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人是感情动物。言下之意是动物没有感情。我看倒也不见得。比如,看完以下这个“小故事”,你便知道人类以外动物的情感其实也很强烈。
今年早些时候,在南京市,发生了一起闹得沸沸扬扬的“烧狗事件”:该市的一个小区内,住着一只流浪狗。很长时间以来,居民和狗相安无事,这只母狗还生下了两只狗宝宝。4月25日,几名青年男女手持装满汽油的雪碧瓶,来到“狗洞”前,将汽油浇在母狗和小狗身上,然后点燃打火机,并将“狗洞”的洞口封住。在“烧狗”过程中,路过的一个年轻人出于同情,扒开了被封的洞口,浑身冒火的母狗先将靠外面的一只小狗叼出来,带着小狗滚灭身上的火,但它还没来得及去救另一只小狗,烧狗男子又将洞给封上了。于是母狗冲过去咬他,却被拿着铁锹的男子重重地打了回去。母狗没有就此罢休,它蹲在烧狗人的家门口,两只眼睛盯着楼梯口,一动不动地守着。
母狗愤怒了,这愤怒,便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人类何苦这样残忍地对待我们呢?
然而,真正厉害的是人的“愤怒”:烧狗的人为自己辩护说,因为半夜的狗叫声影响了自己的睡眠,才一怒之下做出了放火烧狗的举动——何至于此呢?而“烧狗事件”发生后,更多网民被激怒了,他们对“烧狗凶手”发出了死亡威胁,甚至有人在“烧狗凶手”住所外的楼道墙上喷涂了大大的“死”字相威胁——何至于此呢?
狗叫固然吵闹,但狗绝不至于要被火活活烧死;烧狗的人固然可恨,但也绝不至于要“一命抵一命”。
不能否认,人们“声讨”烧狗者是出于一种正义感。然而,在那“声讨”的同时,却不免让人感到一丝悲凉:有网友披露,“烧狗事件”发生后,幸存的狗母子被送进了宠物医院,但所有人依然在破口大骂,而狗的伤口依然在流血,看上去似乎没有做医疗上的处理。后来,幸好有好心人救助,小狗才保住了性命。
烧狗者是应该遭谴责的,但事情总得分个“主次轻重”——难道及时救助生命不是比愤怒更为重要吗?至于有人威胁烧狗者的生命安全,更是非理性之举——除了“狗权”和“人权”有轻重之外,用暴力对抗暴力,让一场对不道德行为的批判演变为一场“暴力狂欢”,这难道是道德的吗?另外,烧狗者面对着这一系列的谩骂与攻击,还有可能诚恳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真心地忏悔吗?
我想到了另外一场更大的悲剧——不久前的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杀案。在此事件中,一名韩国留学生在弗州理工大学校园内枪杀32人之后举枪自杀。事发后,韩国的一些民间团体在国内举行了烛光集会,悼念被枪杀的32位死难者,韩国政府也出面道歉,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而在美国人自己的悼念活动中,稍稍不同的是,他们还把凶手也列为悼念的对象,悼念的是33位年轻的生命。因为他们认为,凶手也是受害者,社会和他人没有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对他提供帮助——安抚不幸的心灵,难道不是比一味地谴责更重要吗?我想,在这件事中,人类的道歉开出了美丽之花,尽管它很悲凉;人类的宽容显示出了爱的力量,尽管它很悲痛。
如果没有真诚的道歉和理性的宽容,我们的精神世界将长满带刺的荆棘,我们将寸步难行。而道歉和宽容,我把它们比作是人类情感中的花和果实。没有花焉来果实?而果实中也包含着开花的种子。它们实在是密不可分的啊。
·有人说·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钱。
——西南政法大学的30位大学生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体验当“棒棒”(重庆话,指挑夫)。为了揽到生意,同学们竞相压价。由于力气小,他们往往是几个人一起帮人家挑一个担子,汗流浃背之后才挣到一元两元。一位参与体验的同学拿到挣来的一元钱后泪流满面,因为他每月生活费都在3000元以上,“本以为挣钱很容易”,当了“棒棒”后才知道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孔子就是一和蔼老头儿。
——现在很多人开始重视国学,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拜孔子、参加开笔礼、读《三字经》,甚至还有老师用朱砂在学童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开天眼”。但这么折腾下来,大家对孔子这个人又会怎么想?对此,有人发表评论称,孔子就是一个和蔼老头儿,是可亲可敬的,不要拿迷信的眼光去看待。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台湾人气偶像组合S.H.E.不久前推出了一首新歌《中国话》,大意是说,以往我们都在努力地练习英文的发音和文法,而现在,全世界都得认真地来学习中国话了。台湾的《联合报》发表文章说,其实这正说明了现在的世界局势,可惜这依然唤不醒台湾的某些政治人物。
有些华人连买菜也要开名贵轿车。
——美国的一些华人社区频频发生劫案,对此,美国有市议员认为,除了华人本身应小心防范外,如果不改掉喜欢炫耀财富等观念和习惯,那么华人仍将是匪徒眼中的“大肥羊”。
这也算是农民迎奥运吧。
——河南新乡一户牛姓农民生下5 胞胎,为迎接2008 年北京奥运会,父母将五个孩子的姓名分别命名为:牛贝、牛京、牛欢、牛迎、牛妮。组合起来正好与“北京欢迎你”谐音。
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返回地球。
——俄罗斯宇航员弗拉基米尔·德祖洛夫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我们飞离地球,在遥远的太空直视它的时候,那种感觉最为美妙。”而如果有可能,他们宁愿不回到地球上,因为返回地球就意味着自己又要进入琐碎的日常生活状态,比如支付账单、购买食品……还要重新学习走路!
·小事记·
上海一名叫宋子明的初一学生,因为对铁路非常熟悉而被人称为“活时刻表”。并且,凭借着自己掌握的铁路知识,他在地理课本的铁路章节中找出了4个不妥之处。这个13岁的“小铁路迷”不依不饶,给编写教材的老师诚恳地写了一封信,指出课本中的错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课改办称会将这封“挑刺信”转交给教材的主编并给予反馈。“小铁路迷”的地理老师称赞说:“宋子明写的信虽然只有短短数言,但其中饱含了一个孩子甜美的梦想和执著的追求。”
这位“小铁路迷”的惊人记忆力固然让人羡慕,不过,更值得称道的是他的“质疑精神”,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人欠缺的。如果人人面对错误都保持沉默,那会让多少人不停地重复犯错啊。
银川市有一位老人捡到了一部手机,经联系,知道机主是银川市某小学的学生。于是老人主动把手机送到该小学的教导主任手中。正当老人和教导主任交谈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老人刚一接通电话,就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劈头盖脸地质问:“你不是说把手机送过来吗?怎么还没来?”在一边的老师听见自己的学生态度如此恶劣,表示很难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人人都会背诵的著名诗句,它表达的是一种感恩思想。然而,现在不少同学不但缺少一颗“感恩的心”,甚至成了冷漠的一代。
谁说别人帮你是应该的!
北京市在4月份进行了一项随机抽样测评,结果显示八成多青少年形体不良,走路时探颈、驼背的学生比例近半。有专家指出,由于计算机电子游戏的普及,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体验各类运动的刺激,长时间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电脑,同时又缺乏锻炼,必然导致探颈、驼背。另外,不正确的背书包姿势也是原因之一。专家还指出,不良形体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更会影响心理健康。
如果因为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让自己成了一个驼背,到时候肠子都要悔青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同学,当我们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要想以后不后悔,方法很简单:离开电脑的时间多一些,背书包的姿势改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