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范围内失败的跨国并购案例中,有80%是由于文化整合不利所导致的。这是因为企业文化的整合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过程。本文中将把三家跨国企业(分别是K公司、F公司和P公司)的并购及整合过程作为案例,并通过研究和分析,寻找在各自的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跨国企业管理者和不同级别的员工进行现场访谈,分析在跨国并购中影响文化整合的关键因素。
一、目标企业简介
(一)P公司简介
P公司始创于1995年,是由德国投资3000万欧元的外资企业,其产品是半导体引线框架。主要客户包括PHILIPS,STS和SANYO等大型跨国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具备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能力。2005年,新加坡N.V公司收购P公司股权。关键事件:2006年3月底,新任总经理在公司门口增派保安,要求经理级别以下的员工在离厂时必须接受金属探测检查,引发信任危机;同时,一改以前不分级别,所有员工统一在公司饭堂排队就餐的方式,将经理以上人员的就餐另行安排,同时降低普通员工伙食标准。导致员工集体罢工。
从深圳市搬迁到东莞市是P公司早在并购时就已经制定的方针。2006年9月,总经理通知公司搬迁到东莞后,员工的底薪不再按照深圳市的标准(850元)计算,而将按照东莞的标准(690元)计算。当人事部提出安排经理会议共同讨论时,遭到总经理的拒绝。通知发出后,员工再次罢工,同时有80%的员工在一周内辞职。
(二)F公司简介
F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电子连接器件设计商、制造商和供应商,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通讯、数据、消费品、工业与仪器设备、军事与航空、能源和交通等领域。主要客户有:IBM、MOTOROLA、NEC、PHILIPS、DELL等世界闻名的一流企业。2005年9月,F公司的控股母公司将股份售让给美国B公司,从而拉开对F公司跨国并购的序幕。关键事件:2005年11月,公司并购后,新董事会成员到公司视察工作。午饭时,董事会成员谢绝了到外面酒店就餐的邀请,要求到公司饭堂和普通员工一起就餐。到达饭堂后,董事们和员工们一起排队打饭就餐;有部分外籍董事吃不惯中餐,就只排队领取了水果。员工亲眼目睹了这个过程,认为新老板是值得信任的。2005年12月,为降低生产部门的报废,公司新任HR经理召开了经理会议,共同制定了员工的激励政策。新的政策中,要求将员工的绩效指标量化成具体数字,并由各个部门自己决定相关的目标数字。而对于制定好的绩效目标,公司将分月和季度进行考评。凡达到目标的,不分级别,一律按比例进行奖励。该政策出台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K公司简介
K公司是日本独资的电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小家电制造行业里举足轻重。公司奉行日本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长期以来,员工流动率极少,从而保证有经验的技术力量的稳定性。2001年3月,K公司被出售给香港“建高”公司。关键事件:2001年3月,香港“建高”公司总经理宣布,新的KEN公司将在1—3年继续留任现有的日本管理者;同时对大陆员工许诺,一旦公司职位出现空缺,将优先考虑内部提拔。由于人员几乎没有出现变动和流失,公司的生产与经营也稳步进行。
二、目标企业访谈研究
主要采用现场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结合相关资料收集,来获取一手的访谈案例材料。本次研究工作选择的三家目标公司,属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典型跨国外资企业。访谈对象为企业中的员工和中高级管理人员。
(一)研究过程和访谈提纲
(1)请阐述您自己看到的目前的公司状况。(2)您对公司此次的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的成败如何评价。(3)如果您认为此次文化整合是成功的,那么您认为原因有哪些?如果您认为此次文化整合是失败的,那么您认为原因有哪些?您认为影响文化整合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为了保证获得最直接的一手资料,对以上的样本企业全部采取现场访谈的形式,访谈对象都作为参与文化整合的关键决策人或执行者。在对访谈内容进行了书面记录后,再整理成为三个访谈案例。
(二)综合案例分析
通过对目标企业的共计17位职员进行访谈,获得了较为丰富的一手资料。整理的三个访谈案例见表1,各个公司的文化整合访谈调查情况见表2~表4:
(三)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整理出在跨国并购中影响文化整合的三个关键因素,即组织公平感,员工满意度,权力距离。
