到,而且把茶水洒得到处都是,简直狼狈不堪。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努力地练习,如今石兴的长嘴壶功夫已不同凡响,他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茶艺表演,大师兄的名头可不是盖的。
又到风和日丽的时节。沐浴着暖暖的春光,泡一杯明前茶,看那碧绿的茶叶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沉沉浮浮,再抿一口这清香四溢的茶水,那是何等惬意、何等诗意啊!
茶知识链接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以茶叶作为饮料的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茶叶栽培历史。唐代陆羽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
茶中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及多酚类、咖啡碱等物质,有丰富的营养。茶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茶叶按其加工制造方法和品质特点通常分为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五大类,其中以红茶的产量最大,其次是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