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是我现在生活着的城市。早就听说莱比锡市长Tiefensee 是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好市长,暗自佩服他的我竟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我要采访他!
我操起电话打到市长办公室,是市长秘书接的电话。我用不纯熟的德语告诉她我是一个从中国来的小姑娘,现在在莱比锡读书和生活,一直对市长充满敬意,很想采访他。市长秘书刚开始一口回绝了我。不过在我的 “软磨硬泡”下,秘书终于对我说,如果我可以等几天的话,兴许她能帮我安排出半个小时采访市长,但他毕竟是个德国东部大城的市长,能不能采访到他全看我的运气了。
我的运气真的不错,第二天这位秘书竟然打电话告诉我,两星期后的周四可以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采访市长。我当时真的是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
采访之前我对市长的个人经历进行了一番了解,知道他曾经是个出色的大提琴手,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接触到了政治。
采访那天我早早地来到莱比锡市政厅。尽管我很紧张,但我还是集中注意力,把要提的问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当我再次检查录音机和相机是否还在(其实如果当时忘记带了也没法回去拿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小姐微笑着朝我走来,见到我后竟然客气地用中文对我说:“王小姐,您好!”原来她就是接我电话的那位市长女秘书。她说她曾在中国留学,所以对中国人有特殊情感,这次是看在我勇气不小的份上帮我争取到了这次采访机会。她告诉我说市长已经在办公室里等我了。
我轻轻地敲了市长办公室的门。一声 “请进”后,我轻轻推门进去,看到一位身高大约一米九,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子笑眯眯地站着迎接我。这就是莱比锡市的市长Tiefensee!他十分友好地和我握手并向我问好。
时间有限,我只能直奔主题。就像事先计划的那样,我以他与施罗德总理的邂逅作为切入点,开始采访他是如何从一个大提琴手变为市长的。
市长告诉我,他4岁生日时也是大提琴手的父亲赠送给他一把大提琴,并开始教他学大提琴。可是在他15岁那年,父亲去世了,这以后他连生活都成了问题,便不再有心情继续学琴呀。但是,村里的叔叔阿姨们都希望他不要放弃梦想。于是,全村的人自发地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捐钱给他,鼓励他坚持练琴。一次,莱比锡市音乐厅要招聘一名大提琴手,他去应聘了,结果不负众望,被音乐厅录取了。没过几年,他就在音乐界小有名气。他知道他的这些成就和村里人的支持密不可分,他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报答所有关心和支持他的人。
而就在此时,Tiefensee生命中的那位“贵人”出现了,他就是当时还只是德国黑森州州长、日后成为德国总理的施罗德。当时,施罗德到莱比锡参观,晚上在著名的莱比锡音乐厅听音乐会。那天晚上,身为首席大提琴手的Tiefensee 和其他的伙伴们精彩的演奏打动了施罗德,因此施罗德在音乐会结束后特地到后台看望他们。施罗德那富有感染力的致辞令Tiefensee对他刮目相看。出于对音乐的热情,之后施罗德竟然经常到莱比锡音乐厅听音乐会,而他也和Tiefensee成了好朋友。就这样,慢慢地,Tiefensee随着施罗德接触了政治。而报答村里人的愿望也就在四年后的市长竞选中实现了。就像他所说的,市长的职责就是尽全力为人民服务。
当然我也问他,每天有那么多的活动要参加,他是不是会有点忙不过来,而且他的家人就没有一点意见?在回答这个问题时Tiefensee一脸严肃说,当然事先要安排妥当,所有有意义的活动他都会参加,这是市长的责任和义务。当他看见莱比锡市的市民充满热情地生活着的时候,他觉得比做什么都开心,再怎么忙也是值得的。只要他开心,他的家人自然也就开心。
当然,在结束采访前和市长留影也是不能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