1、组织公平感。所采访的三家企业中,所有企业都认为员工感受到的组织公平感是员工愿意接受整合文化的关键所在。员工所感知的组织公平包括组织的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两个方面。P公司的员工普遍认为公司整合后没有公平的分配和程序;F公司的员工则普遍认为组织很公平;而K公司的员工则认为在整合前后对组织的公平感受没有大的变化。
2、工作满意度。员工的满意度不仅仅体现在对旧文化的怀念,也会体现在对现文化的不信任。这种现象尤其发生在强势企业重组弱势企业的时候。一般来说,欧美的企业都会比亚洲企业显得强势一些,因此,如果是欧洲的企业文化和美国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员工的满意度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如果是欧美的企业文化对亚洲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员工的满意度往往会变高,此时文化整合会比较容易被接受;反之,如果是亚洲的企业文化对欧美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员工的满意度将会降低,此时的文化整合就比较难于被员工接受。对P公司的员工而言,因为满意度在公司整合后急速变差,导致对领导的满意度差,对同事的满意度差,对报酬的满意度差,直接导致在半年内连续发生三次集体罢工事件。
3、权力距离。从权利距离方面看,港台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多采用家长式领导,决策权比较集中,员工的参与程度较低,工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对香港企业和日本企业而言,由于两者的权力距离都相对较高,差别不大,因此在这两种文化间进行整合时,企业员工不会明显感到权力距离的变化,因此也不会因为权力距离的变化而影响到文化整合的成败。
但是,对法国和美国企业,以及新加坡和荷兰企业而言,由于它们之间的权力距离相差都比较大,因此在这几种文化间进行整合时,企业员工将明显感到权力距离的变化。此时,如果是由权利距离高的企业文化向权力距离低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员工将会乐于接受,此时权力距离将引导文化的整合向成功的方向发展;而如果是由权利距离低的企业文化向权力距离高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员工将会难于接受,此时文化整合将难以顺利进行。就K公司而言,文化由香港公司和原先的日本公司进行整合,员工普遍认为并没有感到明显的不同,在这方面的消极影响也较少;F公司由美国公司带来新的文化对原先的法国文化进行整合,员工普遍认为公司的权利距离明显缩小,公司的人事、关系更加融洽;P公司则有新加坡公司带来新的文化对原先的荷兰文化进行整合,员工普遍认为公司的权利距离明显加大,对工作环境也表现出明显的不满。
三、结论
影响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过程的关键因素有三个,分别是:
(一)组织公平感
企业文化的整合与组织公平感成正相关。组织公平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也同样重要。丧失公平感的文化整合很难继续。而且感知的组织公平感越高,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越顺利;反之,员工感受的组织公平感越低,企业文化的整合就越艰难。
(二)权力距离
企业文化的整合与权利距离相关。由权利距离高的企业文化向权力距离低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员工将会乐于接受,此时权力距离将引导文化的整合向成功的方向发展;而如果是由权利距离低的企业文化向权力距离高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员工将会难于接受,此时文化整合将难以顺利进行。
(三)工作满意度
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
就世界范围来讲,目前亚洲企业普遍弱于欧美企业。此时,如果是弱势的亚洲企业去整合欧美企业,此时的员工满意度将会降低,文化整合将遇到更多的阻力。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企业的员工参差不齐,受教育的程度差别很大。因此在进行跨国整合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因员工自身素质问题而造成的工作满意度的不同。由于研究的目标企业的行业局限性,本论文的研究结论目前只限于跨国制造企业并购时的企业文化整合,可能并不适用于服务或销售等其它行业。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