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层住宅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2007-12-29 00:00:00孙运梅汤作伟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4期


  摘要:房屋裂缝包括变形缝和荷载裂缝,其中,变形缝又分为正常无害裂缝和非正常有害裂缝之分。
  关键词:房屋裂缝;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房屋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住房质量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住宅裂缝更是购房人议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购房者非常担心的问题。然而《建筑法》和建筑规范明确规定允许建筑物有裂缝,所以对房屋裂缝要针对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以确定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
  裂缝一般分为变形裂缝和荷载裂缝。变形裂缝比荷载裂缝现象要复杂,它又分为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变形裂缝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确有设计、施工都符合规范而产生的正常裂缝,其大部分为无害裂缝。而裂缝宽度较大,危害较大的一定有其他原因。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导致严重裂缝的为非正常裂缝。变形裂缝一般有三个阶段,一是潜伏期,二是发展期,三是稳定期。此种裂缝的修复一定要掌握时机,当裂缝进入稳定期不再发展时,一次性修好,使其不会再裂。
  住宅裂缝一般产生在墙体及混凝土构件上。我们在对裂缝进行处理前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判断及研究工作,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处理基础沉降造成的裂缝,解决的方法应从沉降问题着手。沉降引起的裂缝,不管沉降问题,只修复裂缝,再好的修复方法,也抵抗不了沉降的变形力,修完肯定还要裂。因此,这时应做的工作不是及时修复而是进行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一次性修复解决。而荷载裂缝则是由荷载过大而引起的。其裂缝现象,如果是梁裂,现象为下宽上窄,不是由垂直荷载引起。如果是楼板裂,出现在板的下部,或靠墙部位、楼板的上部。荷载裂缝是有害的,这是我们都应该引起重视的,修复此类裂缝也需找有关鉴定设计部门等做专门的加固修复方案。
  我们调查裂缝情况一般上从裂缝的外观现象着手,比如:裂缝的宽度、长度;裂缝是否贯通;表面是否有抹面层、保护层和外部情况,比如:出现裂缝的部位,有无潮气或漏水(水质或水压)情况、周围的气象条件等。按这些调查结果,再根据耐久性或防水性判断,选择切实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法,那么裂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要根治裂缝必须要了解有关修补的依据才能合理选择有效的修复办法。
  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上规定了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允许值,目前裂缝常用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表面修补法
  
  适用于裂缝宽度小于0.2毫米的对于承载能力无影响的表面及深进裂缝,以及大面积细裂缝防渗、漏水的处理。做法为:将裂缝附近或沿裂缝凿成深15—20毫米、宽150—200毫米的凹槽,有抹灰层的凿去抹灰层,扫净并撒水湿润。槽内嵌水泥砂浆或沥青油膏等。嵌补完成后恢复抹灰层。
  
  二、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法系用压浆泵将胶结料压入裂缝中,由于其凝结、硬化而起到补缝作用,以恢复结构的整体性。此种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防渗要求的裂缝修补。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和化学材料,可按裂缝的性质、宽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一般对宽度大于0.5毫米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宽度小于0.5毫米的裂缝,或较大的温度收缩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
  
  三、结构加固法
  
  适应于对整体性、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的深进及贯穿性裂缝的加固处理。裂缝宽度一般在1—3毫米之间。一般方法有:⑴加设钢筋混凝土围套。⑵加钢套箍。⑶设置预应力拉杆。
  
  四综合加固补强法
  
  对于宽度大于3毫米的裂缝往往伴有构造上的缺陷,此时已不能单纯的使用哪一种修补方法。一般多并用构造上的补强加固方法。
  随着人们目前对住宅裂缝重视程度的加深,我们对裂缝的治理工作不管是从设计的角度还是施工的标准上都能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特别是有害裂缝的发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合江林业勘察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