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子加味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5例疗效观察

2007-12-29 00:00:00徐晓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11期


  关键词: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地黄饮子;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25-02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缺血及颈椎病引起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受压导致椎动脉血流受阻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可伴有心悸、耳鸣等。笔者近5年来运用地黄饮子加味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00例,住院病人32例,门诊病人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9~75岁,平均6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其中脑动脉硬化症30例,血管痉挛10例,颈椎病12例,高血压病30例,血脂异常11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9~77岁,平均66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5年;其中脑动脉硬化症23例,血管痉挛10例,颈椎病10例,高血压病18例,血脂异常12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有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经颅多普勒检TCD查提示单侧或双侧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痉挛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颈椎X线摄片检查,所有患者均经脑C7检查排除脑肿瘤、脑梗塞、脑溢血。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神经病学》中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1)大于50岁以上发病;(2)突然出现头晕,常与头位有关,持续时间短;(3)眩晕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系统缺血局灶体征;(4)常在24h内减轻至消失,经常反复发作;(5)辅助检查可见阳性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血液流变学及颅多普勒TCD的变化。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中药煎剂,予地黄饮子,药用:熟地黄、石菖蒲、茯苓、远志各15g,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熟附子、五味子、肉桂(后下)、麦冬各10g,痰湿重者,加姜半夏、白术、竹茹;瘀血重者,加川芎、红花、牛膝;阴虚火旺者,去肉桂、熟附子,加丹皮、黄柏、知母;肝阳亢者,加龙骨、牡蛎、珍珠母,药物加减剂量,视病人病情轻重、体质强弱而灵活变化,呕吐明显者,可酌加生姜汁3~5滴,每日1剂,水煎2次,共300ml,分3次服。
  2.2 对照组 口服脑心通胶囊(陕西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3克/粒),一次3粒,每日3次,餐后服。
  2.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药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仍予正常治疗,2~3周后复查TCD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并随访1~2年。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正常生活及工作,TCD、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1年内无发作;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能从事一般工作,TCD、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1年内有2次以下发作;有效:症状、体征略有改善,TCD、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1年有2次以上发作;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3.2.2 2组治疗前后TCD变化 见表2。
  3.3.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见表3。
  
  
  4 讨论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眩晕的主要发病因素,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对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临床上运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治法为主治疗。本病主要病机以肾中精气不足,髓海失于滋养为主,同时肾气不足,可导致后天脾胃运化功能逐渐减弱,气血逐渐亏损,从而导致阴阳失调,痰浊、瘀血不断内生,痹阻脉络窍道而发为本病,因此“虚”与“实”共同导致了本病的发生与发展,然以本虚为主,标实为辅,正如《景岳全书·眩运》中云:“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又云:“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治病当求其本,故在治疗上亦当标本兼顾、突出重点,应以理虚补肾为主,兼以祛瘀、除痰,方能取效良好且持久,若单以活血、化痰、通络治标为主,则本虚不能得固,旧之痰瘀虽可得暂去。而新之痰瘀又将续生,则病情易于反复发作。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地黄饮子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复发率低。2组治疗的观察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改善症状上,还是改善理化检查指标上,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地黄饮子,方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原治内风瘡痱证,方中熟地黄、山茱萸填肾精、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填肾精、补肾阳;附子、肉桂辛散之品,可协上药以温养真元,引浮阳以归元;麦冬、石斛、五味子滋阴敛液,可令阴阳相配,更有菖蒲、远志、茯苓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综观全方,偏于温补,但温而不燥,养阴而不滋膩,上下并治,而以治本补肾虚为主,且兼能开窍化痰,实为治疗本病的基础良方。肾气充,则髓海得以滋养,脾胃可得健运,痰瘀自能消散。近二十年来,运用地黄饮子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实验研究颇多,目前认为,地黄饮子具有改善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有明显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该善微循环,能增加脑血管的张力及脑血流量,能提高脑组织抗缺氧能力,增强细胞膜的功能,改善脑代谢等。总之,运用地黄饮子为基础方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